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杨栋 祝鹏程]纬书夏禹神话的文本生成与文化意蕴
  作者:杨栋 祝鹏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6-22 | 点击数:9783
 

摘要:纬书中的夏禹神话大多承自先秦文献,纬书作者通过抄录、虚构、糅合、改编等手段对其文本进行加工改造,最终形成了风格独特、意蕴深厚的纬书夏禹神话体系:感生神话反映了人类早期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婚姻形态,感生物在汉代则受到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圣人异貌渊源于先秦时期人和动物的生命一体化观念,纬书则为君权神授服务;天命神话根源于西周天命观思想,而纬书则是为了论证汉政权合法的正统地位。

关键词:纬书;夏禹;文本;神话


  吕思勉曾云:“我国神话,存于谶纬中者最多。”纬书作为兼具经书形态与数术法则、史家手笔与神学精神的文本群,其所载神话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古代神话资料零散、文献匮乏的缺憾。纬书神话,既通过对先秦神话文本的承袭,实现了对先秦神话叙事、神话意象的接续,又通过改易和造作,完成了时代精神的书写、神话内涵的丰富。以夏禹神话为例进行纬书神话的文本生成研究,不但可以明晰纬书神话的文本来源和改造方式,还可以结合特定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观念,揭示出文本背后隐含的文化意蕴。

一 纬书夏禹神话的体系溯源

  纬书中的夏禹神话自成体系,而构成这一体系的原始资料和意象观念大多承自先秦:姜嫄履武与简狄游台的情节是夏禹感生的模板;圣人奇貌的理念与人兽合体的想象是夏禹异表的根源;上承天命的叙事是禹秉祥瑞的基点。纬书中的夏禹神话根植先秦,渊源有自。

  (一)夏禹感生

  先秦文献记载的感生神话非常少,《诗经·大雅·生民》中的姜嫄“履帝武敏”而生后稷,是唯一可以确定的西周时期感生神话。幸运的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子羔》篇记述了三代始祖感生神话。它不但丰富了后稷感孕而诞的神话情节,而且通过记述“契之母,有娀氏之女也,游于央台之上,有燕衔卵而措诸其前,取而吞之,怀三年而画于膺”,充实了《商颂·玄鸟》中的简略叙述,进一步确定了契诞生神话的感生性质,更为重要的是,描述了传世先秦文献中未曾出现过的禹的诞生。从《子羔》篇三代始祖感生神话的情节看,源起越悠久的神话情节越丰富,产生时间越往后的情节越简略且仿作色彩越鲜明:后稷诞生大体情节与《诗经》所载相同,增加了姜嫄祈祷祝愿之语;契诞生则在“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基础上,遵循“游地”“感应”“诞子”的模式完善了情节;禹诞生则凝练仿照了前两者,又将“游地”与“感应”合二为一,形成了独属于大禹的感生神话。而禹感生神话的这种继承性和生发性在纬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纬书中禹感生神话的继承性主要体现在对以往感生神话结构模式的整合和承续。姜嫄履武是文献所载最早的感生神话,其结构模式对后来的感生神话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禹之感生也不例外:先接触某物(见、梦、吞)而意有所感,之后神奇孕育,最后诞下始祖圣王。特别是接触感生物的方式,亦不大异于姜嫄、简狄。纬书中禹感生神话的生发性则表现在情节要素的细化,具体说来就是感生物的丰富和具体化。在纬书之前的先秦文献中,只提到过禹的出生方式,而没有感生物的记载,而纬书中对于禹出生的记载,却都与感生物有关:

  《尚书帝命验》:“禹,白帝精,以星感修纪,山行见流星,意感栗然,生姒戎文禹。”

  《河图著明》:“修纪见流星,意感,生帝文命,我禹兴。”

  《孝经钩命诀》:“命星贯昴,修纪梦接,生禹。”

  《礼纬》:“禹母修己,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氏。”

  《尚书刑德放》:“禹姓姒,祖昌意,以薏苡生。”

