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叶舒宪]蛇—玦—珥:再论天人合一神话与中华认同之根
  作者:叶舒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4-20 | 点击数:8815
 

  一、珥蛇与玦:从小传统的误解到大传统的再发现

  以汉字的产生为界,我们将书面文化传统称为“小传统”,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才是“大传统”。在1921年考古学发端于中国以前,并不具备认识大传统的知识条件。对小传统的古书中记载的名物,两千多年来只能局限在文字记录和书本知识的范围以内去理解,有一些难免是后起的误解或曲解。《山海经》中的“珥蛇”和《说文解字》对“玦”的解释就是这样的情况。

  先看对玦的曲解。《说文》玉部:“玦,玉佩也,从玉,夬声。”把玦理解为玉佩,约为东周至秦汉时代的流行观念。著名的鸿门宴上,范增曾三次以所佩玉玦为符号,表示决断的意思,暗示项王要当机立断杀掉刘邦。不过司马迁绘声绘色的描写却没有说明玦佩戴在身体的什么位置。《九歌·湘君》有“捐余玦兮江中”一句,也没有点出玦的佩戴位置。后人推测是在腰部。当代学者陆侃如《楚辞选译》、陈子展《楚辞直解》都认为玦是玉扳指,是戴在手指上的。

  从《左传》和《荀子》等文献可知,玉玦隐喻决断的用法源自先秦。《左传·闵公二年》云:“公与石祁子玦,与宁庄子矢,使守。”杜预注:“玦,示以当决断;矢,示以御难。”这是巧用器物名称的发音为隐喻,属于谐音式的符号物修辞表达。《荀子·大略》云:“聘人以珪,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五种玉器至迟在战国时代已经都有各自的隐喻意义。玦与绝交同义,环与返还同义。根据这些现象,今日的汉语工具书在解释“玦”字时,先说它是古时佩带的玉器,形似环但有缺口。再说它常用作表示决断、决绝的象征物。除了《史记·项羽本纪》外,还会引证刘向《说苑·贵德》之说:“郑子产死,郑人丈夫舍玦佩,妇人舍珠珥,夫妇巷哭三月,不闻竽琴之声。”还有明代何景明《杂言》中的判断:“古人奉德则报以佩,恩返则报以环,恩绝则报以玦。”等等。但必须明确的是,这种决断、决绝之义毕竟是后起的谐音引申义现象,不能代表玉玦产生期的原初意义。

  地不爱宝,却能藏宝。甚至一藏就是成千上万年。当考古工作者在南北方各地发掘出史前至商周时期的大量玉玦,情况才初次得以辨明:从玉玦出土通常在死者耳边的位置看,它主要不是身佩之饰物,而是专门的耳饰玉器。如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七千年前的玉玦(见《河姆渡文化精粹》第36-37页图版);又如1983年以来在赤峰地区距今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墓葬中发现玉玦,出土位置多在头骨耳侧,且多为成对出土,也有单个出土的。据此可知:在司马迁写下鸿门宴上范增用佩玦当暗号的事迹时,玦在东亚大地上已经存在了六千年之久,玉制耳玦堪称当之无愧的文化大传统。从兴隆洼文化到红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一直未曾中断。西周王权旁落以后,远古的礼仪传统在诸侯割据的局面下濒临断绝,耳玦的本来面目也就逐渐失传于后世。一般人只知道从发音上理解玦的决绝之义。若没有大传统玉耳玦的新发现,恐怕玦的使用真相永远不得大白于天下。

  汉字中,造字先民用一个玉字和一个耳字合成“珥”字。《说文》:“珥,瑱也,从玉耳,耳亦声。”许慎将“珥”字作名词来解释,并说明珥字发音为何与耳字相同。珥字原意指用玉石材料制作的耳饰,又叫“瑱”和“珰”。这些字都从玉旁,表明华夏先民以玉饰耳的普遍性。《诗经》《楚辞》中多次讲到玉耳饰的各种名目,可以为证,这是一种极为古老的礼俗。但是古代注经家们万万不会想到,佩戴玉耳玦之风兴起于七八千年前的东亚多个地方,其初衷是要模拟神灵形象。《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吴兆宜注:“穿耳施珠曰珰。”《荀子·礼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充耳而设瑱。”

