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走进亚洲各地唐人街:感受“活动的博物馆”
  作者:王海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18 | 点击数:15240
 


资料图:日本横滨中华街张灯结彩,在东瀛国度营造中国传统春节气氛,吸引众多游客到访。

资料图: 日本横滨中华街举行一年一度的庆新春大游行,吸引众多观众。图为游行队列中的关帝庙进宝童子向观众分发糖果。

  中新网1月18日电 题:走进亚洲各地“唐人街”:感受“活动的博物馆”

  曾几何时,提及海外“唐人街”,给人的印象都是狭窄的街道,拥挤的小店铺,脏乱差的环境。然而如今的唐人街则是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一派繁荣。唐人街的发展见证了华人在海外的奋斗历程,同时也为保留和传播中国文化发挥过或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记者透过盘点亚洲各国诸多城市里各具特色的“唐人街”,一起来追溯它们的“前世今生”。

  日本横滨中华街:亚洲最大唐人街彰显“中华之势”

  走进日本横滨中华街,感觉到一股浓郁的“中华之势”扑面而来。该条街是日本乃至亚洲最大的唐人街,与神户南京町、长崎新地中华街一起并称为日本三大中华街。而能够成为外国城市象征的恐怕除此之外,绝无仅有。

  《孙子兵法》云:“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横滨中华街的创立在于“寻势而发”,成功在于“乘势而上”,充分显示了华侨华人的“审势度势”,也集中体现了中华兵家文化的“善于谋势”。作为横滨华侨,他们见证了此街的发展“态势”——从“弱势”到“强势”。

  港口城市“地势独特”。1859年横滨港开港,当横滨与上海、香港之间开设了定期的船路航班之后,中华街应运而生。各条街道,斜向海岸,居家之地,座北朝南,东西走向,纵横交错,成为华侨聚居的极佳风水宝地。如今,中华街附近居住了100多个国家的人,居住的华侨华人约4000多人。

  中华牌楼“气势磅礴”。全长300多米的中华街,东西南北门各竖着七座款色不同的牌楼,红柱绿瓦,雕梁画栋,成为中华街的标志。按照中国明清时代的样式建造,以五行风水命名各门。东为朝阳门,青龙守护;西为延平门,白虎守护;南为朱雀门,朱雀守护;北为玄武门,玄武守护。各门牌楼之柱按五行之对应,西为白虎,柱漆白色,南属朱雀,柱漆红色,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彰显泱泱中华之雄风。

  中华美食“识势称雄”。记者倘佯在雕龙描凤的店铺前,里面飘出正宗中国料理的香味。这里仅中国餐馆就有200多家,被誉为“中国名菜饭馆街”。饭馆有以省市区命名的如北京、广东、江苏、上海、四川、山东、海南、重庆、青海星、扬州、景德镇、台湾、香港、九龙等;也有以江河湖海命名的如珠江饭店、太湖饭店等;还有以人文景观命名的如豫园别馆、新天地等,集中华之“气势”与“优势”于一街。

  传统工艺“借势兴旺”。中华街共有624家华侨华人店铺,除吃之外,还开设杂货店、药店、服装店、手工艺品店等。其中中华食品和中国茶话38家,中华工艺杂货店铺52家,生鲜食品及其它店铺60多家,土产店铺31家。这些店铺的名称都善于“借势”:如三国志、西游记、悟空1号、杨贵妃、武松、状元楼、牡丹园、香格里拉等,与饭馆“势均力敌”。

  中华文化“贵在造势”。关帝庙内红脸关公像前香火正旺,中华会馆、中华学校声名大振。横滨中华街常在电视、报纸、杂志、电视露面,“美食天堂”之名不胫而走。近年来,该街先后举办春节灯会、元宵灯会、展览会、关帝诞、妈租诞、美食节、狮子竟舞、祝舞游行、子供绘画展、采青等文化活动,年年有创新,月月有活动,可谓“大张声势”。

  旅游观光“势不可当”。“小老板做事,中老板做市,大老板做势”。横滨中华街做的就是“势”,成为“声势浩大”的著名旅游名地。记者看到,街上人潮拥动,“势如破竹”,万人云集,蔚为大观。该街年均游客达2000万人次,95%的客人是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的学生居多,经常组织休学游,而东京迪士尼乐园每年吸引的游客也不过1600万人次。当地华侨自豪地说,这里绝对是全世界最气派、观光客最多的唐人街。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2年01月18日 09:5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春节:传承中华文化之魂
下一条: ·正月十五赏花灯 盘点2012龙年看灯好地儿
   相关链接
·[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程鹏]“烟花爆竹除疫”:传统民俗的发展困境与疫情防控下的民俗学反思
·[牛光夏]“非遗后时代”传统民俗的生存语境与整合传播 ·[胡彬彬 王安安]叙事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新民俗
·[赵晓涛]“越人好事因成俗”:广州蒲涧节(郑仙诞)传统民俗活动源流述论·[胡蝶 王娟]困境与出路:“僵狮子”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研究
·[赵晓涛]“越人好事因成俗”:广州蒲涧节(郑仙诞)传统民俗活动源流述论·[钟梦迪]松阳县叶氏祭祖的田野调查报告
·[郑土有]“固守”抑或“开放”:海外华人民间信仰的两难问题·[时立群]常州地区传统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
·经济民俗学:传统民俗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经济能量·周锦章:《传统·自我·实践:转型期传统民俗文化的变迁研究》
·[胡萌萌]传统民俗的现代再现与“美丽乡村”建设·“中华传统民俗蕴含的神韵与智慧”和“1958年新民歌运动及其当下意义”
·新春话鸡 | 你知道吗?老祖宗曾把鸡当宠物养·[李牧]族群记忆与地方性知识的交互与融合
·陈勤建:从传统民俗看文化自信·甘肃西和:传统民俗文化带旺旅游带富百姓
·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 传统民俗受热捧·[曹南来]旅法华人移民基督教:叠合网络与社群委身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