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侯仰军]七夕节为什么还要乞巧?
  作者:侯仰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28 | 点击数:4979
 

  “年年有个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牛郎哥,织女嫂,夫妻双方来送巧。”这是流传在河南商丘、南阳等地的一首民间歌谣。从这首歌谣里,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信息:1.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相会了,美好的一刻,胜过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自然,这是一个浪漫的节日。2.牛郎织女都是天上的神仙,每年七月七会降临人间送巧,这是女孩子的节日,是乞巧节。

  近年来,七夕节越来越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情人节,乞巧的成分日渐淡薄。其实,七夕节本是乞巧节。

  七夕本乞巧

  七夕节,俗称“巧日”“巧节”,又称“乞巧节”“双七节”“七月七”。由于它与女孩子关系最为密切,也称“女儿节”“少女节”或“女节”。关于七夕节的起源,明朝人罗颀曾说“楚怀王初置七夕”,即七夕节是战国后期的楚怀王设置的,但没有旁证。古代文献中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是说西汉时期,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宫女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七孔针趁月光穿针引线(将线快速穿过者称为“得巧”),人们纷纷仿效。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了七月初七人们晒经书和衣裳的习俗。由此可见,七夕节作为节日大约形成于东汉时期是没有问题的。

  乞巧是七夕节最重要的习俗活动。有穿针乞巧、观影乞巧、蜘蛛乞巧、通过祭拜织女乞巧等等,不一而足。

  1.穿针乞巧。即穿针引线,谁穿得又准又快就为“得巧”,实为比巧。为了增加难度,有对月穿针、暗处穿针、背手穿针等。穿针所用线,一般是五色缕,也称五彩线,即用五种颜色的丝线合成一根线;所穿的针,一般是七根,俗称“七孔针”。

  2.观影乞巧。即将一些东西如针、巧芽、草等放入水中,观察其所呈现的物影来乞巧。

  3.蜘蛛乞巧。晚上把捉的蜘蛛放在小盒中,到天明后打开,以蛛网的疏密判断是否“得巧”,密者巧多,稀者巧少。这种乞巧法深得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喜爱。

  4.通过祭拜织女或“巧娘娘”乞巧。各地祭拜方式不尽相同,或望星而拜,或拜画像,或拜偶像。祭拜织女的供品花样繁多。有瓜果、鲜花、针线活、面供、巧针、化妆品、梳子,还有酒、茶、各种点心等。

  乞巧的仪式和日期各地多有不同。在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是女孩子最隆重的节日,要过七天八夜。从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过到七月初七,有一套完整的活动程序:确定乞巧头,选择坐巧点,攒钱,排练演唱乞巧歌,生乞巧菜芽和染指甲,准备乞巧服装,找巧和剪巧,接巧,开光,献饭,祭巧,参神,唱巧,拜巧,取水(迎水),转饭,照花瓣,送巧等,内容丰富多彩。在山西长治,未出嫁的姑娘从七月初一开始,就将七仙女的画像挂起来,设置香案,摆上贡品,进行祈祷,每日三上香,一直到初七。

  七夕节的时代变迁

  七夕节起于乞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它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情人节的呢?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戚夫人“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祝愿夫妻长相厮守、白头偕老。已经有了“情”的成分。随着牛郎织女故事的掺入,七夕节便一步步变成了情人节。

  牛郎和织女原是银河系的两颗星宿,相距16.4光年。把两颗星宿编排成一对有情人,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杰作。《诗经》开始把天上的织女星想象为一个织布的织女,把牵牛星想象为一个挽牛的牵牛郎。战国后期至迟秦朝初年,牵牛和织女已经被人们演绎成一段爱情悲剧故事。西汉时期,戴德的《夏小正》有“是月织女向东”,《史记·天官书》有“织女,天女孙也”,《淮南子》有“七月七日夜,乌鹊填成桥而渡织女”。虽是只言片语,已经为牛女传说的进一步丰富集聚着素材。到了东汉时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里出现了银河相隔、“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浪漫情节。东汉末年泰山太守应劭的《风俗通》里,则出现了鹊鸟架桥让织女渡河的故事:“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牛郎织女故事一步步丰富完善,渗入七夕节已是水到渠成。

  到了西晋,终于出现了七夕与牛郎织女的“鹊桥会”。周处的《风土记》将七月七日称为“良日”,说民间非常看重这一天,“七夕,施几筵,设酒果,祀织女、牵牛二星,祈富寿及子”,表明晋代的七夕节已有祭拜双星、乞富、乞寿、乞子等节日活动。《荆楚岁时记》则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菜于庭中以乞巧。”天上牛女喜相会、地下妇女忙乞巧,从此成为乞巧节的主题。“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流传至今的有关七夕节的诗词、歌谣,佐证了七夕节的变迁。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7-08-28期09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罗杨]我们的节日为什么这样美
下一条: ·[萧放]七夕节俗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
·[陈长虹]七夕节、巧女神与九子母·[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柴书毓]节日中的仪式叙事与女性能动性实践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