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韩秉方]论民间信仰的和谐因素
  作者:韩秉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1-12 | 点击数:8923
 
 
接下来,他发表了一通颇具哲理的关于民间信仰问题的卓见:
 
一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半个多世纪的“英联邦”身份教化,最终都没有能改变香港人的民间信仰。从市中心的荷李活道到偏远的赤柱,在遍布大街小巷的天主堂、基督堂的旁边,是数不胜数的寺庙、道观(包括香火最盛的黄大仙庙)、天后宫、关帝庙、土地庙。这种没有官方支持,没有正式身份的民间信仰,完全是自生自灭的。一百多年来,他们不止存活下来,不止没有被同化,反倒是生机勃勃像一片茂密的丛林。而滋养了这片丛林的正是生生不息的人间烟火,正是普通百姓的凡俗生活,正是他们盼望过上好日子的简单愿望。也许有人会指责这些民间信仰的“简陋”和缺乏“宗教意义”,指责他们只是一些实用的“迷信”,指责平庸凡俗的芸芸众生不过是一群忙碌的蝼蚁。但正是这些“精英”等级之外的草民百姓们简单却又永恒的本能需求,正是他们一代又一代“求平安”、“祈福佑”的香火,在殖民地的香港保留了一种不可取消的身份认同和人格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说,连粤剧这个剧种在香港的保留、延续,都是极大地得益于这些各方神圣的宝诞庆演。
 
这段说词,站在保存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的立场,从以民为本的自觉自为的高视角,对民间信仰的存在价值,做出了符合历史与现实的公正评价。而且,作家还联系1997年香港回归与香港人身份的“巨变”,对“人间烟火”即民间信仰的重大历史意义做出了“升华式”评判。他写道:
 
这场巨变曾经被人们归结为“回归”和“大限”。它曾引发出了单向度的民族复兴的自豪感,和为躲避恐惧而移民逃离的浪潮……而真君大帝宝诞庆典上旺盛的香火是一个无言的证明,它告诉人们,精英们对“大限”的逃离,原本就是和草民无关的恐惧。在我看来,无论“回归”还是“大限”,都是一种对丰富性的简化和取消,都忽略了香港的人间烟火。在简化和取消的试管里是生长不出文学大树的。说到底,人间烟火不止是文学存在、发生的前提,也是一切历史存在和发生的前提。
 
 
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能起到和谐乡民、整合社会的作用,是正常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当然,民俗文化、民间信仰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具有延续性和保守性。因而,其消长或更新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努力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有宗教信仰的民众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即草根文化,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而民间信仰又是俗文化的灵魂。因此,城乡民间信仰的复苏,完全可以看作是已经断了层而生机未断的传统文化的“再续前缘”。
这种“再续前缘”,其背后当然不只文化传统、思想观念、人民群众的信仰需求等原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国家与集体,公与私,多元经济的发展,商品市场的繁荣,个人收入差距的拉大等经济基础方面的缘由,更起着决定性影响。再者,党和政府的对外开放政策,特区的设立,华侨资本和港、澳资本的涌入,台海两岸交往的扩大,对民间信仰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这一点,在东南沿海地区,体现得最为明显。
民间信仰活动本来就是广大民众自主自发的包含宗教信仰内涵的活动,内容庞杂。但在改革开放之后重新萌发又为当今民众所认可的民间信仰活动,其内容已经经过筛选与净化,有所扬弃。那些民间信仰的参与者们,文化水平虽不高,但其内心却怀着一颗善良的心,他们向所崇拜的天、地、山、海诸神;圣王、仙真、菩萨、英烈、祖先等神祇祈求的无非是平安、福禄、消灾、祛病、生子、长寿,也就是“盼望过上好日子”!为了兑现祈祷,“得好报”,祈愿者则必须修养德行,做好事,行善,即是要做到孝敬、忠诚、慈悲、感恩、宽仁等等德行。
显然,这样的民间信仰尽管在思想道德上弘扬的是旧的传统道德,但完全可以引导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而利于国家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如果从大处着眼,还可以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之所以要反复论证民间信仰是民间俗文化的灵魂,为其正名,为的是给当今的民间信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定性、定位,协助党和政府对其制定合理合法的政策,使其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民间信仰有极广泛的信仰者,形式又极其复杂多样,所以,不可避免地鱼龙混杂。对此,我们也应有所准备,防患于未然。但是即使发生问题,也应以引导、疏导的办法,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极少数打着民间信仰旗号破坏法律者,则应该依法严惩。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间信仰是包含有宗教信仰因素的社会现象,与五大宗教一样,理应有其活动空间。我们应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之充分发挥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民间信仰活动完全可以自然地融入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达到通过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活动,自娱自乐、陶冶性情的目的。
作为普通民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民间信仰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与人民生活同步,不断地更新其形式与内涵,弃旧图新。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生活逻辑。我们只能与时俱进,且无需多虑。
(本文原载《中国宗教》2010年02期,注释等参见纸质媒介)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佛教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彭牧]同异之间:礼与仪式
下一条: ·[张祝平]我国民间信仰的当下状态与趋向
   相关链接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
·[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
·[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
·[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