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述史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口述史

国内“口述史”研究倡导者
——民间思想史学者丁东访谈
  作者:记者 陈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6-09-23 | 点击数:4822
 


  【人物介绍】丁东1951年生于黄浦江畔,幼时随父母迁居北京,就读于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和师大一附中。“上山下乡”的大潮中被卷到了太行山区漳河畔的一个小山村,种了三年地,1972年进省城当机关干部,1977年参加高考,次年春入山西大学历史系。当时钟情于文学,以后到山西社会科学院从事文学理论的编辑和写作。上世纪90年代,兴趣回到历史,尤其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史和半个世纪以来的民间思想史。主编有《口述历史》,著有《冬夜长考》、《尊严无价》、《反思历史不宜迟》、《午夜翻书》、《思想操练》(合著)等书。

 

  “上山下乡”逼人思考

  与很多学者相比,丁东童年对于“文革”的回忆对于他的学术思路并没有太多的影响,对于他的学术道路产生影响的,倒是在“上山下乡”开始之后。

  我的父亲是民主党派的机关干部,母亲是教师。从“反右”一直到“文革”,我的父亲既没有整过人,也没有挨过批斗,按照当时“红五类”和“黑五类”的划分标准,我们家算是中间,也不红也不黑。我的小学和中学,在北京都是重点学校。

  这种背景,注定了我当时只能是一个主流思想的接受者。我开始思考一些问题,是从“文革”的“上山下乡”开始的。

  1968年底,我到山西庆县下乡。当时下乡的知青都怀着理想主义的激情,梦想着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去“大有作为”。但是到了那里,才发现现实很残酷,根本不能大有作为。我下乡的时间并不长,在那里劳动了三年。在那里,劳动强度很大,农民干什么活我们知青就干什么。村里的干部好大喜功,晚上还经常加班加点修“大寨田”。

  村里一个月分给知青的粮食是四十多斤原粮,磨成米面只有三十多斤。平均到每天只有一斤三两,根本不够吃。当地的农民倒能吃饱,他们寅吃卯粮惯了。现在想起当时的感受一个是饿,还有就是困。

  那时候,我还经常写点东西。因为这个县里的通讯组让我做他们的通讯员。有时候我写的东西还能在《山西日报》等报刊上登出来,在县里也算是不容易的事。后来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到我们那里选干事,县里就推荐了我。我在那里领了12年工资,干了8年。

  上了山西省委里的“十一人名单”

  当时的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的许多人,都是后来在学术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物,他们活跃的思想,以及丁东自己切身经历的事情,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我觉得,在那八年的时间里,我对中国的政治运动的认识不光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而是加入了感性认识。1976年到1977年那段时期,我在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经历了清查“四人帮”运动,当时的政策研究室主任是吴象先生,他现在在北京,退休之前是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在中国农业改革过程中是万里的主要助手之一,吴先生开明,水平也高。政策研究室人不多,但是都是一时之选: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的所长刘树成、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的所长刘梦溪,当时都是那里的干事。

  清查时吴象被列入了“四人帮”之列。事实上,吴象不但不拥护“四人帮”,而且对江青等人很反感。当时上面把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打成了“裴多菲俱乐部”,派入了工作组。当时我跌了几句二话(山西话,说实话鸣不平的意思)。后来省委批下条子,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必须解散,有十一个人必须赶出山西省委。在那个十一个人的名单上,吴象是第一名,我是第十一名。那时我已经在政策研究室工作了六年,我跟上面要求参加高考,然后就带着工资进了山西大学历史系。

  1977年我选择高考其实是为了避难,否则我就要被下放到公社去。我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当时的山西省委办公厅又把我找回去,说过去的批示不算,我毕业之后还欢迎我回去。

  为《老照片》和“口述史”出谋划策

  毕业之后,丁东又回到了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但是昔日的气象已经不复存在。两年之后,丁东调到了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在那里,他与高增德、谢泳、智效民等学者经常在一起聚会,加上大家的研究领域比较相近,都是知识分子研究。

  在外界看来,俨然是一个“知识分子研究群体”。丁东选择知识分子问题,可以说是“自动归位”:他在山西大学学的就是历史。在这之前丁东的工作似乎跟他的专业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丁东的“自动归位”,与其说是专业的回归,倒不如说是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在山西受到了一些压力,基本上是被打入另册。年底单位为职工评职,打合格就算是照顾我了。那种滋味甘苦自知,有些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后,从此绝了学术研究的想法,干脆去下海经商。但我却开始了对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民间的几代思想者,他们的经历中必然是有某种劫难,这种劫难往往又成为他们思考的动力。所谓思想使人受难,受难使人思想。只有感受了自身经历的磨难,才产生了追求真理的冲动。

