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中秋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专题

中秋节,在物质的发展和精神的继承之间
  作者:祁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2 | 点击数:5866
 

2006年,两岸少数民族举行中秋联欢活动(资料图片)
 

  中秋节一直被人们誉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皓月当空,幽静会所,三五知己,月饼美酒,其中的惬意只有当局者自知。

  “传统节日的回归更需要人们内心的平静,需要整个社会氛围的改变,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并不代表没有希望。”

 情趣与内涵

  “月饼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包装越来越精美,但中秋节的内涵却越来越少了。”随着中秋佳节的来临,不少人这样慨叹。中秋节最核心的文化内涵是祝愿社会和谐进步和家庭团圆幸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包括中秋节在内的诸多民族传统节日正被人们淡忘。原有的文化内涵逐渐消失,最显著的现象就是端午成为“粽子节”,中秋成为“月饼节”。

  不难发现,每年的中秋节,月饼商家的吆喝声盖过了中秋节的文化味,过度的商业化炒作让传统节日的民间文化意义大幅度削弱。“黄金月饼”、“天价月饼”虽然屡屡遭到抨击,但其依然成为历年中秋节的“热门”词语。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东西被打上了功利、实用的色彩,社会整体的浮躁让人们无法静静地去体味一个节日的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可以陪着父母静静地赏月、聊天,对于传统节日认知程度的不同使传统节日的链条出现明显的‘断裂’。”一些年长的人说。其实,中秋节是一个具有浓情雅趣的节日,民俗极为丰富。在这个意义上说,过节不仅仅是娱乐、好玩,还是在重温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自我的内在提升。有专家认为:“传统节日的回归更需要人们内心的平静,需要整个社会氛围的改变,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并不代表没有希望。”

月亮寄情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3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或女儿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秋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广为流传。中国的所有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有着特殊的韵味,“每逢佳节倍思亲”就特指中秋。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月亮写得如老友般可亲,苏轼《水调歌头》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千古绝唱,使“余词尽废”。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它源于周代秋分祭月习俗。宋代吴自牧《梦深寻》卷四有如下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据说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八月十五这天凯旋。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唐太宗大喜,接过包装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在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追溯月饼的历史,另有其说。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我国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后来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名曰“胡饼”。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民间有了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清代制作月饼的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似了。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登基以后,为了寻找亲生父母,曾六下江南。有一次,他巡游杭州,寻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此时正值中秋,乾隆的母亲看见了儿子非常高兴,亲手做了圆圆的甜饼给乾隆吃。乾隆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母亲做的甜饼,连声称赞:“好饼好饼,中秋良宵,中秋良宵也。”从此甜饼成了月饼,中秋赏月,吃月饼成了亲人团圆的象征。

2007年9月,中国少数民族文艺表演团迎中秋赴港联欢(资料图片)
拯救团圆日

  “中秋节除了月饼,还有些什么?儿时,每到中秋节,入夜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桌上摆着几个月饼、一壶茶。一边赏月一边听老人讲后羿和嫦娥的爱情故事。那个故事听了一遍又一遍,却百听不厌。那时只有到了八月十五晚上,才能吃到月饼”,有网友在博客上回忆:“记得有一年八月十五,天刚擦黑儿,我就盼着快点儿吃晚饭,月亮快点儿升起来,圆而明的月亮挂在天空。父亲在院子里放上一张小圆桌,在小圆桌上恭恭敬敬地放上两个盘子,一个盘子内摞上两个每个切成8块儿的月饼,一个盘子内放上摆成锥状的烘柿。父亲终于开始敬月奶奶了。为了消磨敬月奶奶那段时间,不去想那谗人的月饼,我和妹妹坐在明亮的月光下,仰望明月,欢快地唱着早已学会的儿歌:‘月奶奶,黄巴巴,爹织布,娘纺花,买个月饼哄娃娃;爹一口,娘一口,咬住娃娃脚指头’。”

  ……

  如何拯救节日,弘扬民俗习惯,回归节日传统文化内涵,这些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思索的问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说:“节日被商家包办,沦为美食节、购物节、旅游节,失去了它原来的味道。”他认为,过去中秋节吃的月饼包装很简单很朴素,但负载的美好愿望和生活理想很珍贵;现在的月饼虽然被包装得精美、华丽,却渐渐变成了纯礼品,这些礼品又被负载了另外的内容,比如利益、交换等。这些世俗的东西融入月饼中,就把节日那种朴素的美好冲淡了。

  今天经常提起的传统节日危机,事实上是自身文化传统断裂所致。在倡导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对传统节日及习俗进行深层的认识。现在,月饼越做越大,中秋节所追求的文化意义却少了,这很值得深思。中秋节传承下来的最浓重的思想应该是团圆——小至家大到国,这也正符合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民族身份的象征。全球化浪潮裹挟着大量的文化产品和价值理念冲击着每一个民族国家。许多文化价值观念企图在交流、交融、交锋中寻求共识。然而,文化的普遍认同需要时日。传统节日蕴含的价值理念和取向是保持一个民族国家文化自信和自觉的核心要素,要想在现代化浪潮中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和强势地位,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十分必要。

两圆相遇,其情永驻

  我们出生在这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却成长在一个有着米老鼠玩具、跨国公司、卫星电视、互联网络、奔驰汽车的城市。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看的是好莱坞大片,栖身的空间已经与世界紧密联为一体……

  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消失,我们失去了对昔日中秋节的眷恋,却痴迷于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欢呼。我们的思想意识正在逐步走向西化,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这种变化的危害。我们以什么视角与姿态面对世界文化的一统化呢?

  记得离家的第一个中秋,离开父母还不到一个月,感觉自己像断了线的风筝,中秋将我对人生的感伤第一次聚拢。从此感悟到,薪火相传的节日总有一些含情脉脉的东西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使人间充盈着温情与暖意。这样一种价值,千金难买。

  这些人类美好的情愫,是需要通过生活来感受的。放假的需要,概在于此。但是现在,一家人在一起从容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我们失去的不是一天两天的假期,而是人间美好情感的感受、是人世间美好情怀的积淀与回味。在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淡漠中,慢慢地,我们许多传统节日消失了。

  现代人过中秋节,再看不到祭月拜月、耍满天星、摸秋、演皮影戏这些节目了。有社会学、民俗学专家呼吁,淡化传统节日就是淡化民族认同。传统节日并不是简单的农业文明或工业文明的遗传,而有许多人心灵深处共性的东西在里面,这些人类灵魂深处的东西,绝不是可以轻易被“现代化”的。

  另一方面,如果不改进我们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依然吃喝当头、人情送礼当道,那么,就算是中秋节定为法定节日又如何?无非是又给了国人一个吃喝的借口和人情往来的理由,无非让其成了商家狂欢节,把传统节日的文化功能阉割殆尽,使之成为不伦不类的经济猎物。

  “两圆相遇,其情永驻”。现代文化要发展,就要继承传统的核心内容,要走人和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8-9-1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民俗专家:中秋节的内涵是团圆 不是“月饼大战”
下一条: ·特色中秋——博饼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朱韵伊]表演传统的新生及其受众的饭圈化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周福岩]民俗/民间文化的伦理理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政治之间
·[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