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专题║ 《民俗研究》:表演理论研究
  作者:杨利慧 王杰文 彭牧 祝鹏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31 | 点击数:16274
 


题图:表演理论大家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教授 (本网资料图)


【表演理论专题研究:编者按】作为世界民俗学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方法和视角,表演理论有着丰富的启示性,对其进行充分理解、本土化实践及反思,无疑对推动该理论的发展以及中国民俗学自身的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为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国内的相关研究,受《民俗研究》杂志的委托,特组织了这组专栏文章。其中,杨利慧《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一文,力图对表演理论在中国民俗学领域近30年间的传播和实践状况进行比较全面的清理和总结。王杰文《“表演理论”之后的民俗学──“文化研究”或“后民俗学”》,介绍了表演理论遭遇的诸多批评及其不断更新的历史过程,并总结了“表演理论之后”的欧美民俗学的研究趋势,其中提供了大量的相关评论信息,对于读者丰富和扩展有关表演视角的认识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王杰文的观点在目前欧美民俗学界不乏共鸣者,其文中征引的诸多批评便明白地显示了这一点,不过,当我将杰文的评论转告鲍曼并征求其回馈意见、以便获取最鲜活的学术对话信息后,鲍曼很快回信说,所谓“表演理论之后”的提法,是对“以表演为导向的工作”的诸多信任、发展、参考和运用等状况的缺乏了解,“表演”观念其实是此后诸多民俗学创造的基石(bedrock),无论是他自己提出的“本土语文学”(Philology of the Vernacular),还是查尔斯·布瑞格斯(Charles Briggs)和劳里·航柯(Lauri Honko)等人的见解皆是如此,而他的一篇即将发表的新作正要对此类批评进行回应。鲍曼的这些反驳意见,也可供读者在阅读时一并参考。作为罗杰·亚伯拉罕(Roger Abrahams)和丹·本-阿莫斯(Dan Ben-Amos)的学生,彭牧所秉承的“表演观”是一种更广泛的实践观,她的《从信仰到信:美国民俗学的民间宗教研究》一文,展示了美国民俗学的民间宗教研究领域在近50年间发生的方法论转型,即从遗留物式的、支离破碎的民间信仰研究扩大到当代民间宗教文化整体,扩大到对具体实践者的关注,而这一理论转向正是以表演理论为代表的从文本到语境与过程、从民俗事象到民众本身的民俗学范式转型的一部分,是整体学科范式转型在民间宗教研究领域的反映,这从民间信仰研究领域为我们理解表演理论以及民俗学的范式转型提供了一个新鲜而翔实的旁证。祝鹏程《表演视角下的郭德纲相声:个案研究与理论反思》,以表演的视角分析郭德纲的相声艺术,考察郭德纲继承与改造相声传统表演模式的过程,反思表演理论存在的不足,是在民族志个案基础上对表演理论加以本土化实践的崭新尝试。希望这组专题文章能进一步推动表演理论的本土化进程,并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增进我们对当代世界民俗学及本土文化现象的理解和思考。(杨利慧)

[杨利慧]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
·[王杰文]“表演理论”之后的民俗学
·[彭牧]从信仰到信:美国民俗学的民间宗教研究[1] 
·[祝鹏程]表演视角下的郭德纲相声:个案研究与理论反思

( 《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利慧]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
下一条: ·[姚大力]谁来决定我们是谁(上)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7-8月受理)·深切缅怀刘锡诚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5-6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王京]建设中国民俗学学派·[卢朝阳]民俗学研究的“地方化”探讨
·[李琳 李小青]中国民俗学会40周年与多民族民俗学研究的兴盛·[兰维]明清浴佛节民俗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