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中秋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专题

民俗学家作家畅谈中秋节
  作者:本报记者 宫苏艺 本报通讯员 昝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9-30 | 点击数:9475
 

●苏叔阳:中秋节,在秋天过半、丰收之日、月圆之时,正好给这一年做一个总结

●徐城北:中秋过的就是浓浓的团圆气氛,组织传统节庆活动要慢功出细活

●柳萌:月饼是有人情味的——全家人,四合院,四方桌,摆上月饼,看着月亮说说话

●陈连山:从文学欣赏和审美活动角度讲,中秋代表了生活里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冯骥才:传统节日如果沦为美食节、购物节、旅游节,则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陈竞:月饼现在甚至成为某些人行贿的工具,这就失去了中秋节的含义

20世纪50年代,81岁的老渔民郭汝一家四代同堂共55人在中秋节夜大团聚,欢度佳节。新华社发

又是一年中秋节。中秋节吃月饼,同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一样,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

月饼,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明月升,天涯共,合家欢。小小的月饼连同温馨的中秋节一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归文明健康淳朴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和春节一样,关联着民族情感,传承着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传统节日总能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冲击。但随着多元文化的日益丰富,使得包括中秋在内的诸多民族传统节日被人们日益淡忘。由于这些传统节日的原有文化内涵逐渐消失,端午节成为了“粽子节”,中秋节也大有变成“月饼节”的趋势。

对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早就提出过尖锐批评。他说,我国的传统节日纷纷被商家包办,沦为美食节、购物节、旅游节,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冯骥才认为,尽管过去中秋节吃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朴素,但负载的美好愿望和生活理想却很珍贵;现在的月饼虽然被包装得精美、豪华,却渐渐变成了纯礼品,被负载了另外的内容,比如利益、交换等。这些世俗的东西融入月饼中,自然把我国传统节日那种朴素的、美好的东西冲淡了。

南京大学教授、民俗学家陈竞介绍: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当中四大节日之一,活动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他认为,中秋的活动不单单是吃月饼。吃月饼只是此中的一项活动。大家团聚在一起,表示团圆。吃月饼象征着一家团聚,人之常情,享受天伦之乐。人们往往忘记了中秋的民俗文化活动,而单单把它作为一个吃月饼的节日,这个是不全面的,忽视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庆中秋在农耕社会是很大的活动,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果能将其恢复开展,对于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都是十分有利的。大家现在对中秋民俗文化都不是太了解了,商家只顾卖月饼,大家也就只知道吃月饼。月饼现在甚至成为某些人行贿的工具,这就失去了中秋节的含义。我们应提倡健康文明的节日传统,恢复淳朴的人与人的感情。商家也不要把月饼做得那样豪华,那样商品化。我们应该回到文明的、健康的、淳朴的中秋节文化内涵上去。

 历史悠久的节日不只是吃几块月饼了事

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说,中秋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包含内容很丰富。现在由于历史时间太长,中秋节又不放假,大家没有时间来过节,于是老百姓就忽视了传统文化,不过节了,这些年只吃几块月饼了事。一些搞专业研究的人认为,中秋有很多方面的含义和内容。从物质角度,传统上不只吃月饼,还吃很多秋季水果;从社会关系、家庭团圆角度,中秋节是八月十五,月亮非常圆,象征着团圆,是中国家庭幸福的一大标志;从文学欣赏和审美活动角度,中秋代表了生活里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月亮在每年的八月十五这天,在中国人看来是最美最漂亮的。有些民族欣赏新月,如伊斯兰民族;我们中国人喜欢圆满和完美,更欣赏圆月。这个季节气温适宜,秋高气爽。赏月从唐代以来流传了一千多年,是一种对大自然的美的欣赏与享受。还有,中秋节要祭祀月亮,称为“祭月”,最早的时间究竟是秋分还是中秋已不能确定,但是民间往往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由女性主持仪式,叫做“拜月”,在《红楼梦》中也有贾母领着众女拜月的情节。这个活动严格来说,只是拜拜月亮,祈求保佑,没有什么巫术色彩。可以理解为人与大自然的一种和谐。我们一度太重视物质生产,传统文化相对不重视,只有春节有假日,其余节日都没有假日,如中秋、清明等。我们的放假制度可以考虑有所调整改善。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07-09-25 04:43 

上一条: ·“卢沟晓月”照团圆:北京多项活动迎中秋
下一条: ·[专稿]莫让中秋节变成月饼节
   相关链接
·王者荣耀中秋皮肤上线,2021荣耀中国节圆满落幕·[柯小杰 张沙]嫦娥形象的变迁与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构建
·月饼模子·[张瑞娇]文学共情与节日定型:从《全唐诗》看唐代中秋节俗
·[萧放]中秋节的时代价值·[黄永林 孙佳]博弈与坚守: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
·[秦宗财 房凯]浙皖地区中秋舞香龙节俗的历史与现状·[雷伟平]空间的体验消费:“中秋节”节日经济价值的实现研究
·[张多]他乡的中秋:全球化时代的中秋与个体·[巫其祥]兔与中国民俗文化
·面对当空皓月,远在他乡你会否怦然心动?·两岸专家论道 全方位解读中秋文化
·台湾学者赞赏大陆列中秋为法定假日:有助传承·黄涛:《中秋》(三联“节日中国”丛书)
·[黄涛 王心愿]中秋月饼考·传统节日文化回归本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刘魁立:古往今来话中秋[视频]·[张勃]重月传统与文化选择:中秋节在唐代的形成
·中秋节里的“兔儿爷”:祭祀神仙变成儿童玩具·故乡中秋节的变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