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徐俊六]乡土社会献车仪式的民俗学考察
  作者:徐俊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05 | 点击数:13153
 

三、乡土社会献车仪式兴起的原因

  (一)乡土社会民间习俗传统力量的影响

  中国的乡土社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地区差异较大,广袤而多异的乡土环境是各种民间习俗产生的土壤,各地适宜的乡土生态则为本地区民俗的产生提供了相应的生成空间,这是中国乡土社会民间习俗的多样性特征。而乡土社会民间习俗一旦产生,它就具有地域性、集体性、指导性与约束性等特点,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导向与规约的作用,且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民间习俗传统力量的无形影响。钟敬文说“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与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高丙中也讲,“民俗是具有各种不同程度的重要性的习惯组成的一个大集合,涵盖着整个生活,包含着一种还未被系统整理的世界观,并受到信仰因素的强化,因而具有支配社会成员的强大力量”。这充分说明民俗文化具有稳定性特征,在相对时间范围内,若社会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民俗传统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乡土社会民间习俗传统力量的持续发生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空环境中,由乡土社会的人们所传承,而民间习俗传承的主要方式是民俗思想的承继,并伴随一定内容的行为活动。民俗思想是民俗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源泉,表现于人们日常社会的生产生活中,通过无意识与不自觉的方式获得。不论是什么人,哪怕自认为是无神论者或是科学主义至上者,只要其生活于乡土社会,就会常常观察到各种民间习俗活动,感知民俗力量的无处不在,时间一长,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受到各种民间习俗的影响,自身也会参与到一些民俗活动中。有学者把民俗的这种特点阐释为“身体性原则”,即“在日常生活中,民俗常常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社会规范’,在身体即客观身体和心灵统一的层面上发挥着规训的作用,约束着我们的行为,管制着我们的身体”。而在乡土社会,民俗思想杂糅于各种民间文化体系中,与民间信仰、神秘主义、禁忌、传统习惯等广泛交织,因此民俗思想具有民间信仰的特征、神秘主义的表现方式与传统禁忌的内容等。

  近年来,乡土社会广泛出现的献车仪式,是民间习俗传统力量的再现,更是乡土社会民俗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影响。献车仪式的主导者一般是车主的母亲或祖母,中老年妇女是乡土社会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人,也是各种民间信仰体系实际的操持者,祈神礼佛、敬祖崇圣与福佑安康的事宜由她们付诸行动,中老年群体从而成为各种献祭仪式活动的承担者,乡土社会民间习俗传统也主要是通过她们的代际相传得于延续与发展。

  (二)乡土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结构的变革与人们思想的变化

  乡土社会献车仪式的广泛出现,是最近十年间的事情,随着乡村车辆数量的增多而出现的一种献祭活动,这种献祭仪式是传统民俗在当下乡土社会的一种延伸,而更多的则是民间习俗在当代社会的变迁。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及攻坚扶贫工作的大力进行,推动广大乡土社会的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人口流动越来越来庞大与频繁,促使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广泛提高,购买力逐年增长,车辆成为了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在交通基础设施便利的乡村,驾车出行也成了人们的首选,私家车与货车的拥有与否成为了衡量一个乡村家庭经济水平高低的显著标志。乡土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民俗文化发展与演化最重要的推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民俗文化变化的内驱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民俗文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也为新的民俗现象的出现提供广阔的物质条件与生成环境,这些前提是推动民俗文化创造力与更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同样一种民俗事象,在不同时代和地域却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这本身就是民俗文化强烈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欲望的反映”。车辆数量的增多是乡土社会整体经济水平增长的表征,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外在表现,更是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内在需求。乡土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的广泛流动,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城镇居民人口的增加,现代科技与信息的广泛传播与接受,改变了乡土社会传统的社会格局,社会结构的激烈变化,促使乡土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发生重大改变,城市化、市民化、现代化与潮流化成为当下乡土社会人们思想观念的主要特征。因此,车辆对于广大乡土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新事物,且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既可以载人也可以拉货,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所需非常契合,购车与驾车和载人与拉货就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车辆成为乡土社会人们最重要的私有财产之一,也是最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因此车辆出行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事项。车辆出行的安全保障在乡土社会不会仅仅依靠车辆本身的质量与车主的驾驶水平,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隐形手段,那就是献车仪式。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萨姆纳认为,“民俗建构的动力是需求,民俗是为一时一地的所有生活需求而设”。献车仪式是乡土社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民俗现象,是乡土社会的人们在心理上的一种安慰与精神上的寄托,是传统民俗在现代社会的变迁,而这种民俗事象的出现极为符合乡土社会人们的需要,因此,献车仪式活动在广大乡土社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隆重。

  乡土社会的献车仪式是民俗传统与现代社会需求共同推动的产物,是民俗传统在当下社会的一种演化与变迁,更是当代乡土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与人们思想变化的表征,民俗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会出现不同的事象,这是民俗多样性特征与活态传承的体现,而乡土社会献车仪式的出现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鲜益]口头叙事与身体叙事中的凉山彝族巫舞文化形态
下一条: ·[张明明]“海丝之路”背景下的中琉妈祖信仰书写及其文化交流意义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7-8月受理)·深切缅怀刘锡诚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
·施爱东:学术工匠的个体民俗志·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民俗研究》:2024年第4期目录·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5-6月受理)·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民俗研究》:2024年第3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