  其实,从新石器时代的初民信仰看,穿耳施珠一类特殊行为,审美的功能是派生的,神话的功能才是原生的。先民视玉为神物、通灵之物,所以玉制耳饰本身就具有通天、辟邪、护身的信仰功能。这是玉玦产生的神话观基础,这同玉璜象征通天通神的龙与虹的神话观念,完全一致,不宜按照今人的理解,仅当作美化和装饰来看。

  与玦的情况类似,《山海经》中记录的珥蛇习俗,也在文字传承的小传统中丧失了本义,变成无解的哑谜。

  珥蛇之说,在《山海经》中共出现九次,都是“珥两蛇”;还有一次说西方之神蓐收“左耳有蛇”(《海外西经》),另一次说雨师妾“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海外东经》)。此类描写集中在神话色彩浓厚的《海外经》和《大荒经》中。珥两蛇,珥字作动词,显然指每只耳朵上都有蛇形。对此奇特礼俗,注释家博学多闻如郭璞,也只能用几个字来解说,叫“以蛇贯耳”。

  由于《山海经》原本图像的失传,后人根本弄不清楚“珥蛇”是什么样子。借助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考古图像和实物所展开的“四重证据法”,以当代考古发掘的文物作为实物证据,能够让今人超越小传统的迷惑,解读文字编码背后之谜。先是1960年湖北荆州战国楚墓出土的铜器——兵避太岁戈,展现出一位珥蛇之神脚踏日月的生动形象,被专家解读为太岁神形象:

  随后有台北故宫藏龙山文化玉圭上阴刻的神人形象(一说神祖面纹)的重新发现和解读。该形象头顶戴神冠,口中呲出上下獠牙,双耳佩戴着巨大的人面蛇身形耳坠。这件物证,可将珥蛇神话上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史前期。

  无独有偶,2012年3月发布的红山文化蛇形玉耳坠,第四重证据再度发挥出图像叙事作用,并将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珥蛇神话,向上延伸到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成为大传统的天人合一神话观的又一有力证明。

  要理解珥蛇神话的天人沟通意蕴,需要首先明白蛇龙之属在先民信仰中的神圣性。《史记·封禅书》云:

  (秦)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于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

  “珥两黄蛇”的说法,在《山海经》的九次珥蛇记录中占了两次,意义不明。参照《史记》记述的史敦说法,黄蛇是“上帝之征”。秦文公是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为公元前765—前716年。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巫史占师看来,黄蛇和黄龙几乎同义,都是天神或上帝显灵给人间的神话动物符号。对照着史敦的神话式判断,《山海经》中夏启珥蛇、乘龙、佩玉璜等描写,显然是人王模拟天神的行为符号。

  红山文化玉蛇耳坠的出土,不仅对天下奇书《山海经》的性质(是文学虚构的小说,还是古代实录?),给出重新认识的极好契机,也对神话中潜藏着的真实历史信息,提供出生动无比的诠释案例。这就足以启示后人,对于古书中神秘难解的内容,不要急于否认其真实性。四重证据之间的互阐互证,是目前较有效的探索方法。史前玉蛇耳坠的重见天日,虽然目前只有小小的一枚,却是十分重要的第四重证据,因为它的玉质材料和肖生想象造型,都能够透露出丰富的“神话历史”内容,给古书中遗留的千古未解难题,带来豁然开朗的认知效果。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2年04月18日08 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井上清:钓鱼列岛属于中国
下一条: ·[福田亚细男]近代日本的历制改革与民俗活动
   相关链接
·[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
·[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于玉蓉]《史记》体例之数的神话学新探
·[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在动态而开放的互文之网中研究当代神话·[苏永前]神话的理论化与理论的神话化
·[陈杰]盘古神话的生成:本土化与地方化的结合·[张多]元宇宙:数字时代的宇宙观及其神话学批评
·[陈连山]从神话学立场论夏朝的存在·[谭佳]悖论式嫁接:比较神话学在晚清的出现
·[杨利慧]神话主义研究与“朝向当下”的神话学·[于玉蓉]连续与独特:“中”之源流的神话学探赜
·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深切缅怀李子贤教授·讣告:沉痛悼念李子贤先生
·[杨利慧]“朝向当下”的神话学论纲: 路径、视角与方法·[赵蕤]日本神话学“南方说”研究
·东亚神话比较研究的大视野·[沈玉婵]从《长生宴》到《神话与史诗》
·[杨利慧]“朝向当下”的神话学论纲:路径、视角与方法·[郭恒]《山海经》在海外的神话学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