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从口头表演到公共展示:罗杰·亚伯拉罕的表演观转向
陈思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作为表演理论阵营的重要学者,罗杰·亚伯拉罕(Roger Abrahams)的表演观发展与其民歌手与公共民俗学者的身份实践紧密相关,根据他不同阶段关于“表演”的术语变化能够梳理其表演观点的转向。20 世纪 60 年代亚伯拉罕开始关注“表演”(performance),自此开始非裔美国文化的研究,70 年代他基于田野经验转向更宏大包容的“展演” (enactment)概念,关注文化的差异、混合与融合,在深入参与公共民俗学事业的同时,80 年代用“展示事件”(display events)强调展演空间的公共性和竞争性,晚年则走向解构术语、提倡日常诗学的反文类立场。亚伯拉罕在不同的学术阶段始终与政治事件、学术思潮进行呼应和互动,关切时代需求,构建了他独具特色的流动性表演观。
关键词:亚伯拉罕;表演;展演;展示事件;反文类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