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杨利慧]从“自然语境”到“实际语境”
——反思民俗学的田野作业追求
  作者:杨利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2-02 | 点击数:23471
 
[20] 祝秀丽,《辽宁省中部乡村故事讲述人活动研究——以辽宁省辽中县徐家屯村为个案》,第86-87页,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21] Richard Bauman,“Disclaimer of Performance,”in Responsibility and Evidence in Oral Discourse,eds.Jan H.Hill and Judith T.Irvine.New York,Victori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first published 1993),p.95-196.
[22] Richard Bauman,“The Field Study of Folklore in Context,”in Handbook of American Folklore,p.366.
[23] Edward D. Ives,The Tape-Recorded Interview:A Manual For Field Workers in Folklore and Oral History,p.45.
[24] Linda Dégh,Folkltales and Society:Story-Telling in a Hungarian Peasant Community, p.113.
[25] Folkltales and Society:Story-Telling in a Hungarian Peasant Community,p.54.
[26] J.Mason Brewer, Worser Days and Better Times.转引自Bruce Jackson,Fieldwork. 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7,p.262.
[27]金光亿,《现代社会人类学:六十年代以来的主题、理论与方法》,见周星、王铭铭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第182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28]王铭铭,《远方文化的谜: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见周星、王铭铭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第245-268页。
[29] George Marcus,Michael Fischer,eds.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An Experimental Mo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s.Chicago,1986.James Clifford,“Introduction:Partial Truth,”in Writing Culture,eds.James Clifford and George Marcus,California,1986.
[30] 金光亿,《现代社会人类学:60年代以来的主题、理论与方法》,《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第182-183页。
[31]金光亿,《人类学研究方法》,《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第236页;乐梅,《关于女性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第469页。
[32] 王铭铭,《远方文化的迷: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第254-255页。
[33] 乐梅,《关于女性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第469页。
[34] 吕微,《反思的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的学术伦理》。
[35] 同上。
[36] 高丙中,《知识分子、民间与一个寺庙博物馆的诞生:对民俗学的学术实践的新探索》,《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6月,总第137期。
[37] Bruce Jackson,Fieldwork,p.263-265.
[38] Fieldwork,p.263-264.
[39] The Tape-Recorded Interview:A Manual For Field Workers in Folklore and Oral History,p.34.
[40] Fieldwork,p.259.
[41] Lauri Honko,“Do we need a folkloristic code of ethics?”in FFN 21,March 2001:2-7.
[42] [url]http://www.afsnet.org/aboutAFS/ethics.cfm[/url]
[43] Ulrich Marzolph, “A Code of Ethics for Folklore Studies:An invitation to participate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debate,”in FFN 14,December 1997: 11-12.
[44] Lauri Honko,“Do we need a folkloristic code of ethics?”
[45] Lauri Honko,“Do we need a folkloristic code of ethics?”
[46] 吕微,《反思的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的学术伦理》。
[47] 需要指出的是,“家乡民俗学”概念的提出以及结合了家乡田野研究经验的一些理论探索成果,在此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相关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待进一步深入。
[48] Richard Bauman,“The Field Study of Folklore in Context,”in Handbook of American Folklore,p.365-366.
[49] 廖明君、巴莫曲布嫫,《田野研究的五个在场——巴莫曲布嫫访谈录》。
[50] Richard Bauman,“The Field Study of Folklore in Context,”in Handbook of American Folklore,p.366.
(原文发表于《民俗研究》2006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杨利慧的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陈益源]民间文学田野调查实施策略
下一条: ·[沈丽华]五华县安流镇神祇庆典的田野调查
   相关链接
·华西民俗学论坛(2025)|“回向历史的民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蓉启幕·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征文启事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2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1-2月受理)
·[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毛巧晖]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到田野研究新范式
·深切缅怀陶立璠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刘先福]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生成与演进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1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1-12月受理)
·[杨德亮 金明艳]民俗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周星] “民俗”的体系化与“民俗学”的体系化——对中国民俗学教科书的结构分析
·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4)在济南举行·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9-10月受理)
·全国先进!中国民俗学会香文化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孙亮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7-8月受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