  上世纪90年代,丁东来到了北京。一个人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还要看周围的环境。山西和北京对于丁东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最重要的一点是,地域的改变让丁东本身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北京,丁东介入了许多杂志和学术活动,结识了许多一流的学者。虽然丁东的著作并不多,但是他的学术活动却很丰富。

  我介入到杂志中,一开始并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文化追求,最初的原因主要是介入杂志对我的经济条件不无小补。原来我所在的山西省工资水平本来就低,社科院更是一个清水衙门,我开始在北京漂着的时候,一些报纸和杂志(最初是中国摄影报)就希望我能够在他们那里做兼职的编辑,帮着他们组组稿子,搞搞策划。

  我从他们那里挣一点小钱,我则给他们贡献出我的智力资源和人脉资源。

  我真正介入到杂志中是从《老照片》开始。我成为《老照片》的特约编辑是在2000年,当时《老照片》已经出版到了第十四辑。《老照片》严格意义上讲不算是杂志,但定期出版,跟杂志差不多。我介入《老照片》已经不单单是为稻粱谋了。《老照片》的文化理念跟我的文化追求十分一致,但是他们地处济南,我在北京,地势上比较有利。我的介入,既体现了我的追求,也弥补了《老照片》的地势缺陷。

  后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出版了《舒芜口述自传》之后,反响不错,他们想扩大规模。出版社的郭沂纹找到我,想让我跟他们一起做一套口述自传丛书。我跟郭沂纹说了我的想法:那就是不单单做口述自传丛书,而是要立体化。我当时提出了四个品种:口述自传、专题口述史、口述史的理论丛书、还有就是《口述历史》系列。郭沂纹说:“好啊。”思路定下来之后,按照计划就开始操作《口述历史》,本来计划是三个月一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到现在只出了两本,第三本还没有出来,这距离《口述历史》创办已经过去三年了。

  让有价值的思想与大众见面

  丁东曾经写过一篇《其人其事》,叙述他和学术界一些老人的交往,我当然要跟他聊这个话题,我希望从我们的交谈中挖掘出更多的细节。但是丁东并不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他对于这些老人的讲述极为简单,但却透露了他在文章中没有写到的信息。与这个话题相比,他更喜欢谈知识分子,我觉得,在他对知识分子的体认中,包含了丁东的夫子自道。

  我交往的人面比较广,从年龄上讲,文化界老中青三代我都有来往。交往的人不同,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有的老人给我思想上的影响,有的给我人格上的影响,有的则是学理上的。在思想方面,给我启发比较大的有朱厚泽、王元化、袁伟时等人,我在这些人的身上感受到了思想家的气质。这些人除了袁伟时之外,大都在体制之内担任过比较高的职务。我觉得中国当今的思想家,考虑的是政治思想。我最近看徐友渔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李泽厚曾经说当今哲学最热的是政治哲学,正好可以跟我上面说的形成一个对照。

  对于一个有从政经历的人来说,思考问题跟学院里的人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在他们的身上,学理和现实是打通的。

  跟这些老人的交往也跟这几年我的学术研究方向相关。我这些年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发掘和整理民间思想。

  我想把毛泽东时代民间思想者的思想遗产打捞出来,给予应有的定位。如果说大家认可我,我想也是因为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事情。

  要说我的特点,我觉得我在退休之后干的事情反倒更多了。跟一般学院里的学者比较起来,我经常在思想、学术和市场几个层面兼顾的缝隙中做一些事情。对于知识分子的有机性,我有很深的体会,社会应该有这样的人:他能够发现有价值的思想,然后为这种思想寻找适当的载体,使之与大家见面。

  应该说,现在并不缺乏思想者和敢言之士。但是既有思想,又能做一点事情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来源:新京报 记者 陈远)

 

  文章来源:新浪读书 2005/2/3 10:37

上一条: ·[钟少华]中国口述史学漫谈
下一条: ·[刘志琴]口述史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
   相关链接
·[王丹]舞蹈口述史的理论构塑与应用价值研究·[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
·[邹元江]昆剧“传”字辈口述史的当代意义 ·杨利慧:抢救性建设京津冀大运河口述史影像库
·《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天津发布·[孔军]个人叙事、集体叙事与知识生产
·[邱国珍]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侯儒]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家族式传承口述史研究
·[中村贵]探究普通人日常生活及其背后的心意·非遗学术大家口述史项目启动
·[杨建华]日常生活:中国村落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运河记忆:在嘉兴船民的口述史中,寻找对民间生活的敬意
·民间文化保护注重细节追问·[中村贵]关于口述史在现代民俗学应用中的思考
·[中村贵]现代民俗学研究中口述史方法的目的与意义·[梁聪聪]公共食堂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