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许嘉璐]保护肯綮国运
——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期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许嘉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08 | 点击数:11163
 

但是,无论是文化高潮的到来,还是对先进文化的理解,对于整个民族和国家来说,要有一个唤醒的过程。举例子说,大家在做田野工作、普查的时候,会遇到很多技艺高超的民间的艺人、演员。他在自己所干的那一行中,不管是年画、木刻还是歌唱、跳舞等等都首屈一指,但他对这个东西在整个文化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它这种艺术内容和形式所沉积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却未必能说得出来。这就是匠与家的分别。从事这项工作的、传承这项文化的人尚且如此,那么做别的工作的呢?我们的8亿农民呢?现在,先进文化的提出是一个民族在文化上自觉已经开始的标志。但是,这种自觉、这种觉醒要有一个过程。我想,我们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既是在做一项实实在在保护与抢救的工作,同时又是在做一种唤醒民族的觉醒的实实在在的工作。

这次会议有一个中期推进的内容。我想,这个议题很好。这项工作的开展如果用乐谱作比喻,应该加上一个渐强的符号,而不是在某个音符上突然加上一个强音符号。为什么要渐强?因为整个民族对文化的认识还需要去唤醒。冯骥才主席所主编的那本《普查手册》中有刚才金先生念过的一句话,第一个是为什么做?也就是抢救的意义。对这件事的意义,我在去年的启动会上已经谈了我的点滴体会。大家都知道,欧洲在18世纪后期开始工业化革命,一直到20世纪的中叶,社会的剧烈变化、生产方式的急速改变,冲击了它原有的文化、原有的生活方式。那个时候,他们的传统文化也是大量地丧失。无论是瑞典、法国、德国都是这样。德国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现在都后悔不迭。他们经过了多长时间?大家算算,大概将近2百年。后来省悟到了,于是加强保护。今天我们到欧洲去,看到的文化古迹基本上是20世纪中叶以后、也就是二战之后慢慢修复、保护的。我们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后发达国家。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用了多长时间?说长了是50年,说短了也就是25年。因为在文革之前,我们民间的东西还没有被摧残得很厉害,有些还被保护着,只有城里被扫荡。这25年在这方面的流失或是被摧残,是由于经济大潮的原故。不管是城市建设,还是人们原有生活社区的解体,都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的。应该说我们醒悟得较早较快。可是我们面临的既有18世纪、特别是19世纪工业化的问题,也有现在西方后工业化对文化冲击的问题。

上海、深圳这些大城市,包括北京的一个部分,有些社区、有些人,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就是信息时代。可是,我们的贵州、云南、新疆、青海的一些地区,像果洛地区,相当一部分人还停留在前农业社会。不是农业社会前期,而是前农业社会。这样一个大的跨度,东部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的经济就处在一个强势经济、强势文化的制高点上。

刚才,金荣华先生说我们的民间文化是根。我听了真是高兴-同我一年前说的话一字不差。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对现实的思考和理解问题。从近处说,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也是金先生给我的启发。我两次去台湾,在台湾和在大陆,我多次地接触了大陆所称的高山族。现在,陈水扁一再说自己是原住民,但他的原住民是几代以前最多十几代以前才从闽南过去的。真正的原住民是谁?是像邹族这样的高山族。当然,对他们的来源学术界还有争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主流学派认为他们源于南岛文化,也就是说不是大陆过去的。九个族当中有好几个族是从南洋那边飘过来的。而邹族才是原住民。奇怪的是邹族是坚决的统一派。怎么解释这个现象?我想惟一的办法是从邹族的文化里去找,从民间的文化里去找。因为邹族是热爱和平的,是讲团结的。现在,有人企图把自己从我们这个国家中脱离出去,是和他的民族的民间文化的核心相抵触的。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再比如说,改革初期我到过美国,有好多东西不理解。当地老头老太太臀部扭得好厉害,后来才知道叫迪斯科。这是什么东西?从哪儿来的?还有,抽象一点的美术作品,雕塑、绘画呀,它有另一种美,不完全写实,也不像中国的大写意。后来我访问非洲,才明白,迪斯科的著作权是非洲人的,包括抽象派的一些画也是非洲人的。在有些非洲国家,艺人们仅靠一块黑木就可在没有图纸、不画线条的条件下拿刀子刻出非常精美的木雕。它并不完全写实,该夸张的夸张,该忽略的忽略,造型非常美。非洲的艺术源于自己的生活和非洲人对自己生活的理解,是今天西方许多流行文化的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乌丙安]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考察认定的几点意见
下一条: ·[林秋朔]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言
   相关链接
·[许嘉璐]忆紫晨·[许嘉璐]“俗文化”如何升级为“雅文化”?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巡礼论文集》出版·北师大成立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 许嘉璐任院长
·[白庚胜访谈]“抢救”责任重大 “保护”使命光荣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