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袁先欣]文化、运动与“民间”的形式
——以五卅前后的《民众文艺周刊》为中心
  作者:袁先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01 | 点击数:5411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1924-1925年间《京报》副刊之一的《民众文艺周刊》,追踪该刊以文化来把握民众的方式,如何在五卅运动的压力之下,发生诸次转型。《民众文艺周刊》的转型尝试,显示五四后的文化运动面临逐步高涨的社会运动形势时,仍旧试图在坚持原有逻辑下,通过自我调整汇合于与社会改造的大目标;其种种实践的成败,则暴露了诞生于五四氛围中的文化运动模式本身的能量根源及限度所在。


  一、引论

  五四次年的1920年,瞿秋白曾如此问道:“‘文化运动’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新名词——最时髦的名词;可是,文化是什么?运动是什么?文化运动又是什么?”[①]在“文化运动”一语已不再构成问题的今天,反顾彼时尚未习惯其时髦性的瞿秋白的发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再度将“文化运动”陌生化的契机。说到底,“文化”如何能与“运动”相榫接?作为“运动”的“文化”又意味着什么?

  瞿秋白将“有实力的‘文化运动’”视作“创立新社会的……第一步”,其内容是“慎重的思考,讨论研究,试验,实行,传播”[②]。由此看来,在五四的语境中,“文化运动”意味着思想具备激发和介入社会实践的巨大能量。然而,吊诡的是,这一能量空间在五四之后迅速萎缩、消散,“新文化运动逐渐分化为‘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两途,而且重心日趋于‘社会运动’”[③],成为了五四落潮期的一种经典论述。换言之,它指的是“文化”曾包含的运动性、实践性不断滑脱、分离出来,文化活动在专业化、细致化的同时,其曾具有的动员介入力量也日益转移到群众运动、街头运动以及政党动员中去。

  关于“分途”原因,现有研究多归咎为政治形势变化、政党政治介入等外在因素,讨论文化运动自身内部逻辑如何应对这些外部变化的则较少。本文尝试的正是从这一角度展开问题。事实上,在五四及其后的历史场景中,有一个场域,始终处于思想与实践、文化与运动的交叉联接地带,这便是“民间”或“民众”。文化运动通过民俗学、民众文学等形式介入社会改造的议题,这些把握民众的形式又在遭遇真实的社会运动时,暴露出其自身的逻辑结构及限度。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从五四及其后民间/民众内部蕴含的紧张关系出发,考察“文化”和“运动”如何自不同方向对民间/民众进行界定和运用,不仅可能进一步理解五四后“文化”与“运动”如何分途,也能深化对五四时期文化运动成立条件的认识,从而把握中国现代文学诞生之初的多重历史面向。

  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是作为《京报》副刊之一的《民众文艺周刊》。《民众文艺周刊》,属邵飘萍1924年底开始为《京报》设计的“每日增发一种周刊,越七日而周而复始”之第二种[④],1924年12月9日创刊,逢周二出版。其前身为仅出五期的《劳动文艺》,创办时主编者为荆有麟、项拙、胡也频、陆士钰、江善鸣五人。1925年5月底,《民众文艺周刊》同人解散,仅余荆有麟一人主持,6月23日出至第25期时更名为《民众周刊》,同年8月4日出至第31期时又更名为《民众》,1925年11月20日出至第47期时终刊[⑤]。在现有的学术讨论中,《民众文艺周刊》一般因两个原因受到关注:其一是与鲁迅的关系。《民众文艺周刊》的主要撰稿者多为鲁迅学生,鲁迅本人也一度为刊物校阅稿件,尽管他不久中途请辞,但前后仍有相当一部分文字发表于该刊[⑥]。其二是《民众文艺周刊》在五卅后转向以民间文学/民俗学为主要内容,民间文学/民俗学史中因而有提及[⑦]。将《民众文艺周刊》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来开展的学术考察则一直阙如。究其原因,当然与《民众文艺周刊》本身刊物影响力、作者与文章整体水平有限相关,但本文讨论《民众文艺周刊》的目的,倒不全在稽古钩沉。首先,《民众文艺周刊》存在的短暂时间(1924年底到1925年底),正好覆盖了五卅前后;而作为刊物主编的荆有麟、胡也频等人,正是被五四和新文化运动塑造出来的一代“新青年”。他们在五四前后投身文化和文学运动,这一文化运动的方式又很快遭遇了另一场真实的社会运动——“五卅”——的挑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他们所做的选择和反应,正展示出“文化”与“运动”间的紧张与合力。其次,纵观《民众文艺周刊》的短暂历史,“民众”与“民间”构成了贯穿始终的重要座标,可以说,《民众文艺周刊》几次更名、改换编辑方向的过程,正是把握、呈现“民众”与“民间”的不同“形式”发生更替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不同的民间“形式”一方面承受着来自“文化”与“运动”两端的力量,另一方面,“文化”与“运动”之间的离合聚散,也需要从这些“形式”的限度和困境出发来加以理解。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陈红玲 陈信宁]试论江绍原《发须爪》的研究方法
下一条: ·[袁先欣]顾颉刚的古史与民俗学研究关系再探讨
   相关链接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目录·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祖晶晶]昭君故事民间书写的世俗功能指向·[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周全明]民间小戏研究的流变与趋向·[周福岩]民俗/民间文化的伦理理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政治之间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结伟]试论《猗觉寮杂记》中的民间习俗·[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于翔]心流:女性剪纸群体的最优心理体验·[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