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贺承军]朗读与默读
  作者:贺承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04 | 点击数:3857
 
朗读与默读不仅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两种必要方式,而且代表了人类实践道德的不同模式。
当代的解构主义哲学家和文论家正是围绕着以“声音为本”传播、交流的文化机制的利弊来展开对西方“逻各斯”传统的剖析与解构的。对于汉语哲学家来说,面对这个课题就不知所从,很被动地从汉字的象形角度去体验对汉文化的解构是什么滋味,结果是不言而喻的皆大欢喜;原来西方人要解构其拼音(记录声音)的文字(因而也就是文化)而走向汉字式的象形文字的书写(几乎就是书法)狂欢节。由“声音”转向“书写”的思维革命,就这样被一些汉语哲学家们想像为从意义转向审美的文字游戏。因而,所谓“后现代”、“解构”的真正底蕴就被冲洗得苍白失色,被善于“深入浅出”的注疏者们梳理成“普天之下并无新事”的吉庆有余的场景。
这不能不说是莫大的悲哀,而这种悲哀之源正是由于汉语思想者们对声音与形象的过度依赖。
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读的方式是从朗读到默读发展的。这两种方式对风俗习惯的特征形成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朗读,促进思维的同一性。因而鼓吹同一性的权力话语的增长与普及尤其偏爱这种方式。如儿童跟着教师朗读,声音的明确是首要要求。当儿童发声时,教师的统治与教化地位与受教者的被统治被教化的关系就达成了。这种权力关系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圣经》中多次描述上帝开口说话,古犹太先知们必须躲在帐幕后倾听,然后将上帝之言传达于民众。那时候,上帝说的话是很多的,足以满足民众朗读并歌颂的需求。“大音稀声”的体验,是默读普及之后才有的事。
朗读,尤其是集体的齐声朗读,声音的抑扬顿挫之间不但传达了同一性的知识密码,而且形成了审美的共同基础。在西方,巴洛克音乐达到了同一性的审美的最高典范。而世界各地的民间音乐,其特征的存在,正是由于民族内部的同一性审美准则的保持。
在集体朗读的规范下,集体中所有人的声音既不能僭越也不能滞后,不能出现声音的异端。而且,即使领读者的声音也必须服从既定的原则。在汉语中,这种既定原则似乎是如此明确而强大,以至于排除了书写的标点符号的需要。可以做一个实验,当代汉语倘若仍旧以朗颂为主,则标点符号仍然可以减少到零。标点符号是为默读而准备的。
诗歌在朗读盛行的时代最有力量,其饱满的声音带着意义以物质的方式敲打着民众的心房。而默读更属于散文时代。诗歌的衰落,乃是由于朗读的逐渐式微。朗读几乎不可避免制造众口齐声这种辉煌的仪式,这是它为现代人所诟病的原因之一。古典诗歌的节律与押韵,即使仅仅停留在文本上,它也是为预期中的朗读而存在的。朗朗上口的诗歌消失了,乃是因为那种同一性的阅读方式消失了。 
形式的同一性,维持了意义的同一性,道德的同一性也就蕴含其中。
默读时代的来临,乃是因为书写的发达。默读中词句的歧义大量存在,同一性自然就受到挑战。词与物的联系,在默读中变得丰富而暗昧。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只能在默读中完成。文本翻译、误解,既是默读的需要,也是默读的结果。翻译的文本不可能也用不着朗朗上口,朗朗上口的其实仍然是那些已经在口的词句。
默读促进了人类智性的大规模发展,默读能容忍歧义,也就能宽容异端。即使在集体的默读中,异端杂处其间也难以指证,而朗读中的异端是无立锥之地的。默读时代也会出现“文字狱”,但书写者可以通过曲笔或者干脆不写来躲避它。而朗读中的变声和沉默都是不可想像的。《一千零一夜》中那位残暴的君王,制定了文化史上知识分子(讲故事者)“不发言就死亡”的典型命运。
正因为如此,在同一性背景上的异端的声音,由于其酷烈的命运而让人尊敬,让人怀念。而当代解构者们提倡从“声音”到“书写”的转变,则另有深意。即根据“同一性”的宿命,异端的声音可能会是更为强烈的专制的先兆,转移到“书写”和默读,则有可能避免这种宿命。

  文章来源:《读书》1997年第11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施爱东]故事研究的实验所得
下一条: ·[邓启耀]信息时代的口述叙录
   相关链接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王威]口头传统演述在新媒体中的互动实践·[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
·[宋赫]程式传统:曲艺艺术的审美特征·[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
·[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
·[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王威]新媒体语境口头传统的新生性发展
·[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鞠熙]口头传统类非遗资源基础研究报告
·[郭翠潇]国际档案理事会RiC档案著录标准对中国口头传统建档语境描述的启示·[祝鹏程]口头传统研究可以为曲艺研究带来什么?
·[王艳]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王威]新媒体语境下的口头传统演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