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周星]“农家乐”与民俗主义
  作者:周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4-28 | 点击数:10705
 

摘要:作为乡村旅游的尝试性实践,“农家乐”被赋予了天然、健康、从容、质朴,以及亲情温暖、民风淳厚等特质,展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珍视传统、守护乡土的新文化观。同时,它还被寄托了诸如发展乡村经济、缓解城乡对立、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等多方面的期许。实际上,“农家乐”是基层政府、投资经营者以及旅游者等多种力量形塑的旅游项目,这类项目通过在地化的实践,日益脱离乡民日常生活的语境,被强调甚至特化为本地的民俗文化特色,成为旅游场景下的民俗活动,这是民俗主义的具体表现。如此一来,“农家乐”及更宽泛意义上的民俗旅游就造成了民俗、民俗承载者的客体化以及各种形态的特化,这在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当地民众的文化自觉,甚至可能带来民俗传承的契机;另一方面,也促使民俗发生各种影响其本真性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民俗旅游和民俗文化以及在地的日常生活是彼此关联的存在,民俗的传统性和地方性是民俗旅游的关键,农家生活的质朴性和乡土田园性则是“农家乐”的根本。因此,保持“农家乐”与民俗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小本经营、在地经营、社区参与,及其农家生活文化环境的可持续。

关键词:“农家乐”;民俗旅游;在地化;民俗主义


  30多年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给中国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变,也带来了堪称“生活革命”的生活方式大变迁。在为数众多的变迁中,近20多年来全国范围内普遍兴起的“农家乐”现象显得格外醒目。截至目前,“农家乐”主要是在旅游产业、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经济或扶贫、西部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政府工作的文脉之中得到关注、研究和推动的。中国民俗学在为数不多的“民俗旅游”研究中,偶尔也涉及“农家乐”,或将其视为民俗旅游的一部分,或认为它属于乡村旅游,是比民俗旅游较为低端的旅游形式。然而,全国各地的“农家乐”均程度不等地包含有很多将民俗文化作为资源予以利用的实践,也深刻地反映着地方乡土或“传统”的民俗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基本遭遇和新的发展可能性。中国民俗学对“农家乐”现象的轻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明其对当代现实社会中涉及民俗文化的事象反应迟钝。本文试图从民俗主义视角探讨“农家乐”的相关问题。

一、城市化大背景下乡村生活与民俗文化的再认知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由于“剪刀差”政策、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壁垒森严的户籍制度,导致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鸿沟,地方乡土的民俗文化受到压制,农村的日常生活频繁受到干扰,农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甚至连种庄稼也被纳入到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中。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城乡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依然存在着不能掉以轻心的“三农”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严峻性依然如故,但广大农村的社会与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进步性变化却是不争的事实。各级政府在持续地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农家乐”成为一个颇有吸引力并具有实践可行性的思路。与此同时,急速和大规模的城市化也引发了大面积的怀旧情绪和文化乡愁。城市中拥挤的空间、窘迫的环境、激烈的竞争、超快的生活节奏,以及社会人际关系的稀薄化等因素,均不断滋生着短暂或象征性的“逃离”出行动机。当然,还有双休日、黄金周、小长假等国民节假日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也促成了城郊型乡村旅游项目的快速增长。于是,在各大中城市周边,或者以小型城市或古村镇等为基础,开发出各种旅游服务设施,以便满足城市人暂时逃离或休养“充电”的需求。这其中,以“农家乐”最为突出,也最为适宜成为民俗学的考察对象。

  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中国现代化的初步进展,带来了国民社会意识形态的大转型。从五四以来将以农村为大本营的传统乡土文化视为“革命”对象的意识形态,逐步让位于珍视传统、守护乡土的新文化观,这尤其在近十多年来全国范围内风生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表现得颇为突出。诚如“农家乐”这一用语所蕴含的那样,乡村、农家、广义的农业(包括林、牧、副、渔等)在现当代中国的媒体话语体系中,不知不觉至少部分地改变了以往那些负面的印象,逐渐成为怡然自得、天然、从容、健康、质朴,以及亲情温暖、民风淳厚等正面的印象。这固然只是媒体和部分市民浪漫化的憧憬和想象,但也正是在上述诸多背景下,乡村风情、小农人家、慢节奏生活、田园风光等,作为中国现代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中一个新兴支脉,亦即乡村旅游的基本资源得到了明白无误的确认,而“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类尝试性实践,现已取得巨大成功。

  “农家乐”只是中国当下乡村旅游的形态之一,类似的还有“古镇游”“古村游”“民族村寨风情游”以及“生态农业游”等,它们大体上都可在上述的时代脉络中得到理解,亦即都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古村镇以及乡土传统和民间农户生活的“再发现”、再认识和再建构。与其说这意味着村民或乡村为城里人提供了什么,不如说是城市人重新发现了乡村。这当然不是真正的“回归”,只是暂时的“逃离”和休憩,为的是获得一时的身心放松;或许对于部分城市知识精英而言,还是他们一种基于后现代主义理念的消费行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王霄冰 禤颖]身体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
下一条: ·[周凯模]“岭南音乐文化阐释”的学术模式构建
   相关链接
·[姚春敏]明清以降乐户族群在地化过程探微·[徐麦]“地方”感知:民俗旅游研究新思路
·[徐进]琅琊祭海节的原真性问题探讨·[张多]以“大遗产观”推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来自红河哈尼梯田的再在地化实践与中国经验
·[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董秀团]云南白族大本曲曲目创编与演述的“在地化”实践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黄景春]黄帝神话的在地化生产及其文化产业开发
·[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曾瑜媛]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在地化实践思考
·[黄景春 陈杰]盘古神话辨析:以古代文献为中心·[毛巧晖]民间传说、革命记忆与历史叙事
·[刘爱华]乡村振兴语境下民俗旅游景观化趋向审视:婺源篁岭的个案研究·[李敏丹 林敏霞]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的景观叙事转化
·[朱熹晨]功能主义视阈下的彝族阿细祭火节·[李静玮]生”“熟”之间:咖喱在中国的在地化
·[张帅]“非遗运动”中乡村文化发展的民间策略·[刘德龙 张兴宇 袁大伟]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民众的日常生活需求
·[叶涛]民间文献与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研究·[魏甜甜]从“蔚县剪纸”到“京彩剪纸”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