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吴晓东]2009“新世纪神话研究之反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吴晓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17 | 点击数:13251
 


  2009年12月18-19日,“新世纪神话研究之反思”学术研讨会在台湾中兴大学中文系召开,来自韩国、日本以及海峡两岸的神话学研究者们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提交了25篇学术论文。会议的方式是由论文发言人先发言十五分钟,评议人评议十分钟,最后大家讨论二十分钟。这二十分钟包括听众的提问以及论文发言人对评议人和提问人的回应。

  12月18日,会议在9点正式开始。在简短的开幕式上,中兴大学校长萧介夫先生致开幕辞,欢迎远道而来的各国学者并预祝会议成功。之后,会议进入到主题演讲阶段,中兴大学文学院院长林富士教授主持,台湾高山古道踏查专家杨南郡先生作了一个小时题为《踏查半世纪--台湾矮黑人的传说与调查》的主题论文发言。已80高龄但精神矍铄的杨先生介绍了自清朝、日据时代以来关于台湾矮黑人的文献记载,和足立太郎、鸟居龙藏、鹿野忠雄、宫内悦藏等人类学家对矮黑人的考察,以及他自己半个世纪来的在雪山西峰、那母岸、清水、浸水营等遗址的踏查经过,以证明台湾矮黑人曾真实存在而并非仅仅是神话传说。

  10点10分,大会进入到研讨会的第一场。这场研讨会主要以汉画像的研究为主题,由日本西南大学王孝廉教授主持,朱存明、刘惠萍、陈器文、黄铭崇四位学者发言,钟宗宪、陈泳超、叶舒宪、陈连山四位学者分别为发言人评议。

  徐州师范大学的朱存明教授首先作了《论中国古神话在汉画像中的表现》的论文发言。他认为汉画像表现的中国古神话是一种宇宙象征主义,通过分析汉画像艺术中有关宇宙创生、神话天地观的符号象征的表现图式,如“天圆地方”、“云气图”、“升仙图”等,认为汉画像的宇宙象征主义美学意义建构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使人摆脱了死亡的威胁,使人生活在一个神话审美的幻想之中,使无常的人生具有了宇宙论的意义。评议人钟宗宪认为借助图像来阐释神话是一个可开发的领域,作者提出的关于云气图的观点很有价值。

  东华大学刘惠萍教授的论文发言题为《天文与人文--汉画像所见日、月图像与日、月神话》,她指出,在汉代墓室中最为常见的画像母题是日与月的图像,但这些日、月图像并非现实中日、月的真实反映,而多是以一种古典神话内容结合“人文”想象来表现。这些画像除了是一种古代神话的沿袭与表现之外,也与两汉时期人们的信仰、宇宙哲学以及阴阳学有关。评议人陈泳超认为刘教授的观点很有说服力,其缺陷是只论述阴阳而不论述五行,其实其成因不仅与阴阳有关,也与五行学有关。

  中兴大学陈器文教授作了题为《玄武龟蛇双首勾环图像探迹》,文章考察了玄武的演变轨迹。就深层原型意义而言,玄武含有龟蛇交尾与蛇体自环的意义。交蛇所代表的阴阳构精,后来被蛇与龟的交合所代替,龟蛇相环是衔尾蛇意向的变形。这种演变有一种美学造型上的动因,这在潜意识中满足了人们对神秘之物的崇仰意向。叶舒宪教授对文章的结论表示赞同,并指出论文的学术史梳理十分完善,其建议是,在玄武正式登场出现之前,北边的位置出现过熊,它是帝位。如果文章能在这一问题上再考察一下,就更为完美了。

  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黄铭崇的发言论文题为《传世文献中的神话个体描述与远古器物上的神话图像——一个方法学的省思》, 他通过对虹、肥遗、驩兜等个案分析,认为很多图像有达时性与延时性,我们可以从图像去洞察远古神话的深层含义。评议人陈连山在肯定这种研究方式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危险性,即研究者往往容易把图像与自己所想要证明的观点结合起来,容易附会。我们难以把握图像的真正含义,在解释图像的时候容易出现偏差,所以在阐释图像的时候应十分谨慎。

  下午13:30-15:10,研讨会进入到第二场,第二场研讨会分为A会场与B会场,A会场由东海大学教授胡万川主持,有杨利慧、王鹏惠、傅锡壬三位学者发言,胡万川、刘惠萍、朱存明三位学者分别为其评议。B会场发言的学者为吴晓东、瓦历斯·诺干、金绳初美,评议的学者分别为黄铭崇、郑土有与刘宗迪。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杨利慧教授首先作了《表演理论及其对神话研究的启示——兼谈神话的综合研究法》的论文发言,她在介绍了表演理论及其与神话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反思了中国传统上神话研究的局限与表演理论的不足,提出了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综合研究法的设想,并介绍了自己的一些尝试。希望在继承传统研究梳理神话演变历程的优点的基础上,吸收表演理论的可用之处,揭示神话个案文本的产生过程。

