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本报记者 黄玮
在中国“民族扎染之乡”云南大理周城,经受了千年时光洗练的蓝白色美丽,在今天被现代化的潮流裹挟着,由传统的板蓝根染布变为化学染料的产品。
年轻的扎染者兴奋地为它贴上“突破传统”的标签,而在“最后一个用板蓝根染布的人”张仕绅忧愁的目光中,这种突破显然走得太远。
扎染的命运,就是中国“非遗”的一个剪影。在蓝与白的分明中,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继承与突破、美丽与忧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一种值得探究的困惑。
沉默了一下,张仕绅老人回答道:“没有板蓝根染的布,一块也没有。我早就不染了。”目光若即若离地朝着前方自家小院的翘檐,平淡悠长。
今年71岁的张仕绅2007年被确定为 “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着一手白族扎染的好技艺。
还是沉默了一下,他起身走进里屋,很快提了一个袋子出来,举止明显带着点小心翼翼。
然后,老人一件件地把袋子里的东西捧出来,认真地摆在记者面前的小桌上——证书、奖章在这里,他生命中与白族扎染这门技艺有关的岁月和荣耀,也在这里。
扎染布的蓝与白,透过千年的时光,早已浸染成为云南白族群众生活的底色
“小时候,我就喜欢上了扎染。我的父母做扎染,我外婆家的染坊更大。”
可能,对张仕绅而言,从事扎染这一行是命运的必然。因为,他生长的天地就是中国著名的“扎染之乡”——云南大理周城。这座古老的白族村落里,竟日有着扎染布蓝与白的飘扬。
这蓝与白,透过千年的时光,早已浸染成为云南白族群众生活的底色。扎染,古称“扎缬”、“绞缬”,俗称扎花布、印花布,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印染技艺。东汉时期,白族先民已经掌握了“染采纹秀”之法。《新唐书·南蛮列传》记载,唐贞元十六年,南诏舞队到长安献艺,所着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正是扎染而成。可以说,白族聚居的云南大理洱海地区是云南纺织文化的摇篮地之一,这里世代流传着一块白布通过绞扎、浸染等步骤,蜕变成具有浓郁风情的扎染布的美妙过程。
不过,张仕绅老人更强调的是“喜欢”。后来的经历表明,他对扎染的喜欢,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情感基调,更构成了他对扎染作出那些选择与坚持的内在逻辑。
张仕绅从小就看着父母扎染。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当时村里有多户人家做扎染,苍山上的溪水潺潺流下来,染坊人家在门前支起木制大染缸,用活水漂洗用板蓝根染成的扎染布匹。
一切都是原生态。扎染布的原料是纯白布或者棉麻混纺白布,染料取自苍山上生长的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又以板蓝根居多。后来用量大了,染布人家就在山上种植板蓝根,长势好的可长至半人高。待收割下来,放入木桶里泡上水,再配加适量的石灰,就可用来染布。
据介绍,上世纪40年代,扎染业成为周城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村民从事此行当。有些村民尽管不做扎染,也会大量种植板蓝根,再把这种可以制成染料的东西互市,卖给染坊人家。不少殷实人家,常常又种板蓝根,又开染坊。
那时的周城村,“家里、地里,漫山遍野种着板蓝根,真叫壮观啊”。张仕绅老人的感慨,意味复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2012年6月8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