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朝戈金]《亚鲁王》:“复合型史诗”的鲜活案例
  作者:朝戈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4-14 | 点击数:9358
 


  【核心提示】与其他流布范围更广的史诗传统相比,《亚鲁王》的传播地域相对狭小、边界相对清晰,是带有明显“地方性”的叙事传统。相较于大多数史诗都是“民族的”史诗,《亚鲁王》更具有“小传统”的稀有样板意义,提醒我们在关注族群性史诗的同时要更重视支系型史诗,从而去发现中国史诗的多样性。


  在中国少数民族史诗出版史上,像苗族史诗《亚鲁王》这样甫一面世便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的情况颇为罕见。2012年2月21日,史诗第一卷的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此后,包括报纸和网站在内的国内主要新闻媒体都给予了详略不等的报道。媒体关注并热心宣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新发现”是一件好事,但相关报道所传递的信息有的并不科学,有的失之确当。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史诗研究的学者,笔者对《亚鲁王》的发掘、整理和出版进行了相应的跟踪。经初步考察和研究,在此略申陋见,以就正于方家。

  《亚鲁王》呈现混融性叙事特征

  根据传承和流布的地域、历史民族地理区和经济文化类群,中国各民族史诗可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北方民族主要以长篇英雄史诗(heroic epic)见长,南方民族的史诗则多为中小型创世史诗(creation epic)和迁徙史诗(origination epic)。

  基于《亚鲁王》的演述文本和相关调查报告,笔者认为,从口头文类进行界定,《亚鲁王》当属史诗。至于可否径直将其称作“英雄史诗”,则需要深入研究;个别媒体称其为苗族“唯一的英雄史诗”,亦难成定论。因为从史诗内容上看,《亚鲁王》具有在中国境内流布的创世史诗、迁徙史诗和英雄史诗三个亚类型的特征,其中“创世纪”部分用大量篇幅讲述宇宙起源、日月星辰形成等内容,其后又生动叙述了亚鲁王为避免兄弟之间手足相残而率众远走他乡的筚路蓝缕,其间伴随着艰苦卓绝的战争杀伐,故而兼具迁徙史诗和英雄史诗的叙事特征。

  在中国多民族、活形态的史诗长廊中,南方若干少数民族的叙事传统都兼具“创世”、“迁徙”和“英雄”这三个基本主题和传统程式,彼此间难分畛域。如彝族的《勒俄》、土家族的《摆手歌》、壮族的《布洛陀》等具有极大的时空维度,以贯古通今的气势和纷繁披覆的铺陈,高度集中地映射着一个民族探索人生、寄托理想的精神世界和历史观,生动折射出人类口头文化及其表达形式的纵深光谱。《亚鲁王》的面世,为我们思考“复合型史诗”(跨亚文类)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当代案例。也正由于这种叙事上的混融性,使《亚鲁王》同时集纳了神话、传说、故事等口头遗产的精粹。

  在“过程”与“事件”间解读

  从叙事结构上看,《亚鲁王》的情节基干和故事线索像一棵大树根须茁壮、枝叶繁茂。史诗开头部分的创世和族源叙事像树根和树干,其是不同异文的《亚鲁王》所共享的叙事主干,同一性程度较高;再往后,不同姓氏和家族的迁徙路径和历史记忆各异,就像枝叶一样呈现出演述文本异文众多的现象。其中关于苗族先祖的记述,固然可追溯到很久以前,但却决不能据此判定《亚鲁王》的历史可上溯到“大约两千五百年前”或“与《诗经》产生于相同年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亚鲁王》主要通过口耳相传而世代相承,历史上并未形成写定的书面文本,这就给判定其衍成和源流带来巨大困难。据学界考证和推断,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形成期”即耗时约800年,而后又传承了近2000年。由此可见,史诗作为口头传统往往有极为悠久的历史,有漫长、复杂的形成过程。但《摩诃婆罗多》有南北两个传本系统,大量的抄本为学界构拟其传承史和传播史提供了较清晰的文本证据。

  在看待史诗传统及其文本的形成问题时,还需注意口头史诗不是“一部作品”,而是一个流动的、有生命的“史诗演述传统”。不能以书面/作家文学的作品断代研究来僵固气韵生动的史诗传承,从而取代其文本化的过程研究。哈佛大学古典学者格雷戈里·纳吉在《荷马诸问题》一书中通过历时与共时两个维度的推演论证,回答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何样、何时、何地等问题,并为何最终以书面文本形态被保存并流传两千多年的缘由;最后归总为,荷马文本背后潜藏着相当漫长的口头创编和传播过程,最迟在公元前550年史诗文本才趋于定型。由此,他提出的“演进模型”深刻揭示了荷马文本的形成历程:“荷马史诗作为文本的定型问题可以视作一个过程(process),而不必当做一个事件(event)。只有当文本最终进入书面写定之际,文本定型(text-fixation)才会成为一个事件。”因而,在“过程”与“事件”之间来理解和探究《亚鲁王》的演述传统与文本定型问题,或许会开启更有益的学术实践。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23日第283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刘锡诚]《亚鲁王》——活在口头上的英雄史诗
下一条: ·通道项目:口头传统和互联网
   相关链接
·[张瑶]作为民间技术的巴代做法·[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覃跃鑫]德昂族口传文学传承发展情况分析
·[苏培]“共时的”综合表演:口头史诗歌手演述的审美创造·[刘海平]湘西苗族古歌的文本比较研究
·[李若慧]礼俗生活实践中的“文化遗产”·[李楠]“史诗文本”:概念嬗变与问题阐释
·[姜蕾]《伊戈尔远征记》与新疆各民族民歌修辞手法的比较研究·[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方守永]《苗族古歌》的叙事艺术研究·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
·三大史诗上春晚:后台故事·[赵晨之]走出“中国有无史诗”的提问方式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李银菊]史诗《玛纳斯》所见“丝绸之路”路线
·[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高荷红]何为“满—通古斯语族史诗”?
·[冯文开]史诗:诗性的历史叙事及其认同功能·[冉小芳 左红卫 王耀萱 龚光平]乡村振兴视阈下剑河苗族剪纸的传承发展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