  在台湾大学人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王鹏惠先生论文发言题为《从神「话」到神「画」--云南民族旅游的视觉符号分析》,其论文以云南楚雄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大理新城(下关)民族广场的浮雕为例,检视了当代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在旅游场域中由神“话”转变为神“画”的视觉化现象,揭示了神话在此过程中如何成为观光产业文化资本,如何被“视觉化”而成为旅游景点的民族特色装饰。

  淡江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傅锡壬的论文发言题为《神话巧思在电影中的妙用》,论文以五部西方影片《香水》、《班杰明的奇幻旅程》、《黄金罗盘》、《魔幻至尊》、《第六感生死恋》与神话中的巧妙思维,如“生人祭”、“成长历程倒置”、“守护灵”、“魔术迷信”、“人鬼殊途”等对比,揭示了这些影片是如何运用这些神话中的巧思以使影片从平凡的结构中脱颖而出,化腐朽为神奇。

  B会场发言人的论文集中在中国少数民族或原住民的神话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晓东首先作了题为《蝴蝶与蚩尤——苗族神话的新建构》,论文以苗族蝴蝶神话与蚩尤神话在苗族中的出现过程为案例,指出苗族新神话的建构过程受到了心理图式的影响,从而反思心理图式在田野作业以及文本解读中的负面作用,并提出了田野作业前的预设应该是开放式的,文本解读也应该兼顾语境,以克服心理图式的影响。对这篇论文发言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神话与历史的关系上,评议人黄铭崇研究员提出,神话不是历史,所以蚩尤神话难以借用考古、文献等考证。作者的回应是,神话虽然不是我们一般所指的历史,但神话是心灵史,思想史,研究神话,在很大程度上是研究人们怎样观察、认识这个世界的心灵历程,在这一基础上,神话还是具有可考性的。

  台湾原住民著名作家瓦历斯.诺干以讲故事的手法作了题为《说故事的人——鲁凯人欧威尼·卡路斯盎的土地与部落》的发言,他叙述了鲁凯人欧威尼·卡路斯盎在台湾原住民文化回归运动中,在心灵挣扎之后重新回到“旧好茶”这个地方,以此说明一个民族的包括神话在内的文化对人们灵魂的抚慰作用。评议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土有认同作者的观点,并指出当前文化保护的一些弊端:貌似保护,实际上是更大的破坏。

  日本北九州大学金绳初美副教授对生活在泸沽湖的摩梭人的婚姻与家庭结构、变迁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跟踪调查,她的论文发言《泸沽湖摩梭人的神话及其生活意识》是这些年来研究中的一环。文章通过对摩梭人女神神话、献给母亲的歌、成人式、祭祖、葬礼、祭山等仪式的传说的分析,指出摩梭人的民族传统文化非常敬重祖先崇拜,强调民族与家庭和谐,重视与自然共存,这些文化特征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日渐减少,使摩梭人的生活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第二场研讨会结束之后,主办方特意安排一个座谈会,主题即“新世纪神话研究之反思”。由日本西南大学教授王孝廉、台湾考试院考试委员浦忠成、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杨儒宾以及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叶舒宪主讲。在此座谈会中,浦忠成先生回顾与反思了台湾原住民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杨儒宾教授则就人们对庄子的传统看法,以诸多神话为例论证了庄子当属于儒家而非道家。王孝廉教授从新拾起一个困扰了神话学界多年的话题,提出了“我们的生活里有神话吗?如果有,在哪里?”的问题。叶舒宪研究员在反思中主张神话研究应该由“中国神话”转入到“神话中国”的深度来,“神话”的概念远远大于“文学”的概念。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吴晓东空间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春节文化论坛”(发言摘要)
下一条: ·专家:春节庙会不能抓“经济”丢“文化”
   相关链接
·《刘魁立文集》(八卷本)新书发布会 暨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
·2023嘉兴端午民俗研讨会举行·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在线专题研讨会召开
·[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毛巧晖]2022民间文学研究:回归文学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求
·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即将召开
·[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叶涛]在“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
·“学科史读与写”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胡琳遥]《白蛇传》传说研究综述·[王宪昭]神话的虚构并非历史的虚无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毛巧晖]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