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蔡大成]蓍草神话传说的生态解构
  作者:蔡大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16 | 点击数:25961
 
《左传·僖公十五年》韩简云:“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推测先民占卜存在一个早期用骨卜看兆纹(象),后来“物质极大丰富”(滋),出现用草棍计算(数)的演化过程。《史记·龟策列传》曰:“夫摓策定数,灼龟观兆,变化无穷。”《汉书·律历志》:“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说文》:“数筴而知祸福也。”大家都承认《周易》是一种用数字算卦的占卜方式,当然要晚于非数字式的占卜方式。但在商代甲骨文的卜辞中,已经出现数字卦形式。《史记·龟策列传》:“略闻夏殷欲卜者,乃取蓍龟,已则弃去之,以为龟藏则不灵,蓍久则不神。至周室之卜官,常宝藏蓍龟。”说明夏商周三代龟卜和蓍占两种占卜方法同时并存。这使我们设想,数字卦和图象卦也许并不冲突,数字卦是由图象卦蜕变而来的。
唐兰先生曾说:“八卦的一画(指八卦阳爻)和一字的一画,很难区别;八卦的起源是用筭筹来布成爻,古文‘學’字也就像两手布爻的形状。”并说,“巫字本也是算筹交加的形状。”这一论点不无道理。中国古代甲骨文表达一至十数字的字形来源于算筹(蓍草)的摆放形式。
其中数字五至九,被不少学者认为是假借字,如■是午,■是入,用上图中7对应的图是切,■是分,■是肘。其实,甲骨文的“×”即表示“五”,也表示二物(两支蓍草梗)相交叉。“∧”是两支蓍草棍相触,“十”是两支蓍草棍正向相互垂直交叉,“八”是两支蓍草梗互不相干,但彼此之间形成一定角度。“九”则是由三支蓍草梗叠加和连接而成。可以说,除去三、四、九,其他6个数字均可用一或两枝蓍草梗的排列来表达。张政烺先生曾对32个商周时期的数字卦计168个数字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一至八8个数字中,一出现36次,五11次,六64次,七33次,八24次,而二、三、四均是0次。数字卦中没有三、四、九不是偶然的。
“爻”(yáo)是《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为阳爻,“--”为阴爻。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两卦(六爻)相重则得六十四卦。《说文》:“爻,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古文中还有“爻分”(交错分开)、“爻错”(交叉错杂)之词,均有交叉之义。“×”(五)有天地感应和人神沟通和交易的含义。《说文》:“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即此。
《说文》:“乂(yì),芟(shān)草也。”“乂”又作“刈”。本义是割草或收割谷类植物,引申为“治理”。我们注意到,易和乂不但发音相同,而且有字义相通的证据。《礼记·檀弓上》曰:“易墓,非古也。”疏:“易谓芟治草木,不使荒秽。”《说文》:“芟,刈草也。”“芟”是指交叉挥动镰刀割草。“易”就是“乂”,引申为交叉、交割乃至交换之义。我们把“易”解释为最初是一种割取蓍草的技巧、方法,并不为过。
《韩诗外传》讲述了一则孔子故事:“孔子出游少源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孔子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向者刈蓍薪,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盖不忘故也。”这个故事表明,普通的蓍草可被老百姓随意割来做薪柴和发簪,在民间的应用并没有多少神圣性。
“揲(shé,dié)蓍”,一般解释为是古人将49枝蓍草梗分为两份再四枝一组的数,查验剩余蓍草数目的占卜方法。《易传·系辞》:“揲之以四,以象四时。”但“揲”也有积累和叠落之义,这是因为其字形结构中的“世”字在甲骨文中本义为植物的叶子,从而有“生长”和“层代”的含义。位置越高的枝叶,越是后生。《逸周书·本典》:“帝乡在地,曰本,本生万物,曰世。”联系到蓍百年一本生百茎的传说,“揲”作为蓍草占卜程序中的专有名词,很有血统纯正(只有长在古帝王活动圣地的蓍草才灵验)和代际传承的意味。
