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杨树喆]桂中上林县西燕镇壮族民间师公教基本要素的田野考察
  作者:杨树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29 | 点击数:34304
 
三、教法与科法
广西一些壮族地区的师公和道公有“道公管死人,师公管活人”的分工 [1],即道公只做为亡魂拔解超生的幽事,而师公则主要为生人禳灾纳吉利、驱鬼治病。西燕镇的情形与此略有不同,当地师公既可以为生人禳灾纳吉利、驱鬼治病,也可以为亡魂拔解超生,用师公的话说是“道公只管死人,师公则死人活人都管”,而道公则不一定能“管活人”。也就是说,西燕镇师公教的教法属红、白事兼作。
但是,当地师公习惯上并不是按照红、白事来划分其大小各种法事,而是按照是否动用锣鼓来进行划分。凡是不动用锣鼓的法事都属于小法事,又称“小师坛仪式”一般只需1—2名师公即可,又分为若干小类:(1)求神类——祈求从神灵那里获得超自然力量以保平安,如“开光”、“升家神”、“安灶”、“添粮”等;(2)酬神类——认为家中能人畜平安,事业得以兴旺,是因为有神灵的护佑,所以要酬谢神灵,如“礼谢土府”、“礼谢灶神”、“小还愿”等;(3)驱鬼类——人们有各种不测之灾,认为是厉鬼或各种妖魔作祟,所以要进行各种驱鬼祛邪的仪式,如“隔觞”、“解谢白虎流霞”等。以上是师公们最经常的仪式活动。其最大的特点是属于单个师公(有时也带一个弟子作助手)独立进行的仪式。由此又派生出一系列的相关特点:如由于是单个人的仪式,因此一般只需用宝剑、师刀、铜铃和符 等法具,既不需动用锣鼓,也不需设置师坛,而只需给主家原来的祖龛上香和献祭简单的供品,或用一个簸箕作为可移动的供桌;仪式过程中一般不需念诵长篇的经文,只念一些简单的咒语,有时跳一些简单的行罡步舞的动作,最后就抛符 落地以占卜结果;仪式时间一般较短,长的最多半天,短则十来分钟;仪式有一定的规范,但随意性较大,神秘性与世俗性相混融等等。
凡是动用锣鼓的法事都是师公班集体进行的大法事,又称“大师坛仪式”,也分为若干小类:(1)“打醮”——又称“做斋”。在庙堂进行的叫“庙斋”;在社坛进行的称“社坛平安斋”;(2)“道场”——即为成年死者超度亡灵,特别注重为非正常死亡者超度亡灵;(3)“存龙”——即请东西南北中五方之龙到本村境(本家、本墓地)驻守,以确保人畜(或亡灵)安宁;(4)“大还愿”——信士向神灵祈求的某种意愿得以实现后,进行的各种酬谢神灵的仪式;(5)“升神”——大凡新建或修复寺庙后都进行升神法事以求神灵禳灾赐福。大师坛仪式由于是师公集体性的活动,因此在仪式规模、时间以及师公人数上也就不同于小师坛仪式。通常是,仪式规模和持续时间由主家(个人或全体村民)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决定,一般的进行一个昼夜,稍好的三、五、七、九个昼夜不等。若超过三个昼夜以上的则称为特大型师坛仪式。规模和时间确定之后,再由掌坛师公决定邀请多少位师公来组成一个班子,共同去完成此项仪式。一昼夜的大师坛仪式,需要5-7名师公;三昼夜或以上的大师坛仪式,则需要8-14名师公。一般说来,法事持续的时间越长需要的师公就越多,因为仪式中不仅必须设置师坛和使用锣鼓伴奏,还要戴着面具和手持各种法器进行通宵达旦的歌舞表演,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师公们分工与合作来完成;但也不能多多益善,因为这里边牵涉到仪式结束后所得报酬的分配问题,人多了只能少分。
由于西燕镇壮族师公教兼做红、白法事,因此其科法自然也就包括文、武两科。这两种科法的内涵与外延,既各有不同的表征,又互有融渗的成分。武科专指以武威慑、驱逐邪神恶煞为内涵和外延的科仪、科法或法术动作。其基本仪范是“落神”,即旨在藉降神附体以驱鬼压煞,集科仪、科法、法术于一炉的典型的武科之法。武科的科法动作雄健勇猛,多是头戴师冠、面具,身着师服上阵,同时伴以紧锣密鼓,因此场面极为阳刚火暴,但惊而无险,且常常杂有滑稽杂耍的动作,个别法事如“上刀山”、“下火海”等,其精彩程度毫不逊色于一场精湛的武术杂技表演。相比而言,文科科法的含义相对含糊,既泛指法事进行中各种礼赞奉诵类科仪、科法和法术动作,以及歌颂神迹神威、具有戏剧意味的科仪及其表演动作。其基本仪范是“断后”,即是劝送鬼神离境,盟威永不得返的代表性的文科科法。但文科的科法动作既有肃穆庄重的醮谢祷请姿势,也有娴静恬雅的女态身段,还不时揉进高踢腿、单脚跳步
四、唱本与科书
唱本和科书是指师公在进行仪式活动时所诵唱的文本。这些文本均为世代相传的民间手抄本,据初步调查大约有数十种,都是用古壮字手抄而成 [2],每部数十行至数百行不等,最长的达两千余行,多为五言或七言壮族山歌体,有押脚韵排歌和押腰脚韵勒脚歌两种样式。[3]当地师公们对他们烂熟于心的唱本和科书自有一套分类方法,他们通常根据唱本和科书所唱述的对象和使用的场合,将其分为“师唱本”、“圣唱本”、“杂唱本”和“科仪本”四大类。
