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记忆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历史记忆

[张利民]谈中国近代城市文化的乡村情结
  作者:张利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9-09 | 点击数:9040
 


  城市的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休闲娱乐和价值取向等与乡村的不同,造就了城市文化。不同国家与时代的城市和城市文化有自身演进的脉络。中国宋代的所谓“城市革命”,带动了城市文化的兴盛,经过各朝代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传统社会的城市文化。它包括了以皇亲国戚为代表的皇族文化、官僚政客营造的士大夫文化、文人骚客推崇的隐逸休闲文化、商人和居民打造的世俗文化等,且城市休闲娱乐场所集中也带来了奢侈之风。但是,中国以农为本的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统治理念、重义轻利和重农抑商的价值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伦理,以及崇俭黜奢的消费观;城市文化则融入传统文化之中并没有显示出显著的特性。

  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无差异

  城市文化的地位和影响,与当时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并不突出地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传统时期,支撑经济和社会的主体是农村,绝大多数民众皆居住和生活在农村,大部分教育设施及书院也在农村或名山名镇,传承着耕读传家等理念,社会精英——士绅也集中在农村,施坚雅指出,清代中期最多仅有四分之一的士绅寓居城市。相较之下,城乡差别十分有限。第一,城市是政治、军事中心,统治和防御为其主要功能;第二,城市是消费性经济,城市居民的生活资源依赖于乡村,城市经济寄生于农村经济;第三,没有城市一级的行政建制和管理机构,一直实行的是城乡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第四,城市中商贩工役等被列为从事“浮末业”的“市井小人”,是为统治者提供服务的从属群体,政治与社会地位低微,民众亦普遍缺乏公共和自治的意识。

  另外,城市与乡村有着紧密的社会关系。城市居民在乡间置有田地,还通过家族、教育、科举等与乡村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虽商贾辐辏,市廛之间,犹未至以华嚣相耀”,其俗仍为“重农务本”(刘瑞芬:《光绪南汇县志》序)。在文人眼中,城市就是名利场,是诡谲遍布、浮华奢靡之场所,崇尚淳朴世风和淡泊心志的士人,特别是高雅隐逸之士仅将城市视为人生之途的驿站,只有衣锦还乡、叶落归根、回归故里才是他们心理情感上的归宿和理想境界。正如牟复礼所言,中国不存在都市优于乡村的概念,衣食住行等“显见的方面,也都没有显示出城乡之间特有的区分”。施坚雅分析,中国基本的文化裂隙是阶级、职业和地区,“而不是城市与腹地的文化裂隙”。刘石吉也曾经谈及,在传统中国没有都市优越性概念,也一直不轻视农村和乡土的生活方式及文化,可以说几乎没有明显的都市文化或都市特性。美国学者周锡瑞概括为“在近代以前的中国,城乡之间没有截然的区分,它们仅是一个渐进的统一体”。梁漱溟亦指出:“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的,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莫不如是。”因此,城市文化来源于传统文化,但并不能体现传统文化的主流,乡村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本质。

  近代城市引领中国思想文化

  近代以降,中国城市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城乡差别逐渐显著,城市文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西方文化强势进入,构成城市文化演进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开始冲破传统文化的藩篱,显露出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引领。

  西方文化给传统中国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是文化演进的主要推动力。西方的器物文明在冲击着民众视觉感官的同时,部分民众也在享用中得到新的体验;西方非物质文明所涵盖的,诸如生产与生活方式、宗教与习俗,使知识分子、社会精英进入新的境界,在有认同感的基础上,更为理性地宣传、研究、效法,开始了对传统的思想、文化和体制的变革。中国的城市成为西方文化传播的环境和平台。近代以降,中国的城市尤其是沿海通商口岸城市迅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其功能趋向于多样化和综合化,为中国的各个领域带来新的变化,城市自身的特征——开放性、集聚性和包容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拉大了与乡村的差距。

  城市发展主要表现在,其一,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从1843年的5.1%增长至1949年的10.6%。上海人口到1945年剧增至600万人,天津人口1936年增加到125.5万人,分别是1840年的30倍和6倍;厦门人口1925年达到近百万。其二,被迫开埠后,进出口贸易带动了商业的兴盛,随之带来了近代工矿业的崛起,形成不同范围的经济中心。其三,社会精英荟萃,思想活跃。城市成为新式教育和传媒的中心,招致人才聚集,政治、文化、思想的各种思潮和运动此起彼伏,是中西思想文化冲突和交融的主要场所。其四,西方的体育、休闲、娱乐设施与活动在这里传播,凸显有别于乡村的特质,也造就了富有者享乐的十里洋场、东方巴黎,且有浮华奢侈堕落染缸之说;原本属于乡村文化的剧种、习俗进入城市后也有固定的市场而得到发展。城市迅速发展的同时,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别,削减了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通融性。

  城市文化自身具有的开放、兼容和多元化特性开始日渐显露,与乡村文化的单一性和封闭性形成鲜明的反差。但一些城市传承着原来的清雅闲逸等道德理念和价值判断,延续着以往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也使得城市文化成为多渠道、多层次文化共存和融合的平台,推动着近代城市文化的演进。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年09月09日 17:2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明珂]反思性研究与当代中国民族认同
下一条: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
   相关链接
·[孙笑非]新式家具下乡: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家庭生活的变奏与空间秩序重构·[季中扬]新乡贤与乡村民俗文化治理
·[唐穆君]乡村文化的变迁及价值重构研究·[杜韵红]作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方法论的博物馆现象研究
·[柴颖]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王智洋]中国语境下乡村公共文化领域的变迁与重构
·[张帅]“非遗运动”中乡村文化发展的民间策略·[尹笑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空间建构
·[唐钱华]主位、错位与归位:乡村文化振兴中政府移风易俗角色的新思考·[金书妍]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文化品牌营造方略
·[未酉寅]日本的乡村文化印象 ·[沃尔夫冈·卡舒巴]都市的认同感——浴火重生的城市文化
·[王丽清 董秀团]彝族土主信仰传承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研究·[兰玲 李文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空间建构
·文化遗产:跟得上发展 留得住乡愁·[周航屹]近世相声和娱乐期刊的关系初探(1924-1949)
·[童方云]我们研究“城市文化资本”的实践和思考·留住乡土文化的根脉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变迁·[卡舒巴]“他者的”遗产:城市文化、市民社会与城市展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