《易传·系辞》所描述的揲蓍法,是西汉中期记述下来的,不一定就是商周时期的易筮成卦法。根据考古材料和古文字的考据结果,我们大胆假设,原始八卦来自抛掷12枝蓍草梗落地后的累积图像。先民划地为方框(也许是九宫图形,即《易传·系辞》所谓“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从框外向框内随意抛掷质量很轻的蓍草,一次一枝,以每掷二枝为一爻,查看其随机叠压的图象:“×”是两枝蓍草棍相互交叉叠压,记数为五;“∧”是两枝蓍草梗相触,不排除T(入)形,记数为六;“十”是两枝蓍草梗相互交叉且垂直,记数为七;“八”是两枝蓍草梗互不相接,但彼此之间形成一定角度,记数为八;两枝平行,记数为二;如其中一枝被掷于框外,另一枝留在框内,记数为一(其与他爻的两枝蓍草梗接触,或变为九?);如两枝蓍草梗全被掷于框外,则不成爻。在占卜图形的数字中,五和七为两枝蓍草梗充分交叉,而一又单独成爻,所以将数字一、五、七归并为阳爻“一”,体现出上下联通性,统称做“九”;而以上下互不接触的二、六、八归并为阴爻“--”,统称做“六”(可能因二和八的图形不易区别,后来将二并入八;秦简《归藏》直接以∧表示阴爻;古坤字为“巛”形,像三个阴爻排列的坤卦)。由于在整个占卜过程中框内蓍草不动,则因抛掷顺序,初爻必然在下,上爻排在最后。六十四易卦所反映出的其实是六爻立体交叉、层积叠压的卦象。
《艺文类聚》卷二引《六韬》曰:“文王(当作武王)问散宜生,卜伐殷,吉乎,曰:不吉,钻龟,龟不兆,数蓍,蓍不交而如折。”是说掷出的蓍草在不同爻之间都互不交接,好像生命力夭折了一样。《路史·后纪》:“武王伐商,枚占,耆老曰:不吉。”枚占是指分三次抛掷两块竹板视其向背以定吉凶,民间演变为掷筊(即掷杯茭,《风俗通义·祀典》:“茭者,交易,阴阳代兴也。”茭与易同,茭亦为蒿)。如《左传·哀公十七年》载:“王与叶公枚卜子良以为令尹。”《汉书·艺文志》记孔子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楚俗:“秋分,掷教(筊)于社神,以占来岁丰俭,或折竹以卜。”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曾记述,苗民用竹板一副或三副抛地,看其头尾阴阳朝向方位,占卜吉凶。《说文》:“枚,榦也。”枚和草茎类同。“若为占卜故,二者皆可抛”。
此外,“祝蓍”也是一种占卜的方式,即焚烧蓍草,观察草灰的形状,从而判断吉凶。
蓍草“神以知来”的能力,视蓍丛草茎的多少和其长短、粗细形状而分。故《说文》云:“天子蓍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史记·龟策列传》:“方今世取蓍者,不能中古法度,不能得满百茎长丈者,取八十茎已上,蓍长八尺,即难得也。人民好用卦者,取满六十茎已上,长满六尺者,即可用矣。”长茎的蓍草棍需要站立运筹,《礼记》有“立筮”之辞。《左传·僖公四年》:“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短”的含义引申为“不灵验”(亦有“筮轻龟重”之说)。《后汉书·张衡列传·思玄赋》:“文君为我端蓍兮,利飞遁以保名……惧筮氏之长短兮,钻东龟以观祯。”《太平御览》七百二十七引《归藏·本蓍篇》:“蓍末大于本为上吉,蒿末大于本次吉,荆末大于本次吉,箭末大于本次吉,竹末大于本次吉。蓍一五神,蒿二四神,荆三三神,箭四二神,竹五一神。筮犯皆臧,五筮之神明皆聚焉。”《博物志·杂说》:“蓍末大于本为上吉,茎必沐浴斋法食香,每日望浴蓍,必五浴之,浴龟亦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尹虎彬]口头文学研究的十个误区
下一条: ·[刘宗迪]七夕故事考
   相关链接
·[陈泳超]近世民间信仰中的神话层累——从海盐神歌《伏羲王》到《三天三宝》·[梁奇 刘红玲]淮阳伏羲女娲神话的生殖崇拜及其演化
·[张成福]从地方神灵到人文初祖·[吴晓东]伏羲女娲蛇尾蜴尾考
·[霍志刚]韵文体伏羲神话与民间叙事丛内部的分工互动·[朱鹏]汉画像中人首蛇尾擎日月图像研究述论
·[袁学骏]新乐伏羲祭典保护的重大意义及其科学性、全面性·[林晓平 陈雪莲]《周易》与民俗研究
·[徐凤]甘肃伏羲女娲神话扩布之探源·[郭重孟]人与蛇之间首属关系的探析
·王知三:伏羲文化与伏羲文化圈·施立学:三角龙湾等地名源自伏羲龙文化
·[李零]读《张政烺论易丛稿》·闻一多:《伏羲考》
·[杨利慧]女娲神话研究史略·[柯杨]论伏羲神话传说的文化史意义
·[柯杨]敦煌遗书中有关伏羲神话的记载与甘肃民间活态神话之比较·[柯杨]简论古代文化遗址的开发及相关问题
·[吕微]楚地帛书敦煌残卷与佛教伪经中的伏羲女娲故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