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春节:地方性与民族文化认同”学术研讨会
  作者:CICH办公室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2-16 | 点击数:12268
 

    储冬爱的《城中村民俗的变迁与现代社会的适应》围绕传统节日系统对广州市城中村进行了跟踪调查,指出城中村民俗出现了趋同性倾向,带有浓厚乡村风格的习俗逐渐消失,传统节日习俗进行场所逐渐消失,出现了一种村落文化失落的现象,认为这是“城市文化沙文主义”的体现。

    於芳的《广东麒麟舞》介绍,春节期间“麒麟舞”承载了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望。她还以民俗主义理论对广东麒麟舞的演变进行考察,认为民俗文化是由与地域有关的人与机关表述的文化,当代民俗是地域的差异化与商品经济推动下产生的,是民族认同的产物。提出对民俗的本真性应慎重对待,纯粹的民俗并不存在,民俗是一个反复制作的过程。

    广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曾应枫对广州“行花街”的春节习俗进行了介绍,指出这一春节习俗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服务业带来了很大利益,体现了广州人开放、灵活的特征,认为“行花街”这一春节习俗价值、意义重大,值得申报文化遗产。

    此外,番禺区政府符中杰的《春节习俗与粤语语言禁忌》,介绍了春节期间的粤语禁忌,指出这些禁忌语言反映了民众的求吉心理。朱爱东介绍了粤西的年例习俗,林为民介绍了瑶族盘王节的发展历史,何彬、徐芳宇、林宣佑等分别介绍了日本、越南、韩国的春节习俗,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和对异域文化的了解。

    (二)关于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

    陈勤建教授的发言认为,春节是合而不同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标杆性民俗,各民族地域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春节与时间的关系体现了祖先对周期的看法,体现了群体的文化生命。应顺应民族民众心理、生命感悟自发安排节日,而不能任意改变;传统节日许多有意义的内容被遗弃,有些甚至遭到无限的批判、贬低,这是十分令人痛惜的。

    何彬的《华侨春节习俗与民族认同的关系》指出,中国传统节日食品对中国人、尤其是海外华人是一种民族认同符号。当离开母文化环境,身处异文化环境时,对民族认同符号会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感受,对母文化的认同往往寄托于具体物象。我们应保护好传统春节习俗,以使中国的孩子们能感受到一种民族认同,能有深刻的母文化记忆。

    陈华文的《细节变迁与年文化》指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春节有着不同的细节内容。通过地方性的认同,春节习俗的差异性存在不断传承发展。从本质上来看,春节的细节决定了年文化的存在,尤其决定了年文化的时代性和地方性差异,同时地方性差异又强化了这种差异的延伸。然而,在现代传媒和通信工具的影响下,年文化不断异化和趋同,这是无法逆转的事实。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07-1-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对话冯骥才]春节假日宜提前一天 民俗文化需悉心保护
下一条: ·[张勃]唐人的年节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张凤霞]身体感的性别化塑造及其实践逻辑:从年节花馍备制说起
·[徐麦]“地方”感知:民俗旅游研究新思路·[郎丽娜 罗康艳]“非遗”语境下隆里花脸龙的传承与发展
·[郭晓宇]长生不老之药与镇地之宝:民众对人参的地方性认识·[郭宁]日常图景与心灵世界:动物精怪传说中的地方意义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孙媛媛 刘宗迪 吴蕴豪 张超]山东地区民间星座知识调查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朱佳艺]地方性知识的转换:降水母传说流变考·[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