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彭牧]作为表演的视觉艺术
——中国民间美术中的吉祥图案
  作者:彭牧   译者:袁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4-14 | 点击数:4185
 

摘要:正序曲我永远也忘不了在田野中遇到的那一幕。那是我在南方一个小村子调查的时候。这是一个因传统民居而闻名的村子,几乎每座建筑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在我对一家做了第一次调查之后,正告辞着往门外走,忽然看到石头影壁上的一些图案,有一匹马,一只猴子,还有些花花草草什么的。我随口问道:“这是什么呀?”“是马上封侯。”主人回答说。


本文刊于《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04年

浏览全文请下载caj原刊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04年

上一条: ·[柯玲]民间叙事界定
下一条: ·[彭牧]技术、民俗学与现代性的他者
   相关链接
·[朱韵伊]表演传统的新生及其受众的饭圈化·[徐才丹]“表演类”非遗的数字化路径与实践反思
·[姚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表演艺术——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视域融合看中国保护实践的路径选择·[任亚丽]舞蹈表演在情感与形式之间的表达
·[凌崎 葛婷]文献·形态·结构:鄂西北孝歌唱本研究举隅·[李雨露 沈昕]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非遗文化场域空间生产的实践研究
·[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张士闪]节日戏曲表演的乡土生态
·[吴昉]学理的生发与融合:双重视域中的民间美术·[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李牧]民俗的表演性:表演理论、活态传承与公共文化实践·[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
·[郑小红 刘敏]文化产业繁荣前提下西南地区民间美术发展的地域因素研究·[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孟子凡]民俗学视域下的空间·[赵欢]歌、舞和手工制作
·[高健]元神话、神话剧本与民族叙事·[张敏]甘肃泾川武社火仪式过程与功能研究
·[波丘斯]回归技术:民俗艺术的诠释维度· [西蒙·布朗纳]民俗和民间生活研究中的实践理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