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李银兵]和而不同:戛洒花街节的文化变迁
  作者:李银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01 | 点击数:9208
 


花街节上的服饰展资料图片

花街秧箩 资料图片 
 

  花街节是生活于云南新平戛洒江畔的“花腰傣”群众的传统节日之一。时至今日,这个因其少男少女们奇异的谈情说爱习俗而得名的节日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真正起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作用;而在另一方面,在经济与文化的博弈中,这个节日文化在当地又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在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背后,花街节的变迁很好地诠释了国家与民间社会和谐共处的关系。

  花街节被“征用”

  戛洒镇是一个地处云南哀牢山中段、红河上游戛洒江畔的小镇,这里生活着自称为“古滇国王室后裔”的花腰傣傣洒支系,其奇异的谈情说爱习俗——“花街节”(也称为“赶花街”、“情人节”)更是风情万种。

  戛洒花街节在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属牛日举行,持续两天。每天上午是各村寨的祭龙时间,下午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时间,晚上6点到10点则是少男少女通过赶花街来谈情说爱的活动时间。在花街上,迷人的花腰傣姑娘、浪漫的“秧箩情”,令人垂涎欲滴的干黄鳝、咸鸭蛋等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近年来,花街节这种自然、素朴以及浪漫的文化特质不断引起世人的关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花腰傣”效应。于是,当地政府顺势利导,决定“征用”花街节成为政府主导的文化节日之一。

  政府之所以选择了花街节,除了其本身的文化气质外,还为了高效、快速、全面地提升当地经济。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浪潮中,当地政府认识到光靠第一、二产业是十分有限的,必须利用文化对经济的强大促进作用。当然,提高当地经济效益只是其中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借助政府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不仅如此,花街节喜庆祥和的气氛也得到了民众的认可。

  形神各异的两个花街节

  2003年,首届由政府主导的花街节在戛洒举办,从那以后,戛洒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花街节,即“政府节”和“民间节”。两个不同的花街节不仅从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在内容上也有一定差异。

  在时间上,两者是在不同的时间举行。政府主导的花街节是在春节黄金周的农历正月初三到初五举行;而民间花街节则是在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属牛日举行。在组织上,一个是政府主导,政府是主体,民众是客体;一个是民间自然形成的,很少有政府的直接参与。在规模上,一个是大规模的,力图吸引最多的游客和民众;一个是小范围的,花腰傣自己民族的节日。在活动内容上,政府组织的一般包括迎宾仪式、花腰傣传统民俗展示、民族歌舞表演、选美以及吃“秧箩饭”等,力图全貌地展示花腰傣文化;而民间自发的花街节主要是节日那天上午举行祭龙仪式、竜树下聚餐、去固定场所进行商品交易以及晚上少男少女的谈情说爱等活动。从参加者来看,政府举办花街节的目标市场是以昆明、玉溪的自驾车游客为主,本县各乡镇旅游人员为辅;而民间形成的花街节主要是以本民族为主,很少有外地人参加。从节日的目的上看,政府主导的花街节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考虑,同时兼及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而民间花街节则主要是以延续和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为目的。

  总之,一个是政府主导、以经济为目的、大规模吸引游客的花腰傣文化展演的大舞台;另一个则是民族自然形成,以延续和继承民间传统、小范围的本民族自娱自乐的民俗活动,两者在形式上和定位上有很大的差别。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0-3-12

上一条: ·网络聚焦:西南大旱与“泼水节”
下一条: ·[李银兵]谁在参与构建当代民族民间文化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邱旻颐]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刘兰兰]傣族创世神话:两种宇宙观的融汇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刘朦 马兿嘉]从生到死:布朗族、傣族人生仪式的空间转换与象征秩序研究
·[霍志刚]建构与融合:遗产旅游语境下泼水节神话资源转化的路径研究·[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