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刘晓春]探究日常生活的“民俗性”——后传承时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一种路径
  作者:刘晓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6-02 | 点击数:7443
 

  二、如何转向?——在“日常生活”中研究“民俗”

  “日常生活”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吗?“日常生活”漫无边际,是否导致民俗学的迷失?如果不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那么“日常生活”对于民俗学究竟意味着什么?语境?方法?进入“后传承时代”的民俗学,又该如何定义“民俗”以适应“日常生活”的转向?“传承”“共同体”依然是界定民俗的核心概念吗?以下将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首先,“日常生活”不是对象,而是一种新的“民俗传统”的分类方式。

  传统民俗学以民众的口头传统、身体惯习为研究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传统/现代、底层/上层、边缘/主流、无文字/文字、野蛮/文明、乡村/都市、日常生活/节日庆典等具有分类意义的时间、人群、道德、空间与生活秩序。民俗学的浪漫主义、民族主义传统,将美学、诗性、民族情感等赋予口头传统、身体惯习,以民族的、美学的价值作为日常生活意义的分类和评价标准。长久以来,民俗学一直作为弥补现代性缺陷的、充满乡愁的精神替代。民俗学的分类、评价标准及其功能往往导致日常生活的史诗化、遗产化,无数个体沉浸在梦幻式的意识形态幻象之中,丧失对自身真实生活的反思能力。

  德国经验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鲍辛格注意到,传统民俗学的浪漫主义倾向对于民俗世界的分类与把握,实际上遮蔽了另一些——甚至是大部分的——真实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引入,是经验文化学派重新看待传统的方法和分类角度,使他们能够悬置、摆脱传统民俗学的浪漫主义羁绊,在现象学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中直面民间文化的真实样貌。与人类学民族志的“陌生化”(远方)不同,他们更强调与研究对象的“近”的关系。“日常生活”离我们如此之近,我们置身其中,沉浸其中,自以为可以认识之、理解之,以致我们缺乏必要的时间和距离去予以反思。鲍辛格认为,“日常生活”作为民俗学的一个分析范畴,它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虽然不够精确,但具有启发性、中立性、多义性。在鲍辛格看来,“日常生活”既不是作为已经失去了的、总体性文化概念如“共同体”或者“传统”的替代概念,也不是类似于现代社会中类似自然秩序的缓冲空间、缓冲领域,更不是对现代社会生活世界的自我调控。

  尽管“日常生活”概念具有启发性,但鲍辛格还是提醒民俗学者要避免工具性地使用。鲍辛格提出民俗学是一门反思日常的学问。首先,要把那些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被反思的文化积淀提取出来,从而展示惯常行为和仪式的力量。其次,要反思“日常生活”为何出现危机?日常生活的危机使“日常生活”进入到民俗学的学术视野,之前那些理所当然的事情,突然变得不那么理所当然,习俗、规则不再具有规约作用,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多样选择或者危机四伏的“风险社会”。因此,日常生活的研究,不仅仅是历史化地反思文化积淀,也是现实地、社会地反思日常生活为何出现危机。再次,日常生活不是一个边界清晰的范畴。日常生活虽然具有单调、程式化、仪式化等特征,其结构是同义反复的,但是,由于观察的视角或者外在事实发生了变化,总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日常生活呈现出日益增加的多样可能性,研究者须从混乱的关系中发现秩序的结构。

  鲍辛格研究的问题来自于社会现实,而非“旧的”民俗学话题,强调论题在“社会政治意义上的重要性”。他们的论题从农民、农村、风俗,转向工人以及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社会结构不能一目了然、很难接近的工业社会。在具体的研究中,鲍辛格的思想方式往往呈现三段式的结构:第一步,指出一个广为接受的学术论点或者日常的看法(比如,当今大众旅游占主导地位);第二步,对这一观点或看法的批评(事实上,大众旅游只占总数的四分之一);第三步,对批评的修正(个人的自助游也并不能完全出于自愿)。可以发现,在鲍辛格的“日常生活”研究中,历史化、程式化、仪式化、同义反复的结构、秩序、多样性、危机、混乱、风险等,是其特色鲜明的关键词。他的研究成功地消解了人们习以为常、不加反思的二元对立结构:比如村庄与城市、外省与大都会、民族服装与时装、民歌与流行歌曲、日常生活与乌托邦、工人与市民文化。很显然,这些二元对立结构,是建基于民俗与现代社会二元对立这一传统分类之上的。鲍辛格的研究之所以能够消解这些习以为常的结构,是因为他悬置了民俗/现代的二元对立成见,在现象学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中重新审视这些二元对立结构,他发现的不是民俗与现代社会的对立,而是民俗在现代社会的“扩展性”。

  在代表作《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一书中,鲍辛格既不悲叹于传统的逝去,也不将日益发达的现代技术视为与民间文化相矛盾、冲突的异己存在,而是将现代技术世界中“那些拥挤的街道、污浊的空气、肤色不同的人群,视为与广阔田野、明净天空、传统浸染深厚的农民一样的民俗‘自然环境’”;日常生活的常/非常、秩序/混乱、结构/多样、稳定/危机、理所当然/荒谬绝伦等不同状态的互动变化趋势,就是民俗的“自然环境”;他从这“自然环境”中,洞察习俗、观念、行为背后的惯常力量、规约作用的此起彼伏与兴衰继替。鲍辛格的研究揭示了民间文化在技术世界中的命运,民俗非但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彻底瓦解,反而得到了扩展。

  其次,在“过程”中定义民俗,在流动的、意向性建构的“共同体”中探究民俗的意义。

  传统的民俗定义绝大多数是一种规定性概念,都试图通过描述的方式确立民俗区别于其他文化现象的特性。问题在于一旦事物的规定性不再唯一或者不再存在的时候,概念的有效性于是丧失。随着传承母体的崩解,传统的民俗定义就不再是一个自洽的规定性概念。

