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王子今]鲸鱼死岸:《汉书》的“北海出大鱼”记录
  作者:王子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21 | 点击数:7838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有秦始皇“夜出逢盗兰池”的记载。据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秦记》云‘始皇都长安,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刻石为鲸,长二百丈’。逢盗之处也。”《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京兆府一》写道,秦始皇引渭水为兰池,“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为蓬莱山,刻石为鲸鱼,长二百丈。”兰池的规模和石鲸的尺寸可能都是传说。《三辅黄图》卷四《池沼》说,汉武帝作昆明池,池中有“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鬛尾皆动。”《初学记》卷七引《汉书》及《西京杂记》,也有“刻石为鲸鱼”的说法。出土于汉昆明池遗址的石鲸实物,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石鲸的雕制,应当有对于真实鲸鱼体态的了解以为设计的基础。这种知识,很可能来自对“海出大鱼”的观察和记录。

  《淮南子》“鲸鱼死而彗星出”的说法为纬书所继承,其神秘主义色彩得以进一步渲染。《太平御览》卷七及卷九三八引《春秋考异邮》都说到“鲸鱼死而彗星出”,卷八七五引《春秋考异邮》作“鲸鱼死彗星合”,原注:“鲸鱼,阴物,生于水。今出而死,是为有兵相杀之兆也。故天应之以妖彗。”其中“出而死”的说法值得注意。《论衡·乱龙》:“夫东风至酒湛溢,鲸鱼死彗星出,天道自然,非人事也。”这些有关“鲸鱼死”的观念史的映象或者自然史的解说,都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这一现象是熟悉的。张衡《西京赋》所谓“鲸鱼失流而蹉跎”,则是文学遗产中保留的相关信息。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中“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裴骃《集解》引徐广曰:“人鱼似鲇,四脚。”《太平御览》卷九三八引徐广语则说:“人鱼似鲇而四足,即鲵鱼也。”同卷引崔豹《古今注》:“鲸,海鱼也,大者长千里,小者数十丈。”“其雌曰鲵,大者亦长千里。”《太平御览》卷八七○引《三秦记》则直接说:“始皇墓中燃鲸鱼膏为灯。”很可能体现了对“死于海边”的鲸鱼形体有所利用的记录,又有《太平御览》卷九三八引《魏武四时食制》:“东海有大鱼如山,长五六丈,谓之鲸鲵。次有如屋者,时死岸上,膏流九顷。其须长一丈,广三尺,厚六寸。瞳子如三升碗。大骨可为矛矜。”又木玄虚《海赋》:“其鱼则横海之鲸,……颅骨成邱,流膏为渊。”曹毗《观涛赋》形容“神鲸来往,乘波跃鳞”情形,也说到“骸丧成岛屿之墟,目落为明月之珠”。任昉《述异记》:“南海有珠,即鲸鱼目瞳,夜可以鉴,谓之夜光。”此说鲸鱼瞳珠出自南海,而《新唐书》卷二一九《北狄列传·黑水靺鞨》记载:“拂涅,亦称大拂涅,开元、天宝间八来,献鲸睛……”,则说北海事。也许鲸鱼“死岸上”情形,在许多沿海地方都曾经发生。

  正史中汉代以后鲸鱼集体搁浅的记录,又有《南齐书》卷一九《五行志》:“永元元年四月,有大鱼十二头入会稽上虞江,大者近二十余丈,小者十余丈,一入山阴称浦,一入永兴江,皆暍岸侧,百姓取食之。”《新唐书》卷三六《五行志三》:“开成二年三月壬申,有大鱼长六丈,自海入淮,至濠州招义,民杀之。”前者言“暍岸侧”,后者说“民杀之”。大概所谓“民杀之”者,也是在“大鱼”生命力微弱时才能实现。这两例被传统史家看作“鱼孽”的事件,都是鲸鱼闯入内河死亡,有鲜明的特殊性。或许沿海地方的类似发现,已经不被视作异常情形为史籍收录。也可能在历代史书《五行志》作者的心目中,曾经发生的此类现象没有对应的天文现象与人文事件可以合构为历史鉴诫的组合。如果确实如此,则《汉书》卷二七中之下《五行志中之下》“北海出大鱼”和“东莱平度出大鱼”的记录,更值得研究者珍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09-07-21 07:34:0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周昕 周远]秧马通考
下一条: ·[葛剑雄]日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潜在影响
   相关链接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
·[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于玉蓉]《史记》体例之数的神话学新探
·[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张成福]历史记忆、文化资本与国家级非遗
·[邢莉]当代乡土社会神圣空间历史记忆的重构与族群关系的再生产·[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
·[刘薇]怒族神歌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毕艳君]青海多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
·[蒋帅]地名叙事的去污名化实践·[毛晓帅]作为日常交流实践方式的个人叙事
·[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于玉蓉]《史记》感生神话的生成谱系与意蕴变迁
·[林继富]通向历史记忆的中国民间文学·[赵宗福]族群历史记忆与多元文化互动
·[张成福 杜昭熺]历史记忆与地方性建构·[梁爽]锡伯族的图像叙事与历史记忆
·[宋鸿秀 高忠严]英雄人物的历史记忆建构与文化传承·[陈金文]盘瓠神话:选择性历史记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