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专家话清明:春风拂过的假期
  作者:李寅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02 | 点击数:7008
 


  明天,全国人民将进入“清明小长假”,开始春节长假后的第一次三天的连休。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在清明节期间,除了缅怀先人外,还有踏青的习俗。那么,今年清明小长假,您怎样度过?去扫墓?去踏青?在家调养身心?或是已将时间安排满了,每样活动都不落下?

  无论您有什么样的计划,先请听听几位不同行业专家对清明节的解读,在他们的话语里,或许您会体会到如何度过更加有意义的一个清明节。

  传统篇

  主题:行走历史 莫忘先贤
  嘉宾:著名人文学家、第八至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

  “清明节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是纪念先人,带着悲伤的缅怀,另外一个是踏青春游,放松心情、接近自然,自古以来,清明都是‘悲欢结合’的一个节日,这也体现了阴阳的平衡吧。”作为将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积极推动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李汉秋先生从传统的角度谈了他对清明节的一些体会。

  “首先说缅怀先人。生者缅怀已逝的先人,慎终追远的同时,也希望后人将来能缅怀逝去的我们。这是一个接力棒,代表着家族甚至整个民族的传承。”李先生说,中国人有根深蒂固的敬祖、寻根思想,所以致使海外华侨、华人,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不管多么遥远,清明节总会有归乡祭祖的习俗。

  李汉秋说,更应该提倡的是,在缅怀家族先人的同时,莫忘为我们国家、民族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贤。曾有北京网友提议,如果清明节不想走得太远,清明小长假就近走访一下名人故居是很不错的选择。四月的鲁迅故居,正是丁香胜放、刺梅飘香的时节,整个院落弥散着清淡的花香,更觉幽雅;茅盾故居可以看到茅盾先生生前种植的葡萄;郭沫若纪念馆可以听到郭沫若与“妈妈树”的故事……“我也想说,清明是我们民族传统的节日,一位先贤就是一段历史,就是我们民族文化中非常宝贵的精髓。”

  李先生说,现在很多地方非常重视这一点,比如在北京,已经连续三年在清明节期间推出“清明时节 缅怀名人 走进故居”主题系列活动。“我很赞同清明小长假期间,借着春回大地的好时节大家走出户外去郊游,这有益于民族健康,有益于修身养性,可是如果能利用一天的时间,去凭吊一下我们的先贤,去感怀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甚至对人类所作的贡献,那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悠久的中华历史中,出现过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山河,可以说每一片土地、大小乡村都会有本土的先贤,对他们的怀念就是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就是对我们国家、民族的热爱。”

  李先生表示,近期,很多地区有重兴清明传统文化之风,如开封以《清明上河图》为由头开发了清明上河园,更进一步推出清明文化节,还有清明节发源地的山西介休连续三年开展“山西介休中国清明文化节”,3月19日,上海首届清明文化节开幕,吸引众多市民前往体验扫墓踏青吃寒食的传统清明节文化,北京也将举办“祭先农 识五谷”、“清明诗文诵读”等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李先生认为应该充分肯定、积极推广,“要把民俗活动搞起来,让民众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休养篇

  主题:抓住好时节 修养好生机
  嘉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姚乃礼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个意思就是说,春天是生发的季节,应该早睡早起,多出户外走动,适应自然的变化,调养人体的生发之气。”说起清明节,身为中医专家的姚乃礼委员首先引用了几段古籍中的话语,他说,中医学认为,天地间阴阳之气的消长,形成了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变化,顺应这个自然变化,人也就理所当然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而清明作为春天来临的象征,更是修养身心的好时节。

  “首先是精神的调养方面。由于冬天阳光较少,人们在室内时间较长,人体阳气内敛,气机的宣发疏畅不够,精神情绪容易有压抑之感。春天来临后,自然界除陈布新,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也进入旺盛之机,要充分利用、珍惜这个时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如何“宣发”呢?姚委员说,最好的方式是走出室外,增加户外活动。“清明”这个节气标志着阳光明媚,清和景明。清明节自古就是踏青和扫墓的节日,春天走出户外,同自然界融为一体,呼吸大自然带来的清新气息,抒发冬天郁积之气,排解忧郁,保持心胸开朗、乐观向上的心态。让人体适应自然的变化,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为一年的身心健康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坚实的基础。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4月02日 11: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别样清明一样情
下一条: ·清明节:网上祭扫难以成“俗”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何杰峰]传统节日视野下的泰山信仰重构与变迁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