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中国民俗文化走进波兰弗城 展示传统文化
  作者:中国文化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5-02 | 点击数:3550
 

   4月14日,波兰下西里西亚省弗洛茨瓦夫的民俗博物馆内挂起大红灯笼,“中国传统节日展”“中国工笔画展”在这里开幕。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文化参赞吴光、下西里西亚省省长艺术事务全权代表派特雷卡特、弗洛茨瓦夫市政府文化厅副厅长和民俗博物馆馆长布兰特等出席了开幕式。

  吴光指出,弗洛茨瓦夫作为波兰西部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希望今后能加强与弗城的文化合作,共谱中波友谊之歌。派特雷卡特说,中国不仅以迅猛发展的经济为世界瞩目,更因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展览是献给波兰人民的一道文化盛宴。布兰特称,中国节日习俗丰富多彩,展出的中国工笔画则以写实手段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可以说是中国古老文明和现代生活的完美交融。

  本次展览由中国文化部提供展品,展现中国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民俗风情的剪纸、卷轴和实物展品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开幕式上,波兰中国文化艺术协会的青年志愿者还表演了古筝弹唱。

  文章来源:人民网-中国文化报 2013年04月30日07:16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金山农民画登上手机壳 打造文化品牌产业链
下一条: ·汉服文化节在榕开幕 200位汉服迷“穿越”到汉唐
   相关链接
·[周逸敏 羌玲]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与当代使命·[张兴宇 李有明]传统节日的新媒体传播与地方性知识再生产
·[游红霞]谱系理论视角下民俗文化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理与路径·[许晶仪]“拜拜”与“贤妻”:潮汕女性节日劳动短视频的自我编码
·[王兴尧]文本·仪式·节日:春联风俗传说的文化叙事·[王大千]非遗节日传承保护的思考
·[宋毅林]佛教东传与祛疫符号的生成·[娘本]民间故事歌《方四娘》在西北多民族中的流传
·[梁和阳]平台作为多重桥梁:短视频中民俗文化复兴的社会机制及实践逻辑·[李顺]以节日之名:消费主义的现代性实践
·[李士强]节日的延续与调适:哈尼族苦扎扎节文化韧性机制·[解欣怡]共创“我们的节日”:杭州青山村端午游龙会的民俗化路径与启示
·[姜新琪]当代城市节日的公共性传承·[何世华]做好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构建中国民俗学自主知识体系打牢坚实基础(结合长春市实际)
·[浩斯巴雅尔 木仁]《元朝秘史》中的民俗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挑战、机遇与实践探索·[崔泽玲]山西朔州社火寻踪:从朔城区到平鲁区,看地方文化在全球交流与本土扎根中的传承新径
·[陈鹭鹭]晋中腊八节“抬冰山”仪式的身体叙事研究·[刘魁立]中国人的特色节日体系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张勃]“我们的节日”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