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人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议论,“现在过节越来越没有过节的意味了”,言下之意是,相去不远的过去更有传统节日的气氛,仿佛那个“相去不远的过去”就是固定不变的、理想当中的“传统”,其语气中弥漫着一种化解不开的不满与无奈,体现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怀旧思绪,而这样的感叹又往往会获得众多听众的附和。
在民俗学中,介绍所谓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是通过罗列的方式,枚举诸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除夕等节日来加以介绍的。民俗学家们习惯于把全国各地、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节日习俗捏合在一起,拼凑出一个传统节日的“理想型模式”,并命名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因此,所谓“中国的传统节日”,并不是一个具有统一的、固定内涵的文化形式,更多的是一种由民俗学家们创造与发明的文化理想形式。
传统节日:不可或缺的狂欢期
以中国的传统年节为例,仅就中国北方的风俗而论,这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最晚应该从腊月二十三算起,最早至正月十七才结束。俗语说,“忙腊月,闲正月”,春节正处在去年腊月和来年正月这两个时段的中间,成为“忙”与“闲”两种生活状态的分界线,整个年节就由两种互相矛盾的时间状态构成一个完整的时段。在这一时段里,民众的生活方式是独特的,这是一种区别于日常生活状态的“非常态”的、处于新年旧岁之间的一个“阈限期”(即转化阶段)。
从社会行为的角度来看,节日仪式的转化阶段经常允许甚至提倡“反常的”行为活动,比如狂欢化的狂饮暴食,放纵的消费与休闲玩乐;从个体心理体验的角度来看,节日仪式中的个体或者群体经常会体验一种“忘我”的精神状态,这时,社会界线与等级悬殊被暂时悬置起来,人们暂时地体验到一种平等的“我与你”的互动状态,这种节日仪式活动,不仅可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建构文化与身份认同,还可以疏导社会矛盾,给人们提供合理的发泄渠道,最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文化反思自身的手段。总之,节日仪式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如何获得现代意义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至少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传统的节日仪式渐渐地被边缘化了。现代化的进程意味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过渡,传统的农业时序、自然物候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亲密关系正在经历着解体的过程,二者之间的文化意味也正在被现代社会所遗弃。总之,中国传统的农事节日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的、经济的与文化的基础正在解体。虽然具有浓厚怀旧情结和民族主义情绪的人们怀恋、赞美、理想化并哀悼传统节日的逝去,所谓的民俗学家们也因此竭力号召全社会保卫“传统节日”,然而,笔者以为,在对节日(不只是传统的节日)的体系、结构、功能、过程与意义仍不甚明了的情况下,仅凭个人臆测就妄加评论,实在是要不得的。
民俗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建构一种固定不变的“文化传统”,可是,学界目前的共识是,传统只是一种被发明的东西。既然传统本身并不存在,而是一种创造与发明,那么,更重要的问题也许是,“民俗学家们为什么要发明传统”?是谁需要“这种被发明的传统”?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传统文化如何被结合进现代生活并获得意义”?既然节日仪式是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建构自我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主要方式,那么,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在现代中国国民日常生活当中地位的变化不正是这种身份认同变化的体现吗?某些人选择西方的、现代的节日,而不是中国的、传统的节日,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的表征,既是现代性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导致现代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
此外,节日仪式的重要功能不只存在于“神圣的节日仪式”当中,也存在于“世俗的日常生活”当中。现代社会中多元化的文化“基因库”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体验仪式感的机会,比如看电影、打游戏、旅游等,这日常的、世俗化的生活方式,也在某种意义上冲淡了人们对传统节日功能与意义的重要性的认识。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09-01-13 13:57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