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梁娟美]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崇拜及其价值
  作者:梁娟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2-23 | 点击数:5691
 

二、粤港澳土地崇拜与现状

  在传统农业立国的中国古代社会,依赖土地作为生存资源,对国家族群的安身立命具有战略意义。古代战争纷起、攻城略地为的是争夺良田沃土以壮兵强国、求得生存。对土地的渴求和珍惜、感恩和回报表现为对土地的崇拜和祭祀。凡有人烟处,都遍敬土地。粤港澳大湾区,土地与人的互动和联结更显紧密,土地信仰呈现出多样性的社会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总人口接近6700万。包括珠三角地区“九市二区”的庞大城市群,即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大湾区不仅是一个经济的湾区,也是一个文化的湾区……是我们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大湾区地处岭南地区和珠江流域,广府文化是大湾区的文化底色,具有普遍的同质性。

  1.肇庆高要春社

  高要春社是古代中国传统民俗信仰一脉相承的重要内容。高要春社土地崇拜遍布全境,境内社坛数达到惊人的4907座。春社习俗延续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于2013年入选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俗类项目。

  高要古为百越之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设县置政,因羚羊峡(古称高要峡)居高扼要故名高要县,史称“当西南之要冲,扼两广之咽喉”。至1993年撤县设市,历时二千余年一直未更县名。高要历来备受兵家青睐,成为历代统治者控制西江流域的必争之地,是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资源丰富的西江经济走廊结合部。高要大地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高要古文明史可溯及新石器时代,金利镇石角村至今保留着新石器时代水上栅棚木结构建筑遗址。高要处于中原文化从水路进人岭南之要道,自唐以后,梅关古道开辟,高要传承中原文化的正统文脉。

  高要春社与秋社承袭春祈秋报的礼制传统。春社祈福,为土地五谷丰收祈福于社稷坛,因此部分村镇又把土地神称为“五谷神”。祭祀所用祭品以村社宗族为单位“醵钱”而“市”。初期记载众人与土地神共享酒肴祭品。后世的记录,祭祀后胙肉分给孩童吃,祈佑孩童语言才能更佳,成人后能更好地从事土地田野的劳作。同时,春社日亦有踏青去百病的说法。县志中没有提及社主的材质,但田野中发现,高要春社社坛型制古朴,多为三面砖墙结构围拢,正面或置石碑或立石柱,称为“社、社公、土主、护龙社、社坛、大王社”等,占地从2平米到200平米不等,且都是“坛而不屋”,符合土地神“所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者”的传统神性滋养方式。社坛或有植树、或社稷二神共祀,亦承袭土地神传统信仰的社祭方式。

  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下旬都是春社节庆期间,节庆的时间配置具有很强的调试性,节序庆典仪式遵照古俗,各村在时间安排上约定俗成错位演绎。外出务工的村民都要返乡,祭拜社坛、社公、土主、土地公,开展拜社、行社、行村、奉香、放炮、还炮、抢炮、开灯,祭祀后无论本村本族与否都可参与社祠祭品共食,称为“食茶果”。高要金渡镇耕沙村有民谣“二月初二龙抬头,拜祭土地求保佑,背上新丁去巡游,炮箍冲天抢彩头”。耕沙村春社亦称“土地诞”,只有年中添丁主家带三牲祭品逐一去拜祭社坛、土主、祠堂、祖堂,其他人家则只需带上香烛,炮仗逐一去参拜即可。关于抢炮,抢得炮者必须是本村村民。高要春社在族群凝聚力、群体边界建构和社区认同标识上有重要的作用。

  2.澳门土地信俗

  澳门的土地信俗于2017年9月被列入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澳门旅游局统计,澳门供奉土地神的庙宇有近10所,公共土地神坛140多个。澳门土地神分布全境,民宅大楼、商铺岗亭,有社区公共的土地庙也有个体、家族、墓园的土地庙。从形制上看,澳门土地神有牌位、石碑、坛、龛和庙,供奉的社主多以石主、石牌、神像为主,多称为土地公或福德正神。澳门社祭日即土地诞是每年农历二月二,亦称“头迓”,除供奉自家土地神外,还携三牲、元宝香油等往公共土地庙、福德祠或社稷坛祭拜,后每月逢初二、十六“打迓”祭拜。澳门土地信俗形式多样,参神祈福、醒狮助庆、上演神功戏,祭祀后有敬老宴和街坊共食。最具特色的土地信俗庆典主要集中在沙梨头土地庙、雀仔园福德祠和下环街福德祠。

  遍布澳门街头巷尾的土地神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功能也近乎全能。作为基层神明,凡是守护街坊乡里、庇佑内外乡人、照顾牲畜、守护山林田园、防守亭台楼阁、街桥路堤和流水,甚至是坟墓园地,都是土地神管理的职责范围,可谓神职小,事儿多。澳门土地神不仅与人的互动频繁、联系紧密,与其他佛教、道教的神祗也是互通往来、和睦相处。澳门神庙内有的是土地神寄祀在其他神祗的庙内,有的是其他神祗寄祀在土地神庙内,有的神庙同时祀奉土地神和其他神祗。在澳门狭小的地域空间内,多神祗共奉构成了澳门独特的民俗信仰文化空间,是民众在心理和行为上确认归属的文化场域。

