【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陈勤建]当代七月七“小人节”的祭拜特色和源流
——温岭石塘箬山与台南、高雄七夕祭的比较
  作者:陈勤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25 | 点击数:12328
 

  二、石塘箬山七夕小人节的祭拜由来  

  石塘箬山以“小人节”出现的别具一格的七夕祭拜习尚,马上引起了在当地考察调研的中日专家学者的关注。它与我们广泛流传的七夕习尚似乎很不一样。中国大陆七夕常见的传说习尚是:远古时候,上天王母娘娘有个外孙女名叫织女,她心灵手巧,一夜能织出几匹绢。一天,她和姐妹们到瑶池沐浴,看到凡间有个名叫牛郎的小伙子,为人勤劳忠厚,便私自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妇。婚后,夫妻恩爱,男耕女织,生下一子一女,生活十分美满。不料此事被王母娘娘察觉,派天将把织女捉回天庭。牛郎爱妻心切,用箩筐挑着两个孩子,追上天庭,眼看要追上了,伫立云头的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玉簪,狠心一划,天空中突然出现一条波浪滔滔的银河,硬是拆散了这对恩爱夫妻。牛郎织女从此天各一方,分隔两岸。他俩的遭遇得到喜鹊们的同情,每年七月初七夜,便架起鹊桥,让他夫妻相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是“七夕”的由来。这一天,民间要进行乞巧活动,即向织女乞求智巧。传说织女聪颖美丽,多才多艺。她不仅会织云锦,而且还能缝无边的天衣。七月七日织女与牛郎重逢相聚,心情格外舒畅,如果在此时向她乞求智能巧夺天工,她定会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人们,人们从此就可以除去笨拙,求得心灵手巧。在民间,七夕乞巧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以上所说的月下穿针、蜘蛛卜巧、丢花针、掷松针外,还有在井边、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哭泣,以麦豆嫩投放水中等多种乞巧方式。

  在七夕乞巧活动中,妇女们不仅可以向织女乞求技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和心愿,向织女乞富、乞寿、乞子、乞爱情。在乞巧之前,要事先祭拜牛郎织女,祭拜之后跪地祈祷,收中默念自己的心愿。乞巧活动结束时,妇女们一般将供奉的瓜果等供品一半投于房上供天女享用,另一半留给自己,与大家分食。亦有的地方将所用花粉一半投于房顶,一半留作自用,以求长得像织女一样聪颖可爱。

  另外,七夕风俗,经长期演化,形式多样,大陆一般的地方志,大致有乞巧、祭拜魁星、曬棉衣、曬書、祭拜七星娘娘、祭拜床母等。似乎没有“小人节”这样独特的祭拜场景。所以,我们在当地努力追溯它的由来。然而,几经田野调查,民间大多无从考究,当地却有一些传闻说是从台湾传过来的,真是出乎意料。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和台湾史志,比邻大陆的原海岛玉环县方志载有相似的“七夕”习俗痕迹:“乡间女子于前一夜采七色花散放盆上,置庭中或屋顶接‘牛女泪’,是日拭目洗眼。或采篱槿叶渍‘牛女泪’洗发濯梳具。闽籍人为子女购制“纸亭”,设馔备醴以祭祀,并请先师、义父或长辈起正名,行‘及丁礼’,俗称‘拜七娘亭’。至60年代后渐不传。”广大中原地区似无类似记载。而台湾说当代还有文史记录的踪影。

  连横《台湾通史·卷二十三》记载:

  “七月初七日,古曰七夕。士子供祀魁星,祭以羊首,上加紅蟳,謂之解元。值東者持歸告兆,以羊有角為解,而蟳形若元字也。富厚之家,子女年達十六歲者,糊一紙亭,祀織女。刑牲設醴,以祝成人,親友賀之。入夜,婦女陳花果於庭,祀雙星,猶古之乞巧也。”

  另据《台南县志》(十一卷 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零年刻本)记载,农历七月初七的岁时民俗有“七娘妈生(七日)”,曰:“此日是七星娘娘神诞”。神为年幼子女的守护神。如家有年达十六岁男女,必需备办丰富祭品及所谓“七娘妈亭”彩亭一座。举行隆重祭奠后将彩亭焚化于庭前。据说男子16岁,即告成丁独立,其间颇受七娘妈抚育与庇护。特于神诞致祭谢恩:同时也在床前祭床母。俗称“出祖母间”。祖母,据说临水夫人的婆祖。