  《遁甲开山图》:“女狄暮汲水,得石子如珠,爱而吞之,有娠,十四月生子。及长,能知泉源,代父鲧理洪水。尧帝知其功如古大禹知水源,乃赐号禹。”

  《礼含文嘉》:夏姓姒氏,祖以薏苡生。”

  禹的母亲修纪(女狄)在孕禹时有三种感生物,一是流星,一是薏苡,一是石子。流星与黄帝、尧的感生物雷电类似,《潜夫论·五德志》亦言:“后嗣修纪,见流星,意感生白帝文命戎禹。”可能本于纬书。薏苡,则与商的先祖契相似,契的母亲简狄正是因吞玄鸟蛋而怀孕,薏苡与玄鸟蛋皆是圆形物。至于石子,则可能跟夏族的石崇拜有关系。《淮南子·修务》中有“禹生于石”的记载,刘安生活于汉初,很可能在汉之前就有这样的传说。高诱注曰:“禹母修己感石而生禹,坼胸而出。”高诱的注很明显是受了汉代谶纬感生说的影响。

  纬书中的大禹感生神话并非凭空造作,它是以往感生神话结构模式的整合继承,如果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它又反映了人类早期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婚姻形态。同时大禹感生神话也体现了新情节要素的丰富,展现了在五德终始说的时代观念影响下,汉代人的比附造作。

  (二)夏禹异表

  战国时期诸子文献中,有两类关于禹的外貌描写,一类意在通过外貌描写表现大禹治水的劳苦,是对辛劳为民精神的赞扬,体现的是诸子的理性精神;还有一类则是强调“圣人异表”,通过形象的神异性表现圣人的神性。纬书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圣人异表之说,并进一步加工,使该类传说在纬书体系中形成了独特的系统:即圣王皆具有特殊的容貌,而且传说时代越早的圣王,其容貌与人的差异性越大。比如关于三皇的异貌,伏羲“龙身牛首、渠肩达掖、山准日角……龙唇龟齿,长九尺有一寸”(《春秋合诚图》)。神农“长八尺有七寸,弘身而牛头,龙颜而大唇”(《孝经援神契》)。二者基本上是半人半兽的形象,而且兽的成分更多。到了五帝,他们的形象也是半人半兽,但人的成分就加重了,比如黄帝“身逾九尺,附函、挺朵、修髯、花瘤、河目、龙颡、日角、龙颜”(《孝经援神契》),颛顼“渠头并斡,通眉带干”(《河图握矩纪》),帝喾“骈齿方颐,庞额珠庭,仳齿带干”(《河图握矩纪》),帝尧“丰上兑下,龙颜日角,八采三角,鸟庭荷胜”(《洛书灵准听》),虽然五帝有些地方有兽的特征,但总体上已经是人的形象。舜、禹以下基本都是人的样子了,只不过个别部位比普通人长得奇特罢了,如纬书中禹的形象是这样的:

  《论语摘辅象》:“禹虎鼻山准。”

  《尚书帝命验》:“有人大口,两耳参漏,足文履已,首戴钩钤,胸怀玉斗,分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

  《尚书中候考河命》:“(禹)虎鼻彪口,两耳参镂,首戴钩钤,胸怀玉斗,文履已,故名文命。长九尺九寸。”

  为了突出他的神性,个别文本中仍将禹容貌的某部分写成了兽的特征。纬书中半人半兽形象“可以认为是可能曾经存在过的中国原始神话诸神的遗留,其中有些神话人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化运动中被纯粹为人化———历史传说中的历史人物了,因而被赋予了人形。”但从更深层的文化背景来看,这种人兽合体实际上是先秦时期人和动物生命一体化观念的直接反映。天人合一观念在先秦就已产生。《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的人兽合体的神异动物。汉代画像石则直观再现了这种半人半兽形象。纬书中的圣王异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的。