  澳门集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葡萄牙和东南亚诸国文化于一身,是多元文化汇集的区域文化集成者。澳门的土地信俗承袭闽粤和传统中国土地信仰春祈秋报的文化内涵。滨岛敦俊在华北农村的调查后提出,中国农村不存在共同体而只存在“共同关系”。澳门在城市化、土地资本化的社会背景下,澳门民俗信仰的文化语境具有城市化移民、多元宗教和信仰、多族群聚集的特征,社群共同关系特征日渐显现。承载着传统中国信仰和文化记忆的土地神祭祀,在祈福、趋利避害的共同心理驱动下,澳门社群的共同关系得到强化与确认。

  澳门土地祭祀的空间,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有变化也遭遇挑战。一方面,旧城区的土地神祭祀空间不断被压缩,土地庙和祠成为寄生在高楼之间的狭小处所。另一方面,填海造地,新社区聚落出现,土地神与人的关系需要重新确认。但在制度的干扰下,公共地域的社坛却无法建立。自古有人烟即敬土地,石排湾和沙栏仔里却只剩下“只许旧区拜土地,不许新区添社坛”的埋怨声。在现代人际关系疏离的社会现实中,集体的、恒常的、自发的土地神祭拜,是澳门社区自发凝聚力,激发对地方产生情感依恋的方式,是维系共同信仰和社区和谐的文化手段。在新区落地,社群组建的制度规划下,澳门土地信俗的民俗价值和现实意义应引起再重视。

  3.香港土地神信俗

  早期从内陆迁居到香港的华人大多聚集在上环与西环的结志街、南北行、太平山等一带,形成了香港早期的华人社区。香港新界元朗、粉岭上水及沿海谷地的新界五大族是香港最早的客家人移民聚集地,早在南宋末年就南迁至此,修建了吉庆围、曾大屋、上水围、粉岭围和衙前围村。吉庆围村内还有祭祀土地神在内的15位神祗的小庙。背井离乡,前途未卜,面对开拓、定居的新天地,华人们都会把从原乡带来的香火袋、神符、神像安置在新土地上供奉为土地之神,以慰藉精神。早期田间地头、路桥堤坝、乡村交界、山林水口,随处可见土地神的坛或庙。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少人多,土地神位不断被简化压缩,才能跻身在水管、水表、电线、电表、消防喉等现代化设施中,或沉浮于商店招牌、广告海报或涂鸦中,保有一立锥之地。街头巷尾不时见到的碎瓦片、月饼盒中的土地神位,显示的是港人内心深处对土地神的眷恋和文化情结。偶有为土地神拓展更多空间的,或加置神龛、或建造遮盖、或加大基座等,是土地神栖居的迁就,更是港人务真求实的民俗信仰观念的和生活方式变迁的体现。这些闹市中的土地神社,有的是历史遗迹,有的是19世纪末的太平山大瘟疫后设立的,用以保佑居民免受冤魂滋扰。上环卑利街和士丹顿街交界处的“伯公庙”土地神社,安和里横街尽头的袖珍福德祠,牛头角下邨球场路旁的福德庙由潮汕籍居民于1967年搭建,尖沙咀的福德古庙约建于1900年,这些隐身于繁华都市中的土地神庙,香火鼎盛,维系着港人对原乡的记忆和故土情结。

  香港的土地崇拜信仰相对比香港天后、黄大仙信仰而言,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同时,由于香港城市化程度更高,空间场所和意识场域的土地崇拜信仰都在不断式微化。在香港高度商业化的社会语境下,传统民俗信仰的土地神神职已悄然变成“保护本区生灵的安全和财产,并管治阴间的鬼魂”,注重更现实的意义,或者直接变成“财神”。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孙英刚] 跨文化中的迷惘——“民间宗教”概念的是与非
下一条: ·[陈建宪]“大黑天神”简论
   相关链接
·[高忠严]巷道:理解中国村落的重要分析单位·[高忠严]重塑“地方感”:作为象征的昭君节和藏山大王庙会
·[曾瑜媛]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在地化实践思考·[刘百灵]乡村振兴要重视文化建设
·[柴颖]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周书云 陈兰]粤港澳大湾区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路径探究
·[刘思诚 ]非遗保护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季中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手工文化建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征稿启事·邱运华:发掘民俗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正能量
·过年也是家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创世神话:以时间和空间为编码,揭开世界的“底牌”
·[王文章 李荣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智库高峰论坛暨第三届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成功举办
·第三届 “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征稿启事·[谢耀龙]民族杂居地区群众文化建设与社区整合研究
·陕西汉阴:文化遗产惠及民生·[萧放 张勃]中国民俗学会与国家文化建设
·[王渭清]陕西关中农村祠庙信仰活动的调查与研究·采取有效措施 大力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