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重阳》全面展现重阳文化
  作者:网易读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24 | 点击数:4074
 

 

《重阳》插图

  

《重阳》插图

 

  网易读书10月19日讯10月26日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是我们民族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论资历,重阳节比清明节和中秋节还要古老,而且在唐代已跻身于当时的四大节日之中。在今天,它也被当做老人节而受到重视。

  作为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形式上并未失去传承,然而其背后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却已变得遥远。它究竟起源于何时?何以成为节日?又为何与老人息息相关?登高秋游何以成为重阳习俗?遍插茱萸何以历久不衰?菊花为何与重阳节水乳交融?重阳糕为什么要做得色彩斑斓?有哪些制作方法?这些问题我们却了解的很少。

  三联书店推出的节日中国系列丛书之《重阳》,以翔实的资料和谨严的论述,结合历史记载、传说逸闻及古今图像,将重阳文化的方方面面展现给读者,让我们对重阳节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抢救传统节日 保护民族心灵纽带

  鸦片战争后,国人开始透过西方人的眼睛看世界,过去的一个世纪,在社会历史的变局中,民俗受到强烈荡涤。传统节日作为一个综合体系,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民俗和历史的诸多内容。与人生通过仪式类似,节日时人们社会时间的通过仪式,是民俗传统在时间上周期性出现。因此传统节日让我们不断地重温家庭与社会的文化历史,中国人的伦理感与历史感因此也显得浓厚与突出。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生态的保护,与自然生态的保护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民族传统节日时亟待抢救保护的文化遗产。遗产不是历史的陈迹,而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民族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既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凝聚社会群体的力量,也为展示个人才艺、表彰伦理道德、提高民族自信心提供了时机与途径。传统节日适应了人们定期精神调整的需要,通过祭祀、娱乐等民俗活动使民众得到休养,以积蓄未来生产生活的心理能量。

  在传统节日仪式中,人们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民族有了融入感。因此,传统节日,是维系一个民族心灵的纽带,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它有效地协调着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同时,以其独有的内涵和魅力,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传统节日大观——“节日中国”系列

  三联书店出版的节日中国丛书,邀请来自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民俗学者,,对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六大传统节日进行专门的探讨和全观的描述。

  丛书注重叙述过程中知识的准确性,并融入各位作者在长期从事节日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视野和深度,使之富于思想智慧;从节日的源流和文化内涵讲起,带读者领略节日饮食、节日仪式信仰、节日娱乐活动等民俗事象,阐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既涵盖仍存活民间的传统民俗活动,也通过历史文献重现传统节日的历史状况,重视传统节日的古今关联,以及节日文化的地方差异。

  丛书雅俗共赏。作者们在大量占有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力求用精炼、生动的现代语言进行表达,在细腻地讲述传统节日故事时,给广大读者提供有品位、有趣味的阅读。在各位做作者、有关专家、专业图像机构和摄影师的协助下,丛书还萃取了能传达传统节俗特点和文化内涵的视觉材料,图文并茂,希望以节俗的伦理美、艺术美、生活美与读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这本书能使今天的读者对传统节日有深入了解和明晰印象,与读者共同享受、传承我们共同的民族节日。

 

  文章来源:网易读书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田兆元]金钱诱引下的节假日误区 把社会带向无文化的时代
下一条: ·[张勃]把酒登高话重阳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郑云云 张年宽]重阳节向老人节演变考·[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乔楠]《金枝》视角下的“重阳节与数字崇拜”·[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