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陈泳超]“写本”与传说研究范式的变换
————杜德桥《妙善传说》述评
  作者:陈泳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10 | 点击数:8692
 

  内容提要:杜德桥的《妙善传说》在描述传说的演变过程中,强调历时性与形态学两者之间的张力,因而避免了以顾颉刚的孟姜女研究为代表的主题流变研究中常见的“一源单线”思路之流弊。同时,他的研究并不以勾勒历史线索为主要目标,而是将与妙善传说相关的所有写本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在普泛性的立场上为之设定了材料的起讫界限,并在此界限内,将每一个重要写本当作有独立生命的个体,努力探寻其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联。这一研究可以被视为继顾颉刚孟姜女研究之后最有典范意义的中国传说研究之作,两者之间显示出研究范式上的变换。

  关键词:妙善;传说;写本;外在环境;范式


  杜德桥(Glen Dudbridge)所著《妙善传说——观音菩萨缘起考》(以下简称《妙善传说》),原为英语著作,1978年由伦敦Ithaca出版社出版;1990年由李文彬等翻译,台湾巨流出版公司出版了中文版,至今过去20多年了,但在中国的民间文学界似乎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笔者见闻有限,只看到董晓萍的一篇书评《传说研究的现代方法与现在的问题——评杜德桥的〈妙善传说〉》(下引简称董文)①,事实上,笔者也正是看了董文之后,才设法找到台湾中文版来阅读的。初读之余,耳目一新、心旷神怡,直觉以为可算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之后最有典范意义的中国传说研究之作。2010年秋季学期,笔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中国传说研究”的研究生讨论课,将《妙善传说》选为讨论篇目,在与学生的辩论和交流中,更加清晰地印证了它作为传说研究范式的特殊之处,所以,发愿将自己的心得写成文章,以志教学相长之快意。

  内容简述及“写本”概念之辨析

  考虑到《妙善传说》一书的传播还不够广泛,为了后文评说的有效性,在此先将该书的基本内容作一介绍。

  第一章《导言》。作者首先记录下1575年由一名西班牙裔天主教奥古斯丁会修士拉达(Martin de Rada)在福建收集到的一则妙善传说,这是妙善传说在西方的首次出现,之后西方学者对此故事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并持续研究着中国女性观音的起源问题。但是本书作者并不想徇此旧路,他发现妙善故事虽然在中国不是最有名的民间传说,可是“我们几乎可以追溯到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中国民众面前的那一天,而故事从那时候起的成长,则可透过各式各样包罗广阔的民间文学的写本加以追寻。因此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独特的机会,让我们探讨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一个故事如何为了适应各个不同阶层的兴趣与偏好而成型,而演变。”为此,他直白地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步骤:

  依据新发现的证据来叙述妙善故事的背景和它从第十一世纪到十四世纪间的演变过程;讨论往后几个世纪中所产生而未曾被详细研究之重要本子,并指出其间关系之某些模式;探究故事之原始资料、故事之发展模式,及其所牵涉之社会与文学环境;最后提出一种诠释,试将以上各因素包容于一个单一明晰的架构中。②

  事实上,全书正是按照这样的步骤逐渐展开的。

  第二章《香山寺的观音信仰》。在汝州(今河南临汝县附近)宝丰县境内有一个观音菩萨的香火地即香山寺,大约在1100年尾,被贬出守汝州的翰林学士蒋之奇偶然来到香山寺,该寺住持怀昼给他看了一卷题为《香山大悲菩萨传》的文字,并说是本月由一个来自长安终南山的神奇僧人带来的,而据该长安僧人称,本卷又是唐代著名高僧道宣律师从天神处感应所得、由其弟子义常记录下来,该长安僧人因得知香山寺乃菩萨成道之地才带来,交给怀昼后就忽然失踪了。蒋之奇看到该卷文字中载有“后三百年重兴”的天神预言,以为奇迹当应在自己身上,欣然为之撰写了《香山大悲菩萨传》的碑文及赞。于是,一个传说诞生了。

  第三章《西元一五○○年前故事之各种不同形态》。由于蒋之奇在1100年撰写的碑文无传,而1104年在杭州重刻的很可能是蒋之奇带来的同一文本《香山大悲成道传》也仅留下了碑文的后半部分,本书作者根据祖琇和尚《隆兴佛教编年通论》(1164年完成)和觉连《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序于1551年)两个后出的本子,“重塑”了这个传说在1100年的原始面目,大意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坚心求道不愿出嫁,妙庄王许其在白雀寺出家,暗令该寺尼众迫害她使她知难而退,但未成功。妙庄王火烧白雀寺、怒杀尼众,妙善被神力救出,到香山寺继续修道。后妙庄王得了怪病,张榜求医,有异僧揭榜,说必须得到无嗔人的手眼合药,才能救治,并指示香山有此仙人。妙庄王派人去求,仙人果然自残其双手双眼奉献,妙庄王因此获救。后来发现这个仙人原来就是妙善,父女团聚,妙善因此成千手千眼大悲观世音菩萨,其父母也感动而皈依三宝。

  接着,作者从行秀《从容录》、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等13世纪的笔记中找出一些简短的相关记载,认为它们显示出了一种过渡:“从一记载下来有明确地理位置与崇拜意义的显身过渡到一以孝道之价值为其力量来源而具普遍吸引力的传说。”③

  然后,他又搜检出管道升(1262-1319)为观音写的两种传记文字,发现该故事至少在14世纪初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增添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情节单元:妙善梦游冥府、诵经解救地狱中的所有罪人。而这两个情节,却是后来所有关于妙善故事写本中的必备要素。不止于此,“此处我们至少可以经由管文看到最早可考以标准的通俗形式出现的妙善故事”④

  此后,作者又通过非常复杂的技术手段,考察了早期宝卷中的妙善故事,它的情节基干大致与管道升的相似,只是添加了非常多的局部情节和对话而已,因此,作者认为:“故事已建立起它自己的身份:在故事源起之时最为重要的那些斑斑可考的资料至此已被另一组新的成分取代了其优先地位。”⑤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5期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刘宗迪]《山海经》是怪物之书吗?
下一条: ·[尹德翔]《丁约剑解》与传奇文体问题
   相关链接
·叶涛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
·[施爱东]龙王传说的演变·[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祝秀丽]浅析当代秦始皇赶山填海传说
·[朱佳艺]地方传说的“合并—分流”模式·[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
·[张佳伟]众声喧哗:多视域的曹操传说与形象建构·[袁歆 刘忠帆]梁祝传说书院文化景观叙事历史演化研究
·[俞杰]滇池神马传说:文化交流与祥瑞宣传·[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
·[严曼华]地方传说的层级系统与差序实践·[夏中华]田横狐仙的“海神化”研究
·[任正]传说的地域性表达与共同体意识建构·[漆凌云]结构与隐喻:元宵节放花灯传说的文化解读
·[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