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人文学术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人文学术

人文携手科学推动社会进步
  作者:记者 姜红   摄影/图:记者 姜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11 | 点击数:4630
 



世界人文大会开幕式

  当地时间8月6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及比利时列日方面联合组织的首届世界人文大会在比利时列日开幕。会议为期一周,涉及移民、环境、科技、文化、可持续发展等众多议题,与会专家由此深入探讨人文科学对于人类应对系列挑战的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朝戈金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大会的核心思想在于,在当今这个变动的时代中反思哲学人文科学的定位、作用以及对于引领人类的价值与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与人文科学部助理干事长纳达·阿勒-纳西夫(Nada Al-Nashif)说,此次大会旨在强调人文科学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人文科学应当受到更好的保护、更多的支持,在研究、教育及决策过程中都应重新受到重视。

  人文社会科学不可或缺

  朝戈金表示,在社会飞速发展和变化的今天,我们要思考古老、经典的知识对今天的意义。人文科学与人的精神生活、内心情感有关。人文科学对人类产生作用和影响的时间通常较长,不是解决短期问题。在如今以解决短期问题为主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至上的时代,大家不太有耐心、有时间、有眼光去思考、践行人文思想。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秘书长路易兹·奥斯特毕克(Luiz Oosterbeek)对本报记者说,过去几十年,人们似乎走入一个陷阱——只是关注短期问题。人们需要有远见,应对不确定性、做出抉择等都与人文科学有关。人文科学不仅关乎过去与未来,也关乎现在。

  朝戈金认为,今天人类面临的很多重大问题都是综合性问题。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例,气候、移民、战争、文化和信仰的颉颃,社会公平正义的落实,每个问题都不是单靠科技进步就可以解决的。

  “我们要持续不断地捍卫人文科学,通过阐释表明其重要性与力量。这也是此次大会覆盖主题颇为广泛的一个原因。” 阿勒-纳西夫称,如果没有对人文科学的理解,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恐怕无法实现。

  科技需要人文伦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金惠敏提出,科学与人文之争由来已久。启蒙运动以后,科学理性得到极大推崇。由于人文科学不能直接变现、创造物质价值,成为很多科学至上主义者攻击之处。然而必须要看到,科技和人文都是人类的基本属性及表现,在生活中发挥彼此不可取代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安德明说,科学的发展或许可以让人类在某种条件下无所不能,但缺乏约束的发展又可能让人类丧失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要素。一些新技术的发展,包括生物工程和智能机器人在内,虽然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但是也带来一些伦理问题,需要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进行制约。从这个方面而言,人文科学有着自然科学所没有的力量。

  奥斯特毕克称,科学有基础性作用,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人文科学不仅可以为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提供理性答案,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暂时搁置问题、冷静应对。

  “机器人可以下棋、写诗等,但荷马和普希金是永远无法取代的。”朝戈金在大会开幕式上如是说。

  阿勒-纳西夫表示,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更加便捷,可以提升生活品质、创造更多可能性,但是要反对滥用技术。尽管机器人也可以从事下棋等活动,但是文学、音乐、运动等带来的情感体验,是机器人所不能及的。人们需要有所反思、明辨是非,在拥抱技术的同时也理解其局限性。

  奥斯特毕克认为,现在有机器人在学习人类的情绪,在未来,机器人可能也会有创造性。人们需要对此进行反思,自己的立足点在哪里、意欲何为。这些伦理问题非常重要,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年08月11日 14:24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徐力恒 陈静]我们为什么需要数字人文
下一条: ·[比瓦基]本土故事的重要性
   相关链接
·[朝戈金]民俗学的机遇与挑战·欧洲人文学术会议将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
·[斯蒂芬·麦克萨尔]人文科学的非预期价值·[肖礼彬]做好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六点要诀
·[维纳德 苗千]如果一个人完全抛弃人文学科会怎样?·[奥撒格哈尔]文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
·[比瓦基]本土故事的重要性·[塔尼拉·波妮]城邦核心的诗人
·[阿达玛·萨马赛扣]人文性或者说如何满足人类对人文的渴求·[马尔可洛娃]我的面庞,我的土地
·国际民俗学会联合会成立·科技人文携手 传承创新同行
·朝戈金:朝向可持续发展的新人文学术·程武:让互联网站在人类思想的河流上
·国际民俗学会联合会(IFFS)在比利时列日宣布成立·格塔丘·安吉达:人文科学的价值,正在于赋予世界以意义
·“人文性”把人与人连起来·世界人文大会上的中国声音和“中国方案”
·朝戈金研究员连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程武:与人文共享连接的力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