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徐赣丽]当代民俗传承途径的变迁及相关问题
  作者:徐赣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3-19 | 点击数:12009
 

二、传承途径的变迁

  民俗传承的变迁,体现在从文化主体无意识的自发传承转向了各种非文化主体的他者传承。正如岩本所说:“无论民俗学还是人类学,都以文化是无意识地传承为前提。但是,现代传承开始变成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一种有意识地创造记忆的时代”[10]。从传统的家庭、社区自发传承,转为有意识的政府、学校、媒体、商人等等的有目的行为。民俗变成了某种具有价值的对象,其传承行为本身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不再是为了其作为文化本身的功能而存在和享用,而是作为特殊政治的或经济的目的。
       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是一种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结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家庭虽然不是民俗文化传承的惟一载体,但是最重要的渠道[11]。现代家庭的分散化导致家庭传承功能被社会所取代。外来的力量,尤其是国家和市场在民俗传承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和力量,传承的场域变迁,由家庭、社会转向官方、商业、媒体、教育、网络,随着家庭与社区的传承的弱化,一部分社区传承的民俗由国家接管,商品化社会,以便利的物质供应和消费为指向,传统民俗的自我创造成分减弱甚至消弭,更多是一种为我所用的功利主义思想。家庭传承的民俗或由商家提供,或者由社会专门负责。比如,矿泉水出现,使得茶馆这种公共空间和地方民俗就此消失;外食已经越来越普遍,家庭内部的事交由专门机构来处理。节日食品就由商家提供现成的,很多民俗就此中断,对节日的重视程度降低。虽然家庭内部的民俗传统渐渐稀少和淡化,而公共场域的民俗被复兴和政府保护。因为公开场合里政府和商贸、民间团体的介入,使得民俗被兴起,营造气氛,传递符号,鼓动情绪。
       (一)依靠政府力量传承
       政治权利对于民俗的传承向来起着关键的作用。按照米歇尔·福柯的现代权力观,知识与权力有关,在人文学科里,所有门类的知识的发展都与权力的实施密不可分[12]。刘晓春指出:“权力政治通过历史的文本化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经典’,进而排除了非主流的、民间的、边缘的历史与声音,主流意识形态因其权力而发挥整合作用”[13]。
       政府对民俗的态度和管理、政策、行动和宣传等,往往对民俗传承带来深刻的影响。民众的生活方式被政府所主导或影响,自上世纪以来,表现尤为突出。不管是公立新年元旦的推行,还是作为一种新时代象征的服装革命,或是“新生活运动”的推广,都体现出政府介入对民众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左右传统的生活方式能否被延续还是中断。而五四时期的歌谣运动,是一种出于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相结合的力量,影响传统的民间文艺的命运,并继而延续到延安文艺运动,大跃进的民歌运动和1980年代对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的记录保存,其中,也有文革及其前后多年,对于民间文艺之外的民众的生活方式的强制干预,比如过革命春节,禁止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等等。今日,这种政府的管理或对文化传承的影响,集中体现于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运动,而形成对民俗传承的强大外在力量。虽然有人担心,政府介入的民俗,会成为“官俗”,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政府的态度对于民俗传承带来的积极效应。此外,由政府制定政策和支持的学校传承和媒体宣传等也是政府传承力量的一种表现。
       政府传承,当前主要体现为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也包括政府组织的社区活动、社会培训,通过给参加非遗培训班的传承人和学习者报酬和误工补助,以激发人们的传承热情。在非遗语境下,学校教育其实也可以算是政府主导的传承(详见下文)。而对民俗节日管理,也有助于保障民众享受民俗生活的权利。虽然“现代政府颁布法定节日的做法是从政治学的角度出发的,主要是强调国家民族的凝聚力意识,明确节日的文化地位和对社会发展的价值”[14],但客观上,激发了人们复兴传统的热情。而在文化部颁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中,规定了要体现中华民族整体文化意识的要求,明确代表做必须:1)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3)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5)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生命力的独特价值,能够在某些方面反映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性。从这些内容可见,传承的内容许多是经过政府核定的。
       这种政府出面的,或者受政府影响较大的民俗传承,往往是群体性的民俗仪式活动,它需要政府来组织,非遗保护语境下组织恢复的许多活动,有些其实跟当地人的生活关联不大,但经过政府有组织的策划,也可能融入地方社会。
       在今日全球化趋势中,中国对外的形象就要借助于特定的民俗符号来象征,如在对外交往中,政府组织开展各种公共活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宣传,以提升文化软实力,客观上也起到了文化传播和传承的功效。最明显的是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各国领导人穿团花图案的传统中装,随即带来当年的唐装热销,说明国家大事件或上层的行为对于整个社会民众生活的一种引导。另外,国家针对民俗传统的迅急消失也出台了政策,鼓励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批准设立了国家社科基金和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等,设立民间文艺之乡和评选民间工艺大师。这些举措,不仅在释放一种信号——传统民俗的价值和意义,也从实践上给予了经费和政策、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并使学者介入研究,呼吁和协助传承。
