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柯杨]传统民族节日与国际文化交流
——关于我国的传统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关系的两点思考
  作者:柯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25 | 点击数:9269
 
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关键领域之一,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已显得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和信息产业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外交、科技、商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在某些方面甚至达到了相互交融的程度,并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于是,珍视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促进部分民族传统节日的国际化,就成为构建多样性世界文化的必然趋势。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他还强调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及其在我国文化崛起中的作用
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主要有五点:第一,它是任何一个国家历史集体记忆和文化积淀的生动体现;第二,它是所有国家时间管理制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内部合理安排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举措;第三,它是社会群体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黏合剂”;第四,它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第五,它是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最先被其他民族乐于接受和参与的一种活态文化现象。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保护本土传统文化遗产方面文化自觉意识还不够强,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再加上过去在节假日制度安排上存在着缺陷,因此,广大民众总觉得传统节日越来越淡化,“没有什么过头”。现在好了,除了春节长假之外,国务院去年又决定把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假日,这就为大家过好传统节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文化的崛起,有国内与国际两方面的意义。在国内,就是要使全体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尽量形成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价值取向和认同感,不但要使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富于传统文化的韵味和特色,而且能够对某些不文明的习惯和行为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不应该将它们等同起来。传统文化是指相对固定的、成型的、不可改变也无需改变的遗产;文化传统则是一种知识的谱系,是对前者的欣赏、阐释、弘扬、应用、变革和创新,它既受到传统文化本身的制约,又受到时代与社会变迁的影响。从国际层面来说,不但要使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发挥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积极作用,而且要用这种文化来规范国民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行为,使其成为各国人民可接受、可信赖、可预期的中国人民良好道德风貌的展现。欧、美、东南亚各国华人社区长期以来所坚持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如燃放鞭炮、鼓乐、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等等,在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由于其参与性,娱乐性十分突出而受到所在国民众的青睐。相比较而言,反倒是我们国内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安排方面存在着值得反思和改进之处,其中当务之急有两点:一是应当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恢复历史文化记忆和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方面大做文章,而不能仅仅为了“吃”。比如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时间持续最长的节日,它那除旧布新、振作精神以迎新春的祝愿;感谢大自然赐予之恩的情怀;探亲访友以维系人际交往的功能;官民同乐以利于上下沟通的作用等等,都应当认真加以挖掘、继承和弘扬。再如清明节祭祀扫墓、慎终追远,不忘祖先、乡贤、烈士功德的隆重仪式;端午节纪念诗人屈原、龙舟竞赛和对卫生防疫的重视;中秋节以家庭、单位、群体团聚为宗旨的联欢活动;重阳节以尊老、登高为主旨的文化内涵等等。都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二是在节日活动与运作方式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进一步增强其时代感和娱乐性,以适应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要。比如元宵节的灯会上,自古就有“悬灯谜条于灯下供人们猜射”的风俗,这是一种启迪智慧、增长知识、趣味盎然的有益娱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每年在春节期间开展地方性甚至全国性的谜语有奖竞猜活动,端午节的龙舟竞赛也可以从南方局部地区逐步向全国推广,使其全民化,普遍化。再比如,乞巧节是我国传统的女儿节,其祈求智慧与技艺的良好愿望,以及女孩子们交流学习心得和茶饭针线经验、参与歌舞表演、开拓社交渠道等许多节日活动,对于实现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使传统节日热火起来,深入人心,就必须让广大群众真正快乐起来。如果各级政府、文化部门能够在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方面狠下功夫,在活动内容与运作方式上不断创新,使其与时俱进,我国传统节日的“节味”就会越来越浓,不但能使国人在心理和感情上得到认同与强化,在行动上也必然会积极参与,这就大大有利于它在我国文化崛起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力,使其逐步走向世界各地,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节日文化。正如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2007222日在联合国总部为庆祝我国春节所举办的“和谐之声”文艺晚会上致词中所言:“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春节正一步步地走向世界,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这台在联合国举办的新春文艺晚会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萧放]天时与人时——民众时间意识探源
下一条: ·[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