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家乡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家乡民俗学

[安德明]对象化的乡愁:中国传统民俗志中的“家乡”观念与表达策略*
  作者:安德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2-08 | 点击数:9842
 


摘要:中国古代到近代的民俗志中,有不少属于作者因战乱等各种原因离开故土之后的一种回忆式记录,通常是记录者根据自己过去对家乡生活的参与、体验和观察而书写完成的。这种借助记忆构建的民俗志,在保留当时生活文化方面珍贵资料的同时,也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浓厚乡愁以及对于故园美好生活的理想化想象。而由于客观记录和保存以往生活传统的目的,故乡的风俗和基于这些风俗的乡愁,在这类志书中往往被以对象化的方式加以呈现,从而使作者的离散之情和对故国的怀念掩藏在客观冷静的描写当中。但是,尽管没有直抒胸臆,被那种看似克制、沉着的文字所衬托出的家国之思,却沉淀得更为深沉,更为隽永。

关键词:乡愁;家乡民俗志;表达策略

作者简介:安德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历代民俗志,大多都是作者对其故乡或长期居留之地民俗文化的记录和描述,其中,有不少是作者因战乱等原因与故土离散之后的一种回忆式书写。这种借助记忆构建的民俗志,在保留当时生活文化方面珍贵资料的同时,也集中表达了作者浓厚的乡愁以及对故园美好生活的理想化想象。而这两方面的特点,又清楚地体现在这类民俗志的叙述策略上:家乡与家乡民俗,在其中既是作者倾注了强烈感情的对象,又被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一种对象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包括与他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同乡人,以及可能超出其家乡范围的更多的异乡人。本文将以《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为例,对这类民俗志所表现出的有关家乡民俗的观念、态度和表达策略,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中国古代民俗志书写传统进行讨论。[1]

  一、基于乡愁的家乡民俗志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谓“乡愁”,主要是指“家园文化与离散现实的冲突……所触发的带有悲剧意味的情思与感触”,是“一种血脉亲情、故园意识,是时空距离导致的人的怀旧感伤情绪,以及人生不能自主、不能预料的有关生命时光的咏叹等”。[2]民俗志,与民俗学和人类学研究者所熟知的“民族志”属于不同概念。后者既是一种基于现代学科理念对特定社会文化进行观察、记录与解释的综合研究方法,大体等同于“田野作业”,又是一种成果展示形式,即在田野作业基础上对调查与研究结果的书写和报告,其对应的英文是ethnography;而前者则是指有关某个地区一类或多种生活文化传统的描写和记录,其中并不必然包含现代学科的理念和方法要求,却往往因资料价值以及所体现的特定语境下书写者有关民间文化的态度而受到民俗学研究者的重视,英文大体可以译为folklore record。就中国古代的情形而言,各种民俗志的资料,有的来自作者的实地调查与搜集,也有的来自对不同文献中相关民俗材料的辑录。本文所谓“家乡”,既包括民俗志作者从小生长、生活的地方,又指其成年后移居其间并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即“第二故乡”;它所涉及范围的大小,也因作者写作时所处环境参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对那些因各种原因离开自己家乡的写作者而言,它往往至少是一座城市,或者是包含了诸多城市和村落的更广袤的地区。以此推之,作为本文主要概念之一的“家乡民俗志”,指的是作者以其家乡生活文化传统为主要内容而做的记录和书写。

  《荆楚岁时记》是较早出现的由当地人书写家乡民俗的专书。学界一般认为,它是作者南朝梁的宗懔在国破被俘至北朝之后所作,“他在北朝里面生活,是很不习惯的。他在自己身处异乡的感受中,在通过新朝看旧朝的不同经验中,撰写《荆楚岁时记》……”[3]也有研究者否认此书乃作者被掳往北朝之后的思乡之作,而认为它作于作者在梁朝为官之时,甚至“有很大可能是为定都荆州而作的文化宣传”。[4]本文在此遵从前一种看法。而即使就后一种推论而言,《荆楚岁时记》也具有明确的家乡人写家乡生活的特点,其因特定政治事件刺激而把所在地区生活文化对象化的处理,以及由此体现的特殊乡愁——虽身在故园又“因分离牵挂之情或土地人民乃至天地人际关系而产生的种种忧患意识与现实诉求”[5],同本文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并不矛盾。

  相比之下,《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因有作者自序交代,写作背景相对明确,都是作者在其长期生活的城市——汴梁和临安——为他国所破之后回忆往昔生活之作。虽然《梦粱录》作者自序所署写作时间“甲戌”,按推断当属南宋度宗咸淳年间,但据其序中所云:“矧时异事殊,城池苑囿之富,风俗人物之盛,焉保其常如畴昔哉!缅怀往事,殆犹梦也,名曰《梦粱录》云。”学界一般均认为这一时间标记可能是由于传抄失误所致,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作者别有深意的处理结果:“序无纪元,而但书甲戌,若在咸淳,则故都尚无恙也。阅一甲子,则当在元顺帝时,斯时元之为元,不犹夫宋之季世也哉?汴亡而《梦华》作,其地已沦异域,孟氏特仿像而得之;今兹所纪,则皆耳目所素习者,钟虚不移,井邑如故,凡夫可欣可乐之事,皆适成可悲可涕之端,作者于此,殆有难乎为情者焉。”(卢文弨抱经堂文集“《梦粱录》跋”)

  二、求同存异的观念基础、记录遣怀的宗旨和对故园文化对象化的处理

  这类志书的写作目的,在《东京梦华录》作者序中有十分清晰的表述:

  一旦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楡。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巻得睹当时之盛。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录》。

  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此书,一方面是为了追念当年盛况,抒发对离散家园的深切怀念,排遣和表达挥之不去的浓郁乡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过去的生活传统得以记录和保存,而不至于亡佚。同时,可以推断的是,作为身处异乡的避难者,作者通过展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故园文化传统,客观上也能够起到促进与所在地区人民及其文化相融合的作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岳永逸]城镇化的乡愁[1]
下一条: ·[张勃]现代乡愁与传统村落
   相关链接
·[黄元韬]乡愁视角下的农民工个人叙事研究·[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于学斌]以乡愁文化为基调的村落景观再塑·[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
·[季全保 季旻孜]抓住抗防疫情后大好时机 用民俗画卷记录文化遗存·[江帆]乡愁背后: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
·[沈莉]展望:乡愁和家乡民俗学的新发展·[季全保]古镇民俗留痕 城市融入乡愁
·[张怀群]无名小村人文地理标志保护试论·当古民居遇上城镇化,如何留住乡愁?
·古村落保护如何留住乡愁·[刘爱华]城镇化语境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保护
·[周星]生活革命、乡愁与中国民俗学·[章伟文]城市化、乡愁与精神文化之原乡
·保护古村落 留住我们的乡愁·文化遗产:跟得上发展 留得住乡愁
·杨豪中:新农村建设还需保存乡土文化精粹·传统村落遗产:“乡愁”如何寄放?
·[黄皓]民间家谱的当代沿承对记住“乡愁”的意义初探·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浙江松阳采访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