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1年会专区

[邱旻颐]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
——云南瑞丽傣族村寨的人类学研究
  作者:邱旻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1-07 | 点击数:791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论文•

 
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
――云南瑞丽傣族村寨的人类学研究
邱旻颐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

摘 要:随着近几十年以来中国的快速转变以及世界各地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进程,我国的社会文化逐渐在发生着变化,各社会的文化交融也在不断加深。在对社会变迁的研究初期,许多外学者都认为其更多带来的是负面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社会变迁虽说是不可避免的,但它同时也为发展带来了机会。
我国民族地区身处发展的浪潮中,无法避免地需要面临民族文化的变迁、消逝等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族地区的社会变迁状况,笔者曾前往云南瑞丽地区对当地傣族村寨进行田野考察,主要采取问卷、访谈以及参与观察的方法进行问题研究并获取相关的调研资料。
全文由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调研地的介绍等内容。正文主要从物质文化变和精神文化变迁两方面对瑞丽傣族地区的社会变迁进行举例分析,同时通过与当地人的访谈,概括总结出不同村寨的人们对旅游开发的态度对比。最后对上文研究内容进行大体概括总结,并对调研途中及之后的数据处理、论文撰写进行自我反思与批评。
关键词:社会变迁;文化;傣族村落;旅游开发;民俗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钱寅]论礼俗传统中祭祀与婚姻的关系
下一条: ·[邱硕]四川大学民俗学发展史
   相关链接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
·巴莫曲布嫫:加快落实“研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化遗产》:2023年第1期目录
·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文化遗产》:2022年第6期目录
·《中国香文献集成》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和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收录·[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
·[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保护我们的活态遗产”:2003年《公约》名录增加 “新成员”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开幕式在摩洛哥拉巴特举办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即将开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全七册出版
·[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孙笑非]新式家具下乡: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家庭生活的变奏与空间秩序重构
·《文化遗产》:2022年第5期目录·《文化遗产》:2022年第4期目录
·[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朱向羽]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的传播演变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