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中秋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专题

[专稿]莫让中秋节变成月饼节
——民俗学家称,要重新找寻中秋节的文化符号
  作者: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李培 实习生 毛一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1 | 点击数:5796
 

  87版《红楼梦》过中秋的剧照。有人说曹雪芹的前80回《红楼梦》,始于中秋,终于中秋。  资料图片
  宋徽宗著名的瘦金体名帖《闰中秋月诗帖》
  民国10年美孚行广告画《唐明皇中秋夜游月宫图》。有人说,白居易的《长恨歌》写于中秋夜。

 

   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荡气回肠,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阔达悠远,是“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的潇洒不羁……千年以来,中秋节的同一轮圆月,激发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多少种浪漫情思与瑰丽遐想?

  9月13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国家六部委联合在南京举行“我们的节日——中国·江苏首届中秋民俗节”,冯骥才等专家呼吁现代人重新找寻中秋节的文化符号,在月满人圆的一天,体味这个有两千多年历史传统节日的深邃内涵。

  随着传统节日原有文化内涵逐渐淡出人们生活,今年国家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假日,国内民俗专家纷纷倡议寻找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符码”:清明节应是快乐节、端午节找回“龙的精神”等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对于中秋节,民俗学家却在四处奔走疾呼:莫让中秋节变成月饼节!民俗学家刘锡诚撰文称,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都“面临着从简化到断档的危险”。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传统节日总能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冲击,中秋节的心灵震撼应来自于何处?民俗学家指出了中秋节的三种表情。  


  表情一:丰收祭祀之节

  中国古代讲求人的起居作息要严格遵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节气阴阳消长的变化,而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与农耕社会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据此民俗专家提出,中秋节首先应该是一个体味丰收的节日。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来华认为,中秋节的起源很可能与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有关。根据史籍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收获的季节不仅要拜土地神,还要拜月神。这就是“秋祀”。“在传统的农耕社会里,春播、夏收、秋获、冬藏是主要的劳作活动。人们对于土地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种时,都会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赐予五谷丰登,这种活动被称为‘春祈’。到了秋季,正是收获的季节,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谢神的庇护,称为‘秋报’。”王来华说,八月十五是秋季收获的季节,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民俗专家告诉记者,至今在台湾农村,中秋节依然保存着祭拜土地公的习俗,他们还在田间插设“土地公拐杖”,以表对土地神的祭祀之情。另外在台湾南部也有于中秋节祭拜树王公的习惯。

  表情二:团圆喜庆之节

  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说,中秋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包含内容很丰富,但这些年只吃几块月饼了事。“从物质角度,传统上不只吃月饼,还吃很多秋季水果;从社会关系角度,中秋节象征着团圆,是中国家庭幸福的标志;从文学欣赏和审美活动角度,中秋代表了生活里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文化学者徐城北感慨地回顾小时候过中秋的场面:过去,中秋是个很隆重的节日,有不少礼俗,如全家团圆吃月饼,妇女拜月许愿,孩子们则到一些市场去买兔儿爷等小玩意和风味小吃。戏园子里会演一些应节戏,如讲牛郎织女团聚的《天河配》以及姑嫂拜月的《拜月记》等。“那时节日的气氛是很浓厚的,也有很多乐趣。现在,这些民俗的东西都没了,只剩下月饼了。”

  历史上,中秋节在宋代社会曾达到鼎盛,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达旦,玩月游人,通宵不绝。《东京梦华录》中有这样的记载:中秋节之际,商店贩卖新酒,重新布置门前的彩楼。到了晚上,人家争登酒楼赏月,丝竹箫管并作。里巷儿童通宵玩耍,夜市人马杂沓,至于天明。

  月满人圆之夜,古人如何度过?或许可以在《红楼梦》里找到答案。《红楼梦》第七十五回中,贾母先带领一干女客焚香拜月,一时间“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之后,贾母因见月至中天便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遂带领众人赏桂花、吹笛;最后,领着众人玩起击鼓行桂花令的游戏,“贾母命折一枝桂花来,命一媳妇在屏后击鼓传花。若花到谁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

  徐城北认为,其实中秋过的就是那浓浓的团圆气氛,现在大家都住高楼,彼此不相往来,缺少了那种街坊邻居一起过节的热闹景象。他建议在城市的大型社区搞些联欢活动,现在大家庭很少,让这些“小家庭”聚集在一起,烘托节日气氛。

  表情三:诗意浪漫之节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著名民俗学家高丙中告诉记者,中秋节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赏月,然后扩散到民间,文人雅士吟风弄月弥漫着浪漫的情调。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宋人又与唐人不同,赏月时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

  无论是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或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同样面对一轮满月皓空,都激荡出诗人内心无穷飘逸奔放的浪漫情思。

  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比如嫦娥奔月的传说寄托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至今在一些少数民族庆祝中秋的仪式里,还保留着与爱情有关的元素,如苗族的中秋民俗“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 

来源: 南方日报   2008年09月11日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2008年09月11日

上一条: ·民俗学家作家畅谈中秋节
下一条: ·[访谈]现代人过中秋,孩子可以背背诗
   相关链接
·[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王倩 陈东云]瑶族节庆文化符号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王者荣耀中秋皮肤上线,2021荣耀中国节圆满落幕·[刘卷 王敏]基于二十四节气与地域文化符号的叙事性产品视觉设计研究
·[柯小杰 张沙]嫦娥形象的变迁与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构建·[王晓涵]从“栽花树”习俗看穿青人树崇拜意识的呈现
·[徐赣丽]民间艺术的当代变迁 ·月饼模子
·[史小可]民俗文化符号在当代油画语言中的重构与转换·[田兆元]中国春节:节庆符号背后的文化叙事
·[张瑞娇]文学共情与节日定型:从《全唐诗》看唐代中秋节俗·[萧放]中秋节的时代价值
·[毛巧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文化符号的重构 ·[黄永林 孙佳]博弈与坚守: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
·[田兆元]“龙的传人”文化符号形成的历史依据·[秦宗财 房凯]浙皖地区中秋舞香龙节俗的历史与现状
·[雷伟平]空间的体验消费:“中秋节”节日经济价值的实现研究·朝克:“赏月吃饼”是厚重的文化符号
·[张多]他乡的中秋:全球化时代的中秋与个体·[巫其祥]兔与中国民俗文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