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9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9年会专区

[刘玉颖]从印尼西加省山口洋市的元宵节巡游看印尼华人的族群文化构建
  作者:刘玉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0-19 | 点击数:3313
 

 

中国民俗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
 
从印尼西加省山口洋市的元宵节巡游看印尼华人的族群文化构建
刘玉颖
河北师范大学
加里曼丹岛旧称婆罗洲,是印度尼西亚各岛中最大的岛屿。位于加里曼丹岛西部的西加里曼丹省为印尼第四大省,这里居住着印尼众多民族,如达雅克族、华人、马来族、武吉斯族、爪哇族、马度拉族等。西加里曼丹省华人人口在印尼33个省中最多,华人主要居住在省会坤甸市和第二大城市山口洋市。这里的华人主要来自广东省潮州、惠州、梅州三地。2014年,印尼华人约2000万,其中客家人为800万,占印尼总人口的3%-4%。 客家人的出海史及与印尼婆罗洲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率军勤王史:客家人的前锋追随文天祥奋起勤王,终因寡不敌众,在崖山遭遇沉船,几乎全军覆没。卓姓人中一名叫卓谋者幸存,遂带领其余幸存者飘洋过海,三个月后到达一个荒岛,他们命名为“婆罗洲”。以后客家人下南洋,也沿用这个名字。蒙元时期的版图扩张,成为中国文化在婆罗洲进一步生根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国海外移民史》记载,“婆罗洲方面,据土人传说,其地与中国关系至深。元代已将其北部之地,设为行省。至今其地之人情,风俗、文字、习惯、服式、用具中有若干部分,一如中国者。” 客家人自古迁徙,每到一处便开垦荒地,辛勤耕耘、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族群文化、传播中华文明,形成了“客而家焉”的客家民系生存理念。随着客家人在婆罗洲的开垦和繁衍生息,中华文明得以在此地传播,客家文化因此得以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阳月 宋娟]论范成大“纪行三录”地方民俗史料价值
下一条: ·[柳倩月]保护非遗叙事传统,创造当代非遗杰作
   相关链接
·2023年万荣·中华后土文化论坛成功举办·第三届泰山文化与泰山文献高级研修班招生启事
·《文化遗产》:2023年第2期目录·[李向振]冬至节俗源流及其文化内涵
·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巴莫曲布嫫:加快落实“研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文化遗产》:2023年第1期目录·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
·《文化遗产》:2022年第6期目录·《中国香文献集成》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和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收录
·[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
·“保护我们的活态遗产”:2003年《公约》名录增加 “新成员”·“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开幕式在摩洛哥拉巴特举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即将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全七册出版·[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