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赵稀方]殖民性与跨语际实践
  作者:赵稀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06 | 点击数:4059
 

 

与柄谷行人从现代“风景之发现”论述日本现代文学起源相类,户晓辉认为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科源起与西方现代性构建过程是一种共生关系。这种说法让人耳目一新。
“风景之发现”,并非原来的风景不存在,只不过随着“认识装置”的变化,原来的东西以不同的面目呈现了出来。在西方,随着启蒙主义及其由之而来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性”的视野逐渐产生,它提供了一种较从前不同的“认识装置”。“现代性”的确立有赖于对于“过去性”的区分,于是从前习以为常的场面便成为历史和风俗,民俗学于焉产生。“一方面,现代性必须挣脱过去;另一方面,它又需要把过去、传统或非现代性的东西确立为自己的来源和出处,并且在这个‘他者’的镜像中来比较和认识他者。”由此,民俗学、民间文学本身是西方现代性话语的一个部分,它从现代性话语中获得了来源和形式。当然,户晓辉的认识角度是现象学。在现象学看来,对象原来并不存在,而在我们有特定的对象的理念,对象才会在我的意识和直观中出现。现象学是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一书的理论方法,应该说,它与柄谷行人的“风景”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由此看来,民俗学、民间文学是作为现代性的“他者”身份而出现的。我初读此书的最初感觉是,户晓辉基本上只是在西方内部的现代/传统的框架中谈论民俗学、民间文学的起源,却将西方现代性的另一面——殖民性置之不理。也就是说,他没有牵涉当今后殖民批评热衷于讨论的西方人类学、民俗学等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关联。哈贝马斯之所以认为西方现代性尚未完成,是因为他认为现代性尚未竭尽潜能创造一个更理性、公正的世界。在后殖民批评家如霍米巴巴看来,西方现代性之所以没有完成,是因为西方现代性是不完整的,它完全忽略了非西方世界。在萨义德看来,人类学本身就是东方学的一部分,它其实是西方现代性殖民主义大业的构成部分。上世纪初,英国的人类学和民俗学完全是“为了帝国的最高利益”,为了殖民地官员“能够获得一种东方的和隶属于国——皇帝陛下的非欧洲民族习惯、风俗、社会及宗教观念和理想的、坚定而精确的知识”。1968年,美国人类学家凯瑟琳·高夫将文化人类学称为“帝国主义之子”(德佳斯威尼·尼朗佳纳《表述文本和文化:翻译研究和人类学》)。
后来我发现,户晓辉其实将民俗学和人类学作了区别,并赋予其不同功能,“现代民俗学或民间文学话语中作为‘本土的或内部的他者’的‘民’,与人类学话语中作为异域的和远方的他者的原始人或异民族,在现代性宏大叙事中所发挥的功能是相似的”。也就是说,民俗学、民间文学担任的是“内部他者”,人类学担当的是“外部他者”。在我看来,界线有时候也并不那么清楚,民俗学其实常常是作为人类学的附属出现的。姑举一例:户晓辉在书中曾提到,英国的Charlotte Sophia Burne撰写的一本民俗学手册The Handbook of Folklore ,曾在上世纪20年代对中国的民俗学研究产生过广泛的影响。Burne对于民俗学的介绍,即着眼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她认为:英国从产业革命以后,一方面是本国工商业都市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殖民地版图的扩大,这两方面的突飞猛进,造成了本国的都会和乡村之间、殖民地的支配者和被支配者之间产生道德上、信仰上、思想上、感情上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民俗学应运而生,目的是为了解所谓土著民和外族蛮人的思想,从他们的风俗传说中掌握他们的心理(何思敬,《民俗学的问题》,《民俗》周刊1928年第1期)。由此看,民俗学、民间文学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外部他者”联系,其实还可以作进一步的论述。有此补充,对于民俗、民间文学学科的现代性起源的阐述或许会更加全面。
《现代性与民间文学》一方面分析西方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现代性建构过程,另一方面又梳理了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兴起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在后一方面,作者不自觉地采用了以翻译为视角的“理论旅行”分析方法,相当精彩,结论也很新颖。
“理论旅行”的术语出自萨义德,将“理论旅行”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形成“跨语际实践”研究,较引人注目的,是华裔美国学者刘禾。刘禾对于“个人主义”个案的清理,应该说相当精彩。巧合的是,刘禾也注意到了民俗学旅行中国的现象。她谈到:“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是针对所谓未开化、半开化民族及缺乏教育的人们的传统信仰、风俗、习惯、故事、神话、传说、歌谣、谚语、歌诀、谜语、童谣、儿歌等。英国民俗学者把欧洲的民俗残存物与未开化部族之民俗现存物,都同样作为人类文明发展早期的原始材料进行研究。中国民俗学则从一开始就在修辞、图像和理论概念上,在少数民族文化与原始野蛮部落之间划了一个等号。”刘禾认为中国民俗学一开始就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将民俗学的对象视为原始野蛮之人。户晓辉的《现代性与民间文学》一书并没有标榜“理论旅行”的研究方法,但他对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之“民”的关键词梳理,其实正是一种以翻译为中介的跨语际实践。户晓辉的分析,应该说更为细致,结论也与刘禾的大相径庭。作为现代中国起点的“五四”新文化,在外部以西方人文主义和启蒙主义为思想资源,在内部挖掘中国文化的民间活力对抗封建贵族传统,以平民文学反对古典主义。周作人写《平民文学》,胡适之精心构筑《白话文学史》,都缘于此。“五四”新文化这种平民主义精神,制约了中国现代民俗学对于“民”的理解,使其与西方民俗学之“民”的概念截然不同。如前所述,西方民俗学之“民”乃下等或野蛮之民,是“现代性”的对立面;中国现代民俗学之“民”,则是中国现代性之认同所在。譬如在胡适看来,文化和文学的动力自古以来就存在于民间,而文人则每每将其凝固化和形式化。这一论调,一直延续到中国当代文学的观念之中。这就是说,在民俗学、民间文学自西方至中国的“理论旅行”中,它的内涵其实因为中国的特定历史语境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五四时期的“平民”,直到后来的“人民”,“民”与中国独特的现代性叙事的建构关系实值得我们细细考量。
(原载《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文中涉及的图表、公式、注释和参考文献等内容请参见纸媒原刊)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赵京华]民间文学的现代性起源
下一条: ·[杨利慧]女娲神话研究史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