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6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6年会专区

[黄适远]游牧文化表达:“马”在哈萨克族音乐舞蹈中的镜像考察
  作者:黄适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0-25 | 点击数:2293
 

 

 
游牧文化表达:“马”在哈萨克族音乐舞蹈中的镜像考察
黄适远
(新疆艺术剧院)
 要:马和诗歌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在游牧生活生产中,对马的崇拜直接启蒙了有关马的舞蹈和音乐,如表现唐代的马舞即著名的《舞马倾杯曲》,到后期哈萨克人卡勒角勒嘎(黑走马)、马奶酒舞。到白山布的有关表现马文化的奎依(套曲)的出现,标志着对马文化审美的高度成熟。可以说,马是牧区哈萨克族家庭生活的不可或缺一份子,更是其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游牧文化;马;哈萨克人;音乐舞蹈;镜像考察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黄茹倩]蒋子文信仰弱化原因微探
下一条: ·[黄亚欣]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女性民俗研究走向
   相关链接
·[王淑慧 周波]疫情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困境与解决路径·[马荣良]“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
·[马桂纯]民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马千里]中外“非遗”名录制度中社区参与问题的比较研究
·[贾志杰]神话在有声读物中的知识性与艺术性呈现·[李明洁]哥伦比亚大学“纸神专藏”中的娘娘纸马研究
·[马滟宁]弥漫的神性:传统年画中的民间信仰·[何彬 马文]日本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学科构建及其反思
·[王晴]乡村振兴战略下竹马会传说的遗产化实践·[任正]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
·[马志远]丁兰刻木故事的结构分析及其叙事传统·[马荣良]虚构与真实
·[马丽美]传统非遗与旅游景区的新型合作探究·[马娇娇]皮影戏民俗文化的嬗变及对乡村社会资本的影响
·[李济民]魂归何处·[韩冰雪]论刘锡诚的民间文学诗学研究
·[高荷红]“窝车库乌勒本”文本解读·[马知遥 王明月]当代中国传统工艺研究的视域拓展
·[马荣良]寒食节的异域渊源·[马晴]从食俗到节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