       政府传承也体现在利用民俗形式为贯彻政策思想做推手,如许多城市利用农民画和传统剪纸图案等宣传政府思想,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当地人爱歌爱唱的风俗,让民间歌手编唱宣传政府政策的民歌,举办相应的歌赛。这些看似是对民俗形式的征用,客观上也是民间文化形式在当代继续存活的空间。
       (二)依靠市场和旅游场域传承
       处于消费社会中的我们,往往被商家所引导。当代民俗的传承在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的同时,也被商家所利用,从而使市场间接地成为了传承的载体。随着传统农耕社会转变为工业化和商品化社会,商品信息所携带的民俗因素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商家会制造各种民俗销售场景,比如民俗展演、传统手工艺商品、民俗节庆商品、地方传统文化或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加工品、传统婚庆等仪式中的用品等等。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原来由家庭手工制作的物品已经由市场批量生产销售,人们省却了琐碎的制作过程,选择直接购买现成的民俗物品。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每当民俗传统节庆到来前,厂家和商家都会筹划生产出售节日食品和用品,如春节的年糕、饺子,元宵的汤圆、端午的粽子等。进入市场,到处都弥漫着一种被营造的民俗气氛,也提醒和刺激来者对节日的体验、重视,并购买消费。商家借助大众传媒手段,利用人们的思乡怀旧等情结,强力地将一些传统民俗元素植入现实生活。商品化无孔不入的特性,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等,能大面积的影响到大多数民众。众多的商家还利用节日文化内涵做文章,重阳敬老、春节的团圆欢聚都成为某种符号,吸引和推动人们消费。还有些仪式用品,比如寿诞仪式、婚庆仪式、丧葬和祭祀仪式等等,其物品都可以通过市场购买现成的。从前主要依赖家庭生产的物品,被商家所组织生产的成品所取代,这种便利使人们即使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也能不断沿袭民俗传统。
       民俗旅游随着后现代社会到来而开始流行起来,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看到的传统民俗文化,却在旅游场域中得到展演或复兴或再生产。一些民俗旅游产品,如民居建筑、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从不同的角度运用民俗符号,创造性地开辟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构成了想象的现实。像锦绣中华,民俗村这样的民俗主题公园,是更加高效整合的民俗空间情境。它不但把一个族群的民俗事象萃取集中,还把空间上相隔遥远的多个民俗单位集中在一起。
       有的旅游景区,为了增加娱乐性,还引进了杂耍和魔术表演,这种民间杂艺以前在大街上表演,后来在专业艺术团表演,现在在旅游景区一天表演数场。传统民俗和技艺的传承依靠旅游传承是一条重要的路子,与此类似的是民俗文化的博物馆传承。虽然对旅游业所带来的影响不断被批评,但一些研究却提出了相反的看法。Sueo Kuwahara研究了在旅游业中雅浦岛传统化的传承和保护情况,他发现为了发展旅游业,雅浦岛许多村庄都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恢复[15] 。Laurie Kroshus研究了玛雅废墟附近的玛雅村庄中文化商品化和文化认同性的问题,发现当地村民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依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描述,纷纷开始恢复他们祖先的一些已经没落的文化传统,使古老的玛雅文化在形式上得以重现[16]。在我国,也有类似的情况,覃德清等人在对漓江流域数个村镇的长期考察中发现,文化保护的关键是要恢复民族记忆以及与民族身份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旅游开发不是必然会引起地方文化的解体,有时恰恰相反,使区域民族民间文化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从而为乡间小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支持[17]。广西桂林附近的壮族瑶族村寨在民俗旅游中,重新意识到自我文化的价值,并且进一步复活和传承下去[18]。有人甚至提出传统文化的旅游化传承[19]。在现代旅游产业的开发中,文化的传承已经从一种“惯性”转为“自觉”的传承,民族节日的文化生态环境从所谓的“原生态”或“传统”趋向文化的“生产”、“再生产”的“现代”产业开发之中,并主要表现为“旅游文化”形态下的传承与发展[20]。
       旅游中展演所传承的民俗与生活中的传承是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内容都有意识的选择[21]。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中,民俗歌舞表演是普遍的。表演呈现娱他性、单向性、模式化特点。在贵州黎平侗族地区,几乎每次表演接近尾声时,主客双方都会手拉手一起“踩歌堂”。踩歌堂原本是侗家人在每年祭萨时所唱的歌,内容是歌颂萨神功德无量,祈求萨神的保佑和降福,达到人神同乐和人神沟通的境界。这个专门奉献给萨神的歌舞,在一般场合下不能够表演,但现在却己成为文艺表演队每次展示活动的压轴节目,据说可以借此烘托表演气氛,增强娱乐性和参与性。由此可见,表演展示的方法具有很明显的娱他特性[22]。与信仰仪式的神圣性是有距离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董晓萍]数字民俗搜集理论
下一条: ·[福田亚细男]民俗学的研究方法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3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