  比如,1934年,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先生在《民间传承论》中定义的“民间传承”与“les traditions populaires”“folklore”的范围完全重合,表示一个集团的生活知识,即“除了那些被尊称为知识分子而且也以此自得的人以外的人群,他们保留在生活中带有古风的东西”。

  随着时代的发展,柳田定义中的“知识分子之外的群体”——那些带有古风的生活知识的传承者日渐消失。2000年出版的《日本民俗大词典》中,福田亚细男撰写的“民俗学”词条便将民俗学定义为“根据超世代传下来的人们的集体性事象,理清生活文化的历史性展开,由此说明现代的生活文化的学问”,将研究对象限定为“超世代传下来的人们的集体性事象”和“现代的生活文化”。这一定义将“民间传承”狭隘的民间主体转换为泛化的主体,将“带有古风的生活知识”转换为“超世代传承的集体性事象”和“现代生活文化”,他希望通过研究超世代的集体性事象的历史性展开,以此说明现代的生活文化。可以发现,福田先生的民俗学虽然将“民间传承”转换为“现代生活文化”与“超世代传承的集体性事象”,但他的学术取向是通过探究后两者之间的历史性联系,以此说明现代的生活文化。他的民俗学是以现在的生活文化去认识、理解过去的历史。这是一个逆向过程的思考和探究。福田亚细男的民俗定义,反映了他试图历史地把握民俗的现代传承与变化,但他的民俗定义依然是一个依赖现象的描述而确立的规定性概念。

  1967年,美国民俗学家丹·本-阿默思将民俗定义为“小群体内的艺术性交际”。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概念,不同于那些作为静态的“理想类型”的民俗定义。2014年,丹·本-阿默思回顾了自己将民俗最终定义为“小群体内的艺术性交流”的学术历程。因为不满于现有的民俗定义,同时也受到理查德·道尔逊(Richard Dorson)抨击民俗的商业化和流俗化的启发,阿默思反思民俗究竟是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虚构,还是社会文化的实在?民俗究竟是恒常的还是短暂的文化现象?民众又是如何区分他们的民俗行为?他认为民俗与其说是一种“实在”,不如说是一个“过程”。作为一个学科,民俗学需要研究的不应该是韦伯所说的静态的“理想类型”,而应该是作为互动、关系和行动的实在之流动。民俗既是“超有机体”(superorganic)的存在,也是文化的一个有机集合部分。他认为智力创造物(mentifacts)和人工创造物(artifacts)等“民俗形式”是“超有机体”,这些“民俗形式”一旦被创作出来,便具有了流动性、可操纵性和跨文化性等特点,其本土的环境和文化语境关系便不再是其继续存在的必备条件。而作为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民俗,一旦与其产生的场所、时间以及社会分离,都会带来质的变化。从社会语境与民俗的关系之角度,民俗是群体拥有的知识、集体再现的思想以及群体创作或再创作的艺术。知识的传递媒介是言语或模仿,思想的传递媒介是言语,艺术的传递媒介是言语或模仿。从这三种关系出发,民俗可以被定义为俗民(folk)的俗识(lore),或再现思想的习俗、礼仪、节日等。

  综合福田亚细男的“超世代传下来的人们的集体性事象”“现代生活文化”以及阿默思的“作为超有机体的民俗形式”“作为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民俗”,笔者在阿默思的“民俗”概念基础上,将“小群体”泛化为流动的、意向性建构的“群体”,规模可大可小,明确群体的交际内容是超世代传承的集体性事象,群体的交际形式有面对面的交流,也有跨媒介的传递、跨语境的转换。民俗,是群体运用超世代传承的集体性事象进行的艺术性交际,其形式有面对面的交流、跨媒介传递、跨语境转换。

  一旦民俗不再被定义为一种“实在”,而是一个“过程”,民俗学研究的视角便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从民俗现象转向实践主体,从客观化的“自然的共同体”转向主观意向的“想象的共同体”,从静止的、本质化的共同体转向流动的、意向性建构的“共同体”,解释民俗之所以传承、跨媒介传递、跨语境转换的意义;民俗学不再仅仅将分析单位固化为村落、地域、种族、甚至“社区”,而是转向不断被人们赋予意义的、具有主观意向的、流动的、异质的、多样的“共同体”。民俗学的目的、任务也不仅仅是以“社区”为单位的遗产主义取向的保护、研究,而是从“当下的日常”中确立自身的定位,回到“已知的”“理所当然的”现象,洞察其背后的真相,从“过去的知识”,解答“现代的奇异现象”,民俗学不是研究民俗,不是将“民俗”客观化、谱系化进而建构“传统”,而是通过民俗反思日常生活的“理所当然”。如此,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则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村落、地域等“自然共同体”,民俗实践者不再局限于血缘、地缘、神缘、业缘等“自然因缘”,也不再将民俗看作客观的、本质化的研究对象,而是一种为人们所意向性地建构的社会文化事实。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杜国英]俄罗斯神话学派的神话理论及现代性思考
下一条: ·[林继富]“民俗认同”与“文化自愈机制”:两个有用的概念
   相关链接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
·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
·[陈星煜]坚定开辟当下生活世界的民俗研究·[吴秀杰]解析日常文化中的量化结果诸态
·[王均霞]朝向普通人日常生活实践的神话图像叙事研究·[施爱东]讲故事的民俗学:非常事件的正常解析
·[张士闪]中国礼俗传统的田野考察与文化阐释·[袁帅]孟姜女故事研究综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