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二十四节气

首页民俗学专题二十四节气

[杨秀]人间四月天之立夏
  作者:杨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9-20 | 点击数:10493
 

  我国古人早早地认识到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并因此与大自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顺天应时的互动体系,并将时令与五行、五色和方位等分别对应,构建出一系列因果制约的文化关联。这些理念与实践活动一直惯习至今,虽然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观念与具体活动等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但在大自然的规律面前还是遵循顺其势而动为主。

  立夏对应方位为南,五行属火,颜色为赤。这是诸多立夏习俗产生与承袭的基本参照。与立春一样,立夏也曾是我国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古称“立夏节”。据《礼记·月令》载,立夏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举行如此隆重的“迎夏”仪式,意在表明天子对顺应天时的仰赖与敬重,希望能够奉天承运,求来风调雨顺、作物丰收的好年景。

  民间有“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等农谚,言明立夏日及时雨的重要。人们冀求的及时雨是“雨顺”,从雨量大小、密度分布等方面都正好适合作物需要才算得上“顺”,雨水太多太少或太急等都可能致灾。在古代科学认知和科技手段都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先民们往往会借助民间信仰手段。近年来,民间仍有一些立夏日的祭祀活动,比如河北邢台东部的乡村有“立夏祭冰神”习俗。冰指的是冰雹。民间有“雹打一条线,旧道年年串”的说法,说的是冰雹线路相对固定,又“年年串”式的时常发生。立夏时节,正值当地冬小麦和春播棉的重要生长期,冰雹会使全年收成受损严重。民以食为天,为使自身免受饥饿之困,人们在立夏日举行仪式,主祭以龙王为主的诸神,祈求神灵保佑,免除雹灾之害。

  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地立夏节的习俗也丰富多样,但也有大体上的一致性,即面对即将到来的暑热天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以消暑、健身等。

  在食俗方面主要是食用一些应时当令的食品。许多地区至今仍保留各具特色的“立夏饭”,名称也不尽相同。单就江浙一带,就有乌米饭、五色饭和野米饭等区别。乌米饭是用乡人俗称“乌树”的野生灌木叶子汁液浸米蒸煮而成。据说,立夏吃乌米饭可以强健身体,防止夏季中暑和消瘦等,还能避免蚊虫叮咬。五色饭则是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和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米煮成。相比较而言,野米饭要更多几番童趣——三五成群的孩童们大清早相约着从家里带上锅具等来到野外,用石块搭个简易灶,拾来柴草,设备算初步齐全。所需食材多是小朋友们依俗获取:去附近几户人家讨来米,到肉铺去要点肉,竹林里的笋随处可得,地里新熟的蚕豆不拘谁家的,都可以放心采摘,人家不会计较。都置办妥当后,一顿野味十足的午饭就值得期待了。这是当地由来已久的俗成之事,也可视为祖先送与儿童的立夏特惠礼。俗信,孩子们吃了野米饭,可以抵住暑气的热袭,不疰夏。如今,人们的居住环境、空调设施等日渐完备,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疰夏的可能性,但烧野米饭的现象不降反升,只是形式上略有变化。家长会参与进来,带孩子到郊外烧野饭;一些学校也会组织学生进行,体验课堂外的野趣。很多旅游公司看到其中的商机,纷纷于立夏前开始规划野外场地,提供食材和器具等,大大简化了前期准备程序,很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这是传统的立夏吃野米饭习俗在当下的变化,吃了野米饭到底能否消暑?这信仰虽然有所淡化,但求趣味性的意愿增强了。

  立夏日流传较多的食俗是小朋友吃蛋,吃法、玩法也是五花八门。蛋囊括鸡蛋、鸭蛋、鹅蛋等;有把蛋皮染成红色的;有互相拄蛋比试的,看谁的蛋皮后拄破,玩够了再吃;还有把蛋装进小网袋里,挂在胸前荡着,美够了再吃。种种乐趣穿插其中,娱身兼娱心。吃蛋也是为了防小孩子疰夏、消瘦。民间流传的民谚有“立夏吃只蛋,石板会踏烂”,足见信仰层面上其对小孩子所具有的强身健体的超强“功效”。