师公分类法中的“师唱”、“圣唱”和“杂唱”,实际上应该是“唱师”、“唱圣”和“唱杂”,因为按照壮语的语法规则,中心词总是前置。这是根据唱本所唱述的对象来归类。其中,师唱本唱述的对象是师公所供奉的三十六位祖师和衙师,其内容主要是唱述他们的身世、功绩以及在祭祀中的非凡神力,如《唱三元》、《唱四帅》、《唱甘王》、《唱莫一大王》、《唱白马三娘》、《唱布伯》等。师唱本一般在白天或前半夜演唱,演唱时通常是歌、舞、乐交替进行,歌者围坐在师坛两旁诵唱,同时为舞者击鼓敲锣伴奏;舞者则身着师服,头戴与唱述对象相合的面具,在师坛中央以鼓为戒行罡步舞;歌者不舞,舞者不唱;每舞一方诵唱一段,舞完东西南北中五方,歌者也唱完了一部师唱本。圣唱本的唱述对象是师公所崇敬的七十二位贤圣,其内容则是唱述贤圣们的身世和功德,如《唱盘古》、《唱唐宣》、《唱东灵》、《唱黄祥》、《唱闵子骞》、《唱二十四孝》、《唱罕王》等。圣唱本的演唱,除了少数唱本如《唱玉女解秽》也采用与师唱本相类似的方式之外,一般都是在午夜子时以后进行,演唱时采用“坐唱”的方式,没有舞蹈,只需唱者自敲锣鼓伴奏。至于杂唱本,其对象则是一些具有训诫意义的神话传说人物,如《唱送师人》、《唱破狱》、《唱表文》、《唱森如王》等。上述三类唱本的共同特点是:(1)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不少唱本偏重于情节叙述和人物形象刻画,风格很细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由于经历了上百年的锤炼,并不断吸取壮族民间文学的营养,因此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4];(2)一般只在举行大筵头仪式时演唱。
与上述唱本不同,科仪本没有明确的唱述对象,也没有故事情节,但其内容更加庞杂,唱述的场合和方式也更加灵活。无论是大师坛仪式还是小师坛仪式仪式都可以诵唱,打击乐伴奏也可有可无,可高声诵唱,也可低声念念有词,还可以采用独唱、喝唱、领唱、对唱等方式。总之,采用什么样唱述的方式,完全由师公根据仪式的实际需要来决定。科仪本的内容比较庞杂,大体可根据其适用的仪式场合,分为以下若干种类:(1)超度亡灵常用科书,如《解冤总式密录》、《元皇奏亡终送升虔朝见牒疏》、《雷五都总鬼名经》、《灵宝简文》、《置天门引路科》、《武坛请圣科赏兵科》、《收兵法》等;(2)打解结、禳关、打十保福、架桥、谢坟与安龙谢土、送星宿、打扫屋、送菩萨常用科书,如《禳关科》、《保福科》、《架桥科》、《谢坟科》、《谢土科》、《元皇送星宿科》、《具打扫屋秘诀》、《抛送五海科》等;(3)应七、还愿、回喜神常用科书,如《应七忏化用大悲咒》、《酬恩表意科》、《回喜神一宗》等,(4)其它科书杂经,如《请师科》、《灶王经》、《牛王经》、《五谷经》、《回送天府遣瘟科》等。可见,师公教自有一套庞杂的宗教经籍体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陈进国]寺庙灵签的流传与风水信仰的扩散
下一条: ·[杨利慧]甘肃天水地区的女娲信仰
   相关链接
·[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廖善维]原型与变型:壮族“智者”人物形象“箭垛化”研究
·[任晓波 刘刚]文山壮族服饰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调查研究·[黄文富]传统的延续与变异:多维视角下“壮族三月三”之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陈金文]壮族民间山水传说的生态文化意义·[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
·[陈金文]壮族“诗文斗智”型传说与族群记忆·[覃延佳]仪式传统之赓续与整合:广西上林县壮族师公丧葬法事分析
·[何厚棚]论布洛陀神话的当代价值·[金乾伟 杨树喆]壮族农事歌谣的生态寓意
·[许雁]“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壮族“霜降节”为例·[罗彩娟]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为壮族主源的“骆越”文化表征
·[王宪昭]论《布洛陀》神话母题的叙事结构与表达技巧·[廖方容]壮族师公戏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李斯颖]壮族蚂虫另节仪式起源神话的探析·[许晓明]琴瑟歌舞祈年丰:壮族布岱支系“陇峒节”
· 陆晓芹:《“吟诗”与“暖”——广西德靖一带壮族聚会对歌习俗的民族志考察》·[梁昭]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歌圩”命名再思考
·[李斯颖]壮族“麽咟宿”仪式中的史诗演述及其文化辨析·[聂强 孙正国]论壮族师公面具的叙事途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