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2012生肖龙邮票图遭拍砖:有点凶,不够萌
  作者:赵盛 郑茹 许永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13 | 点击数:6302
 

网友贴出的龙年生肖邮票

  龙年将至,有关生肖“龙”的各种纪念品争相上市。受关注度较高的龙年生肖邮票,成了焦点之一。近日,有网友贴出自称为“2012年生肖龙邮票图稿”的图样,随即引起轩然大波,这是为什么呢?

  网友发图:这条小龙有点凶

  “明年是农历壬辰年,又称为龙年。 1月5日这条龙就要发行了,集邮朋友大家先赌为快。”近日,一位网友发帖称,龙年的生肖邮票图稿已经新鲜出炉,随即引起了各方关注。

  “这个造型看起来很不愉快”,“有点凶神恶煞的样子”,“在怒吼!向谁发威?”,面对这条“小龙”,不少网民对其拍砖。

  从所谓“图稿”上看,这条龙确实不太“萌”,不仅张牙舞爪,眉头也是紧锁。在该“图稿”的左下角,还标注着“1.20元”,右上方则是“壬辰年”字样。

  “2012壬辰龙年生肖邮票设计灵感来源于皇帝龙袍前胸织绣正金龙图案,并参考了清代琉璃九龙壁的造型及色彩。画面采用了龙正面角度,力求表现出龙的雍容与威严。画面色彩丰富而艳丽,既有皇家气度,又具有喜庆氛围。 ”知情人士在网络上称。

  邮政公司:未公布邮票图案

  由于“图稿”出自集邮网站,并非官方发布,有藏家对其真实性产生质疑。

  昨天下午,记者从省集邮公司了解到,2012龙年生肖邮票图案目前并未对外公布,到底是什么图案工作人员自己都不知道。随后,记者又致电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客服人员表示,龙年生肖邮票在明年1月5日正式发行,此前官方不对外公布图案信息,无法证实网站内容的真实性。

  但同时,也有集邮爱好者对其表示了支持,“我觉得这图案挺好的啊,咱们国家强大了,需要这种霸气。再说,龙是什么样一直颇受争议,毕竟它是个虚拟动物。 ”

  新闻附件

  龙是“九不像”

  据了解,在此之前,不少国家已经提前推出了以生肖龙为主题的邮票。 11月11日,日本邮政首发“龙年贺年邮票”全套4枚,因其艺术感强、文化气息浓厚而受热捧。

  对此,一位民俗专家介绍,龙,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但具体是哪九种动物,一直颇有争议。“所以现今有各种版本的龙的形象,都是根据需要大致构思出来的。 ”(记者赵盛、郑茹、实习生许永欢)

  文章来源:中新网-中安在线 2011年12月11日 15:2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签署公告 春节成公共假日
下一条: ·中宣部等部门发通知: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文化工作
   相关链接
·[尹一航]晋北“三大王传说”古今演变·[叶源欣]《搜神记》中龙形象的继承与重构
·[闫冬]茶灯、龙灯、鼟锣:铜仁万山春节习俗的共有家园构筑·[许瑞娟 陈亚楠]跨越边界的纽带:“那伽-龙王”信仰在南亚-东南亚-东亚 连结区域的文明互鉴与共同体形塑
·[许平山 潘瑞春 余琴]传统陕北秧歌中的阳图类别及其历史文化考论·[徐胜男]茅山华阳洞“小儿化龙”传说佛教文化内涵论析
·[徐金龙 张晓雨]跨媒介叙事:《哪吒》系列动画电影的故事世界建构·[王子蔚]水患、信仰与民俗:永定河三家店村的历史逻辑与文化建构
·[王丹 范继武]龙船会蕴含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陶坤]暴力与秩序:我国西南炸龙民俗仪式的文化逻辑与生存智慧
·[刘雅琼]民俗叙事视域下传说与地方社会的互构研究·[李梦娴]文化群体记忆视角下春节民俗传承
·[解欣怡]共创“我们的节日”:杭州青山村端午游龙会的民俗化路径与启示·[焦雅馨]晋南乡村龙王信俗的文化认同研究
·[关志和 李明政 关伟铭]“ 同源异脉”中探索非遗门类的“俗”与”舞”:“ 香山醉龙”再认识·[高忠严 王彦龙]象征与破坏:晋中农耕区民众的除雹仪式与信仰实践
·[杜小钰]石臼湖舞龙非遗的活态传承与长江文化精神特质研究·[董秀团 杨识余]以菌为生:大理石龙村民的松茸日常与关系生产
·[陈慢慢]刘累御龙故事与汉政权正统性建构·[陈佳慧]地方传说的层级化策略表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