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施爱东]故事概念的转变与中国故事学的建立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2-27 | 点击数:4812
 

三、晚清报刊的汉译“故事”

  从《豆棚闲话》可知,现代文学意义上的故事概念,至迟在明末已经在杭州一带成型,可是,与故事同义或近义的概念语词还有很多,如说话、轶事、异闻、奇谈、趣谈、传奇、古话、闲话、瞎话等,为什么这些语词没有成为通行的文类概念,只有故事一枝独秀,成为现代学术的研究对象?
       故事成为通行文类概念,与外来宗教的传教策略有关。外来宗教传入中国,在传教策略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佛教进入中国的时候,大量借助变文、说唱等通俗文学进行宗教宣传。基督教进入中国之后,一样要向潜在的信众讲述一些通俗易懂、便于传播的宗教事迹。这些与神及其信徒相关的神异事迹,他们称为“故事”。
       1875年,美国长老会牧师范约翰(T.M.W.Farnham)在上海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份儿童画报《小孩月报》,成为近代史上坚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儿童读物。该刊文字浅近易读,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可谓老少咸宜,大别于晚清各文言报刊。其刊名刻意不用“儿童”而用“小孩”,已经明确地昭示其通俗化、大众化的民间风格。在选择Story的汉译词汇时,《小孩月报》选中了口头传统中的故事一词。他们将歌曲I Love To Tell TheStory译成《主的故事》:“我爱说主的故事,论人眼见之外,论我荣耀的牧师,论耶稣大慈爱,我狠爱说那故事,因我知道是真,凡言莫如此故事,能满足我的心。”
       《小孩月报》创造了一种与“记”“传”“说”“论”“近闻”“笔记”“寓言”“问答”平行的“故事”文类,专门讲述基督信徒信教得福的神异事迹,如《祈祷有验故事》《美国小孩得救的故事》等,都放在头条位置刊发。《申报》将之誉为“启蒙第一报”:“沪上有西国范牧师创设《小孩月报》,记古今奇闻轶事,皆以劝善为本,而其文理甚浅,凡稍识之无者皆能入于目而会于心,且其中有字义所不能达之处,则更绘精细各图以明之,尤为小孩所喜悦,诚启蒙之第一报也。”
       一旦确立了Story与故事之间的对译关系,天教系统在华影响最大的报纸《益闻录》《圣心报》等,也大量使用“某某故事”“某某的故事”作为神奇叙事的文章标题。如《圣心报》的《故事》,单讲一个中国的满洲小王,因为与汤若望交好,将汤若望赠送的宗教礼物贴身佩带在身上,结果在征战之时,小王连中三箭,直透内衣,但是身体却未伤分毫,自此笃信耶稣。范约翰创办的另一份影响巨大的《图画新报》,其中一个专栏名称就叫“祷告故事”。
       晚清报刊无论是教会背景的,还是非教会背景,即使由中国文人编辑的白话报刊如《杭州白话报》《敝帚千金》等,这一时期大凡以“某某故事”为题的文章,多是中译的外国故事,而且热衷于相互转载,反复强化了故事作为一种叙事文类的公众印象。如《外国故事演义》系列、《讲波兰灭亡故事》系列、《三大陶工故事》系列(《绍兴白话报》,1900—1903)、《波兰的故事》系列(《杭州白话报》,1901)、《埃及故事》(《春江花月报》,1901)、《外国故事》系列(《童子世界》,1903)、《毕士马克故事》《爱国女子若安达克的故事》(《敝帚千金》,1903—1906)、《外国故事》系列(《童子世界》,1903)、《西事拾异:无穷故事》(《月月小说》,1907)等。就连1897年创刊的《蒙学报》,也已经意识到通俗的儿童教育对于救亡图存的重要意义,在其栏目中加设中西故事图说,如《母仪故事图说》《师范故事图说》等。
       吴趼人1906年创办的《月月小说》,英文刊名叫The All-Story Monthly,可见在这一时期“故事=Story=小说”,故事和小说的位置,正在发生微妙的转换。最有意思的是中国留日学生编发的《大陆报》,1902年至1903年连发了一系列“小说:故事”体的文章,如:《小说:一千一夜:渔翁故事》《小说:一千一夜:希腊王及医生杜笨故事》《小说:一千一夜:商人遇魔故事》等。孙毓修更是将童话、故事称作“儿童小说”:“儿童之爱听故事,自天性而然,诚知言哉。欧美人之研究此事者,知理想过高,卷帙过繁之说部书,不尽合儿童之程度也。乃推本其心理之所宜,而盛作儿童小说以迎之。说事虽多怪诞,而要轨于正,则使闻者不懈而几于道,其感人之速、行世之远,反倍于教科书。”