  该县志七月初七的岁时民俗同时又有:“七夕”,云:“此夕为七日之夕,故称‘七夕’。是夜,未婚女子设香案于月下,以瓜果、花粉、针线致祭织女星,乞授裁缝及织物之巧,所以亦称“乞巧节”。究其由来,相传天上有一银河,两侧原有男女两星,男为牛郎,每日牵牛力耕:女为织女,昼夜纺织,各尽职责,为天上诸神耕织,不遗余力。两神年事虽达婚龄,尚未嫁娶,西王母深怜有感,为其摄(撮)合成婚。但自婚后男女恋情不舍,耕织俱废,于是西王母为考虑耕织,随令牛郎织女各分居河之两侧,各同力事耕织,但只许一年之七夕一次相逢。自是以后,耕织如常,只得于七夕一度相逢。虽属神话,但寓有奖励男耕女织之意。

  《高雄县志稿》(十一卷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八年铅印本)记载:“初七日,相传为织女牛郎二星相会之日。是夜未婚女子每致祭于庭,云可祈巧,故又曰‘乞巧日’。又相传为‘七星娘诞’。”“《凤山县志》曰:家供织女,称曰‘七星娘’。纸糊彩亭,备花果、酒饭,命道士献毕,将‘端阳’所结丝缕剪断,同花果掷于屋上,以黄豆拌糖及龙眼、芋头属馈遗,名‘结缘’”。今谓七星娘为幼年子女守护之神,如家有年达十六岁之子女,必以丰盛牲 为祭,并制花亭一座与祭日焚之,以谢神恩。又,是日谓为‘魁星爷神诞’,旧时书塾皆放假一日,生徒共备祭典。……此俗今已不存。

  七夕是七星娘娘的生日,这恐怕是指包含織女在內的七仙女传说的衍化。风尚传说原来的情节中心是她与牛郎的爱情,可是到了她上升为娘娘尊称时,变成了对小孩生命健康成长的庇护和美好前程的祝福。

  当今台湾有关七夕的文化网络介绍:“七星娘娘的職務是保護嬰孩免於受病痛威脅。因此每到七夕黃昏,家裡有小孩的,會在門口祭拜,乞求子女順利長大。與一般祭祀儀式相同,先燒香請神案的香爐,後再準備祭品。重要祭品有軟粿(以糯米製成,中間壓個凹洞,傳聞是給織女裝眼淚用的)、雞酒油飯、圓仔花(代表多子多孫)、胭脂、白粉、金紙、燭等。必不可少的還有一座紙紮的七娘媽亭,家有滿十六歲者,特別要供奉粽類、麵線。祭後,燒金紙、經衣(印有衣裳之紙)、並將七娘媽亭焚燒,將沒有燒完的竹骨架丟到屋頂,此稱「出婆姐間」(婆姐,傳說就是臨水宮夫人女婢),表示該孩童已成年。胭脂、白粉一半丟至屋頂,一半留下自用,據說這樣可使容貌與織女一樣美麗。祭拜七娘媽最著名的就屬台南開隆宮的「做十六歲」。家中如果有小孩滿十六歲的,家長會帶著小孩前往開隆宮還願,感謝七娘媽的照顧。除了攜帶供品外,有個象徵子女成年的儀式:綾桌腳。即是父母或長輩高舉七星亭讓孩子由後往前鑽過,且從七娘媽的供下匍匐鑽行三圈,男繞左,女繞右, 表示出了七娘媽亭已經成年了,舉止行動要更成熟,且為自己做的任何事負責。”

  由此可见,七夕日在台湾上述地区,除流行乞巧等常见的节日习俗外,还尚有纸糊供奉织女“七娘妈亭”彩亭的特殊习尚。七娘妈,又称曰‘七星娘’。谓七星娘为幼年子女守护之神,为年达十六岁之子女祈求美好的未来。这与海峡彼岸的石塘箬山以“小人节”的祭拜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石塘箬山“小人节”的祭拜,是小孩出生后,年年当生日过,直至十六岁。而台南、高雄等地,据上述文献的文字记载,似乎只在16周岁才进行一生唯一的一次。祭祀的执着,繁琐,持久显然大陆的石塘箬山显然要比台湾一些地区丰富。说它来自台湾,证据似乎不充分。那么,它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萧放]中国传统节日资源的开掘与利用
下一条: ·[潘蛟]火把节纪事:当地人观点?
   相关链接
·【我当代表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为非遗系统性保护鼓与呼·[祝秀丽]浅析当代秦始皇赶山填海传说
·[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赵甜佃]动画《鹅鹅鹅》的诗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
·[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
·[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楼竹君]民间曲艺“杭州小热昏”的当代功能探析
·[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邓苗]民俗人与当代中国民俗学的人性书写·[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徐赣丽 张寒月]辨物居方:明代文人生活文化及其当代启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