  除了小孩有立夏节的特殊食谱,成年人也有“强身饭”可吃。浙江宁波地区有立夏吃“脚骨笋”以强身的习俗。一般多用野山笋或乌笋烹制,讲究“以形补形”,将笋拍扁,切成长段,形同脚骨,这样吃起来,能起到“健脚骨”的效果。因为立夏一到,农忙即开始,需要有足够健壮的体魄才能胜任繁重的体力劳动。当然,这样的“强身饭”远不止一种,在不同的节令也都有相应的食物,江南很多地方有在二月二吃年糕的习俗,称之为“撑腰糕”,是希望在新一年的农忙中腰不疼,能撑直腰杆。

  为防疰夏,民间还有将不同时节的饮食习俗连贯起来,共同实现这一民俗愿景的做法。比如早从清明节开始着手预设,到立夏呼应完成。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的“清明”条中有“以柳条穿祭余蒸点,至立夏日油煎与小儿食之,谓不齼夏”的记载。在“立夏”条中记“仍将清明柳穿之点,煎作小儿食之,谓曰宜夏”。前后记述完备。这一习俗,近些年在浙江桐乡地区还有遗存,桐乡人清明节时用糯米粉杂以草汁,蒸制十二生肖或小狗模样,统称“立夏狗”,垂挂于屋角通风处,待立夏给小孩子吃一点以防疰夏。

  吃“消暑饭”“强身饭”之外,还有一些地方吃“尝新饭”,尝的是新熟的果蔬食物。立夏时节,江苏地区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先用以祭祖,再自食。如今祭祖仪式不多见了,但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信息及物流的便捷,可尝新的食物很多,尝新以应景的人也多起来。

  冰火两重天。夏季属火,利用传统的相克理论,民间还启用冰水以克服疰夏。古人早就有冬季贮冰于窖中,以待夏用的做法,朝廷还专门设有掌管贮冰启冰的凌官。明代《帝京景物略》卷二有腊八日“纳冰窖中”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卖者,手二铜盏叠之,其声嗑嗑曰冰盏”的记载。清代《清嘉录》记载立夏日的冷饮种类更丰富:“士人置窨冰,街坊担卖,谓之‘凉水’。或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俗称‘冰杨梅’‘冰桃子’。”这是古人巧妙利用季节和物理空间的智慧创造,简直完美。对于达官贵人和普通百姓都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自古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早期可没有现如今这种便捷的电子秤,主要用的是木制杆秤。先把秤挂在高处,称人时,有的是双手握住秤钩,屈腿离地,旁边有人协助推打秤砣称出体重;有时会在秤钩上挂一个竹筐之类物件,方便体弱的老人和小孩坐进去称重。早期称重讲究也多,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等吉祥话。还有体重数必须整斤,不足的,就高,凑整。不像现在这样希望体重低、计较到半斤几两。立夏称重,主要也是为提醒人们强身健体,避免夏日消瘦。

  立夏时节,人们的吃与行,主旨诉求主题鲜明,即消夏、健康。结合其他节气来看,比如立冬时节,阴气盛,人们同样求健康,其方式就改为食大鱼大肉之类进补了,这是古人积累的宝贵经验。就算今天人们借助暖棚技术,一定范围内打破了传统社会的运行节律,但大范围上,还是得遵从大自然的造化之功,顺时而为,享受自然之美。

  我们常说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里人们体验着不同的律动,与自然、物候对话,求得顺势和谐。古人的智慧,在今天得到选择性传承与创新。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20日第1782期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龙晓添]秋向此时分:丰收的节气与节日
下一条: ·[梁珊珊 祝鹏程]从田园到城镇:二十四节气之于当代的意义
   相关链接
·[王晓鸣]关于二十四节气传承传播情况的思考·四时花开 ——“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展
·[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关于征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研究课题”选题的通知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在京成立·[刘卷 王敏]基于二十四节气与地域文化符号的叙事性产品视觉设计研究
·[张婉婷 刘芳芳]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传播的创新方式研究·[童方云]《二十四节气菜·宴》在常州的呈现
·关于召开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网络视频会议)的通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倡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经验
·“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专题║ 二十四节气——历史智慧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刘晓峰]二十四节气与古代科学精神·[郑艳]春秋代序 日月不淹
·[张勃]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梁珊珊 祝鹏程]从田园到城镇:二十四节气之于当代的意义
·[龙晓添]秋向此时分:丰收的节气与节日·[袁瑾]二十四节气:天人共生的中华时令智慧
·[邵凤丽]天时与人伦的融通:二十四节气中的祖先祭祀礼仪·[王加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功用与当代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