  (三)天命禹治水

  治理洪水,是大禹神话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与先秦禹平水土传说相比,纬书中的禹治水传说具有更强烈的天命色彩。大禹治水受命何人?豳公盨铭文首句即说“天命禹敷土”,反映了西周时期的禹治水传说具有极强的天命思想,而纬书更将大禹治水的天命成分极力渲染。《尚书中候》言:

  尧使禹治水,禹辞,天地重功,帝钦择人。帝曰:出尔命图乃天。禹临河观,有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表曰:文命治滛水,臣河图去入渊。

  伯禹在庶,四岳师,举荐之帝尧。握括命不试,爵授司空。伯禹稽首,让于益、归。帝曰:何斯若真,出尔命图,示乃天。注曰:“禹握括地象,天已命之,故不复试以众官。……禹方让隐之,故言:出汝所天命也。……乃天使汝治水,非我也。”

  在禹受命治水的叙事中,有一个情节值得注意,那就是禹被授予河图、洛书。《河图》云:“天与禹洛出书,谓神龟负文,列背而出。”《尚书中候》亦说“禹观于蜀河,而授绿字。”禹治水与“河图”“洛书”发生联系当源自《尚书·洪范》讲“鲧陻洪水”,天“锡禹洪范九畴”。到了谶纬文献里,有的是继续使用“洪范九畴”这个词,如《尚书中候考河命》:“乃受舜禅,即天子之位。天乃悉禹洪范九畴,洛出龟书五十六字,此谓洛出书者也。”有的则变成了“河图洛书”。河图洛书在纬书中经常出现,那么“河图”“洛书”这两个关键词是怎么来的呢?有学者指出:“谶纬‘河图’、‘洛书’是在‘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传·系辞上》)传说的基础上,运用秦汉通行的知识信仰,构筑了天地相通的神话境界。”既然如此,“河图洛书”出现在禹治水的故事中就不足为奇了。而且“河图”的内容正符合禹治水的需要,据谶纬作者云:“河图”,“图载江河山川州界之分野”(《春秋命历序》),“中有七十二帝地形之制”(《春秋运斗枢》)。

  以上所论纬书中夏禹的感生、异貌、治水等神话,其故事的内核基本都源于先秦。当然纬书中的夏禹神话并不是都源自先秦,也有时代新生的产物,如《河图括地象》载:“八年水厄解,岁乃大旱,民无食,禹大哀之。行旷山中,见物如豕人立,呼禹曰:‘尔禹,来,岁大旱,西山土中食,可以止民之饥也。’禹归以问于太乙曰:‘是何应与?’太乙曰:‘腥腥也。人面豕身,知人名也。’禹乃大发民众,以食于西山。”言禹解除水厄后又遇旱灾,禹正哀怜,有人面豕身之腥腥告知“西山土中食,可以止民之饥”。文献中多载禹时大水,而无旱灾的传说,此条记载可谓独一无二。再如《遁甲开山图》:“禹游于东海,得玉,碧色。长一尺二寸,光如日月,自照达幽冥。”亦为先秦典籍所未见。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郑土有]孝: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
下一条: ·[鞠熙]北京内城乾隆御制碑中的“俗”与“民”
   相关链接
·[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张芸朵]女性电竞迷的交流实践与文本生产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苏彤源昊]马仙信仰传说史料文本丛考
·[刘海平]湘西苗族古歌的文本比较研究·[李楠]“史诗文本”:概念嬗变与问题阐释
·[段微]中式恐怖游戏中的民间叙述模式解析·[陈薇]“屋漏”型故事的结构表达及叙事意义
·[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
·[王丽清]从民族文化融合看白族大本曲《磨坊记》的文本来源与流变·[穆昭阳]民间故事文本的“规范化”探讨
·[包海青]论蒙古族叙事民歌文本生成与传承机制·[袁瑾]民间文学的跨文本叙事
·[梁奇]匡卫与敷演:虞舜逃生的故事学阐释·[郭倩倩]中国故事形态学的研究向度
·[朝戈金]口头诗学的文本观·[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