四、“童话研究”的提倡

  《小孩月报》等教会杂志的盛行强烈地刺激着中国知识分子,争夺儿童,开启民智,成为晚清知识界的热门话题。1900年,“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与江南书局第一套儿童寓言故事书《中西异闻益智录》的出版,拉开了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大幕”。1901年至1903年相继创刊的《杭州白话报》《绍兴白话报》《中国白话报》,都非常注重白话故事对儿童的启蒙意义。晚清对于故事文类的倡导,起于传教士,盛于报章杂志,有识之士多是从教育一途着手,看重其与儿童教育的关系,认为儿童教育“最宜注意者,宜采用童话,不宜多用文言,俾儿童易于领悟。非然者,则诲者谆谆,听者藐藐”。
       孙毓修1907年入职商务印书馆编译所,1908年始主持编写《童话》丛书。他参照《泰西五十轶事》等西欧童话,编写《无猫国》《大拇指》等一百余种儿童读物,被誉为“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
周作人认为“童话这个名称,据我所知,是从日本来的”。他受到孙毓修童话书的激发,写了《童话研究》和《童话略论》,提倡“童话研究,当以民俗学为据,探讨其本原,更益以儿童学,以定其应用之范围”。因文章对孙毓修有所批评,周作人担心商务印书馆不愿刊发,于是投给中华书局办的《中华教育界》,但还是被退稿了,可见当时人们还不能接受“童话有研究价值”的观念。后来因教育部编纂处要办一个杂志,周作人就把稿子投向这份寂寂无闻的新报刊。
       周作人童话观与孙毓修童话观差得比较远,孙毓修的童话指的是单纯的儿童文学,而周作人的童话指的是狭义的民间故事,认为其读者(听众)也包括成年人。周作人将广义的故事分为三种,神话、世说、童话:“神话者元人之宗教;世说者其历史;而童话则其文学也。”这种划分,类似我们今天所说的神话、传说,以及狭义故事。
       周作人认为童话反映了原始人的思维和习俗,是上古文化的遗留物,而儿童又与早期人类有心理上的相通之处:“童话作于洪古,及今读者,已昧其指归,而野人独得欣赏。……童话者,幼稚时代之文学,故原人所好,幼儿亦好之,以其思想感情,同其准也。”周作人以《蛇郎》和《老虎外婆》《老虎怕漏》等故事为例,就其中的神异母题与欧美、日本的同类故事进行比较,指出:“童话取材,大旨同一,而以山川风土国俗民情之异,乃令华朴自殊,各含其英,发为文学。”
       周作人将童话分为两类,由传说转化而来的“纯正童话”(由原始思想转变而来的、解释历史文化遗留的),以及纯娱乐的“游戏童话”(含动植物故事、笑话、复叠故事)。他认为随时代和风俗变迁,今人以为诡异的故事母题,只有使用民俗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理解其真谛,“举凡神话、世说,以至童话,皆不外于用以表见元人之思想与其习俗者也”。周作人将民间童话称作天然童话、民族童话,与之相对,他将作家创作的童话称为人为童话、艺术童话,并且认为安徒生的童话写得最好。至于其功能,他认为虽然童话成人也爱看,但主要还是用于儿童教育。
《       童话研究》纯粹基于人类学派的故事观虽然有些偏颇,但仍可称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第一篇故事学论文,万建中认为正是这篇论文“正式拉开了我国现代民间故事研究的帷幕”。可惜的是,论文在当时并没有产生什么社会反响,周作人意兴阑珊,“于是趁此收摊,沉默了有六七年”。但是,这些观点却触动了另外一位编辑家、民间文艺学家赵景深的注意。1922年,两人相约在《晨报附刊》连载《童话的讨论》。赵景深开篇就说:“就童话二字说来,许多人以为就是神仙故事,不过译的不甚恰当。”这段话正说明童话、故事作为一种报刊文类,在一般人心目中,是与译介文化紧密相关的。周作人则在回信中进一步解释说,“童话”一词,源自日本小说家山东京传的发明,“童话的训读是warabe no monogatari(日语:儿童物语),意云儿童的故事;但这只是语源上的原义,现在我们用在学术上却是变了原义,近于‘民间故事’——原始的小说的意思。童话的学术名,现在通用德文的Marchen这一个字,原意虽然近于英文的Wonder-tale(奇怪故事),但广义的童话并不限于奇怪”。
周作人心目中的“童话学”,方法论上用的是欧洲的人类学、民俗学方法,而研究对象却是由日本人限定的童话,目的是做中国故事研究。也就是说,周作人试图用欧洲的螺丝,配日本的螺帽,用于中国       物事。这显然是世界上不曾存在的一种学问,它只是周作人的个人倡导,或者说个人理想。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敏】

上一条: ·[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下一条: ·[张志娟]西方世界的中国“歌谣运动”
   相关链接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三大史诗上春晚:后台故事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钟进文]向一生追求进步的人民的学者致敬 ——我和钟敬文先生的几个小故事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祖晶晶]昭君故事民间书写的世俗功能指向·[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赵甜佃]动画《鹅鹅鹅》的诗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张小平]“人参精”故事研究述评·[张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使命及其传播路径研究
·[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
·[谢亚文]格雷玛斯行动元理论在民间故事中的应用·[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
·[王尧]度量故事:情节类型、情节基干与核心序列·[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故事传统的公共化
·[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