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刘衍文]前因后果,都写在脸上?
  作者:刘衍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2-28 | 点击数:33330
 

  张申府随身带的书

  偶见赵俪生先生所著的《篱槿堂自叙》,内有《一个既过过五关,又走过麦城的人——记我所知道的张申府先生》,特别引起我的兴趣。张先生是中国的创始人之一,还是周恩来、朱德的入党介绍人, 然而1957年竟被打成右派,与数百万中下层知识分子同堕劫尘。前几年《余绍宋日记》影印出版,阅后得知他也是先师的好友,于是更想了解张先生的沉浮之由了。

  读此文,方知赵君是申府先生在清华大学的学生。书中写赵在建国后听苏联专家讲学时,遇到申府先生:

  他随身带着一部木刻线装书,一套四本,我拿过来打开一看,竟是一部《麻衣相书》。呜呼,张先生竟研究起这种东西来了,怎不叫人吃惊!

  赵君据此大发感慨,此处从略。且说赵1987年春应邀访美,康涅狄格州威斯利大学舒瓦兹(Yara Schwarz)副教授约他去谈张申府事。赵君写道:

  与其说我能帮助她些什么,勿宁说,她倒告诉了我许多有关张的事。例如她说,张写“划江而治”一文的背景,是李宗仁。她又说,张曾亲口对她说,当年李大钊是北大图书馆长,张是馆长室秘书,馆长不在时可以代拆代行。有一次,毛先生缴来职应由他缮写的一份材料。可能缮写的工整程度不满李的意吧,李叫张转毛重缮一份。张回忆说,他非常客气地对毛说“请拿回去重作一道”,他看到对方的脸上露了不愉快的神色(后来,我偶然读到一本有关陈伯达的书,那里边说,当陈初到延安,初与毛先生相见时,当毛得知陈是从北平出来的,他即刻打听张申府的下落,足见毛先生一直将张惦记在心)。

  其实,申府先生未免多心了吧?建国后,从批判电影《武训传》开始,到批判俞平伯、胡适和胡风,对知识分子毫无例外都要进行思想改造。哲学家如冯友兰、金岳霖、贺麟等都一次一次地作自我检讨,冯友兰的每一次检查,都见诸报端,由于肯交待、肯自我否定,虽然还是被看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却都逃脱了反右的“天罗地网”。哲学家平时“谈空说有”,高深莫测,但遇到威权,也不免“拄杖落手”,和俗人一样舍而“趋利避祸”的。申府先生却与之不同,一贯不顾利害,独持己见,1948年那年,竟在储安平的《观察》上写了一篇《呼吁和平》,结果被他参与创立的民盟开除盟籍,《人民日报》更斥之为“叛徒”。在东北解放区的其妻刘清扬也立即登报宣布离婚。建国后,在举国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热潮中,申府先生却又大谈罗素,提倡“列宁、罗素与孔子,三流合一”,还拉上了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真是不识时务之至!反右时,张又出来支持章伯钧、罗隆基。这在躺着也中箭的“阳谋”运动中,怎么会不被打成右派呢?据说周恩来曾说过这样的话:“张申府的思想很杂,研究罗素思想着了迷。”这还是恕词吧?若按当时的调子,应当是:“捡起封资修的破烂,与毛泽东思想对着干,反动透顶。该把他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使他永世不得翻身!”此话如今听来杀气腾腾,却是当时开斗争会时不绝于耳的,并不始于“文革”。孙大雨教授告诉我,1957年7月7日,毛主席在中苏友好大厦(后改为上海展览馆)召开文教界人士座谈会,在座有位苏某,发言中提到他,就曾建议要如此惩办。据说罗稷南先生“要是鲁迅现在还活着会怎样”之问也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

  《麻衣神相》是伪书

  说远了,回到《麻衣神相》吧。申府先生将此书随身携带,想来不是随意翻翻,大概是想靠它指点迷津的。申府先生不知道,虽然谈相者言必称《麻衣》,而其书却是一本十足的伪书。其书号称是麻衣道者传与陈抟的,但《宋史·艺文志》上却并无著录。《明史·艺文志》上有鲍栗之《麻衣相法》七卷,据程敏政《篁墩文集·麻衣相法序》说是其友鲍栗之“以麻衣之书散出无统,集而刋之,凡他说之有渉于相人者,又取附之”,可见成书实在明代。今本有倪岳序,倪也是明朝人。至于其他相书,也没有多少可取之处。上文提到林昌彝说可信的两本,那本《皇谕风鉴》,湖南相士赵元臣自言曾得其书,“挟其术游粤东,所言前后运多奇验”。其书未得见,赵元臣其人亦不见他书记录,不敢妄论。至于另一本《太清神鉴》,则幸曾寓目,其书据说是五代王朴所著,但与一般的相书无甚差异,不知是否也属冒牌货。清代以前的相书,大多被《古今图书集成》收录,道光年间出了一部《神相全编》,细核其书,实从《集成》抄出。这部相书不过是资料的汇集而已,其中大部分内容显系后人伪托。如该书卷首题“宋希夷陈抟秘传、明柳庄袁忠彻订正”,而检其篇目,有署名鬼谷子的《相辨微芒》《相妇人歌》等篇,署名许负的《相德器》《相口》《相齿》《相舌》《听声》等篇,均语言鄙俚,哪有一丝一毫先秦两汉人的口吻?该书还有《柳庄杂论》一篇,全抄《太清神鉴》中的《杂说》而易其题,《女人九善相》《女人九恶相》则连题带文均攘自前书。袁忠彻人品虽有欠缺,但尚不至于像如今学界中某些人那样无法无天吧。全书随意滥收,毫无征验,只能无聊时消磨时日而已。

  然而,申府先生曾预言钱默存先生与张岱年先生“并为国宝”,倒是说准了一半的(鄙见岱年先生于“国宝”尚未达一间),但这应当属于和郭泰、许劭相近的 “人伦月旦”之评,与相术毫不相干的,然而也不过是偶尔言中罢了。从他的一生来看,看错的人和事多矣,谈不上有什么“知人之鉴”的。但在这点上我们也不能苛责申府先生,毕竟,“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列御寇》),谁都不能自诩洞察一切,要不,怎么自古至今会有那么多贪鄙无耻之人得到重用呢?须知贪官也是要求下属清廉的,除非下属帮着他贪污。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2013-11-24 09:0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霄冰 林海聪]妈祖:从民间信仰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条: ·[范长风]与女神共居的乡村领袖
   相关链接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
·[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
·[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
·[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