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4期(第 5 卷,总第 28 期)
| ·宋文化研究· |
|
|
| 论两宋文化 |
徐光春 |
5 |
| 李沆治国理念与宋初“循资格”政治范型 |
范立舟 |
11 |
| 试论南宋地方官员的离任审计法律 |
李永卉 |
18 |
| |
|
|
| ·文史论坛· |
|
|
| 对几种“亡命”说的分析与评议 |
朱绍侯 |
26 |
| 豫东夏商考古与古史传说 |
徐昭峰 马春梅 |
33 |
| |
|
|
| ·思想文化· |
|
|
| 让儒学回归人文化成 |
姜义华 |
42 |
| 子夏的思想成就和历史贡献 |
高专诚 |
47 |
| 中国传统慈善思想的伦理意境 |
黄瑜 |
55 |
| |
|
|
| ·当代文化· |
|
|
| 文化生产中的异化现象 |
王晓升 |
61 |
| 传统价值观时代性转化的“阐释”路径 |
林国标 |
68 |
| 网络直播的文化分析 |
李康化 周凤 |
76 |
| |
|
|
| ·文明探源· |
|
|
| 龙山时代的中原和北方 |
韩建业 |
81 |
| 中国初期国家形成过程中的牙璋及意义 |
秦小丽 |
85 |
|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
徐旺生 |
95 |
| |
|
|
| ·文学与文化· |
|
|
| 初盛唐牡丹诗词的文化观照 |
路成文 |
102 |
| 谢脁的悲剧及其宣城诗情感特征 |
石云涛 |
109 |
| |
|
|
| ·文献研究· |
|
|
| 《〈孙子·用间〉校读一则》追记 |
裘锡圭 |
17 |
|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与先秦哲学 |
连劭名 |
116 |
| 也簋铭补释 |
赵燕姣 |
122 |
| 《说命》“生二牡豕”与《洹宝》238号甲骨合读 |
王挺斌 |
12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