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黄兴涛]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
——《新史学》(第三卷)之追求
  作者:黄兴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10 | 点击数:12697
 

  列维·斯特劳斯曾从“他者”的角度,谈及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共同点。他认为人类学是以空间上的异乡为他者,历史学则是以时间上的别处为他者,而二者都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自己。这段广为人知的哲言,至少给予历史学者两个方面的重要启示:一个是对“他者”的自觉。史家一方面需要将过去的历史当作陌生的“他者”来认知和对待,努力尊重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和文化情境,真正敬畏历史。同时,也要主动加强对空间上“他者”文化的了解,以不断实现对于过去的“陌生化”和“再熟悉化”过程,从而有助于“将理所当然的东西视为问题”去研究[6];二是在参与重建史实的过程中,当不断与历史进行审慎“对话”,通过加强自己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增强解释能力,以寻求历史对于今人之“意义”。实际上这两点,也正是多年来人类学家格尔茨和萨林斯等大受青睐,“深描”、“地方知识”、“文化阐释”和“文化叙事”等概念和方法深入人心,而象征、隐喻、想象、仪式、心态等精神界问题已经成为、还当继续成为文化史研究重要对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30年来,历史学和人类学之间的频繁交流,使得两个学科都大获裨益。在这一互动过程中,人类学家有时还表现得相当的积极和主动。就中国研究来说,这方面的典型,莫过于对中国“华南学派”产生直接影响的美国人类学家萧凤霞(她本人可说就是这一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而在中国人类学内部,关注两者间沟通与互动的学者也是代不乏人。《新史学》第三卷所刊王铭铭的《线条与结构,人物与境界——文明、历史形态与人生史》一文,便体现出这种学术自觉。该文抓住“历史与结构的关系”这一人类学命题,针对从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结构论”引申出来的萨林斯的“结构-历史论”进行反思,批评其赖以成立的“事件中心主义”历史观和机械的“社会科学”化结构转型论,认为其根本漠视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历史”。作者借助人类学内外的各种思想资源,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历史“兴衰”观念、杨联陞的“朝代竞争说”和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等,提出以一种“生命论”历史观为基础,去重建新的“结构-历史论”的主张。这种新的“结构-历史论”承认历史有“结构”,但却认为这种结构以时间性的“历史线条”为主轴,并体现为把握这种“线条”的活生生的人对于历史的结构性影响。就像中国的历史“兴衰”论所表明的那样,治乱循环、朝代兴衰,不仅是后人对历史的解释,它也通过对“治者”观念的控制,而实际参与和影响了历史的演化。因此这种“结构—历史论”除了关切“历史的线条”外,还关心“人的传记”。

  在王铭铭心中,他本是希望通过找到连接文明“大历史”和人物“小历史”之间的“生命”纽带,来为“历史人类学”寻找“新路”的。在人类学内部,此类思考究竟该作何评价,笔者不敢妄断,但它对于文化史研究确实有所启发。王文强调需对历史进行“生命化”的把握,认为文化就是各种人生观的价值体系,“史传合一”的传统应该得到真正发扬等等,这些都似乎在提示着人们,以一种“传记的深度”去重新研讨那些富有特色的文化人物,以及那些对文化发展产生过特殊影响的政治人物,也即从“人物”的角度去把握和揭示历史的文化内涵,是否也该成为新阶段文化史研究可以自觉尝试的一种有效途径呢?识者思之。

  不过,文化史研究虽肩负着历史学“人文”化追求的重任,却远非历史研究的全部。那种把文化的范围和功能无限夸大的做法,也是欠妥的。事实上,要想真正研究好文化史的问题,不被“身在庐山”的文化自身所遮蔽,还必须有一种更为广阔的“社会”视野[7]。从“社会”角度提出问题,多学科的学者共同参与对话、讨论,对于文化史研究提升实证性、思辩品质和研究深度,都大有助益。这样的问题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理论的。以“区域”问题为例,它当然是文化(史)的理论问题,但同时也是经济(史)、政治(史)、民族(史)等的理论问题。将这样的问题置于“文化(史)”之外更为广阔的视域里去自觉观察和思考,对于“区域观念或文化史”研究课题自身的问题定位,意义不言自明。《新史学》第三卷发表汪晖的《跨体系社会与区域作为方法》一文,意图正在于此。

  汪文是他自己在参与发起的“区域、民族与中国历史叙述”研讨会上的发言文稿。该文就区域问题在文化史、经济史和民族史等多个领域的不同运用及其相关性,作了深入探讨,涉及到区域的类型及构成要素,区域的中心——边缘及其相对化,引起区域变动的力量,文化风俗特别是政治文化等对于区域的意义,以及区域时空结构的差异性等多方面的内容。作者认为,已经成为史学主流方法的“区域研究”,无非包括两种类型:一是针对国家及行政区划而产生的区域主义叙述;一是针对民族国家和全球主义而产生的跨国性区域主义叙述。而无论何种区域性叙述,都存在着如下值得正视的认知现象,即“纵向时间”的区域把握,往往容易凸显区域的人格性主体或“代理人”意识;而“横向时间”的区域观察,则常常更关注区域关系的形成过程,把区域的流动性和重叠性等并置作为叙述的中心等。作者由此提醒今人:“历史可以提供我们理解现实、构思未来的灵感,但历史同时也会限制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当我们运用传统概念表述区域等关系时,不能遗忘这类概念所负载的历史负担”。的确,我们为“明智”而研史,但又终究不能为历史所困,这里是否蕴藏着历史学人文追求的一种更高境界呢?

  历史学“人文”化的自觉并不意味着可以弃掷“求真”的努力。毕竟,历史研究的反思性和人文意义都不能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之上。笔者以为,通过对往事的“求真”以寻找“意义”,正是历史学独特的人文品格。无论史料文本可能带有多少“文学性”,也不管史家的求索存在多少无奈与困窘,其对有意义的“历史真相”倾力探索,并对真相的“历史意义”尽心揭示,恐都属于其不可推卸之职责,也未尝不是其无须沮丧之“宿命”。

  对此,美国新文化史家戴维斯(N.Z.Davis)那本自称受到后现代史学鼻祖海登·怀特影响的《档案中的虚构》[8]一书,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这部志在打通文学与史学的“壁垒”、让人担心“事实和虚构”的界限将会因此变得更加模糊不清的研究尝试,恰恰从一个独特的方面,反而证明了史家多样的“求真”途径和认知潜能。戴维斯此书的研究对象,是司法档案中的法国16世纪的赦罪“故事”及“故事”的讲述者。她为此查阅了大量的赦免状。其中那些作为档案的求赦书,“文学性”或“虚构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当然无法蒙住史家们锐利的眼睛,也绝不能作为求赦者所犯罪行真假有无之法律史研究的可靠佐证。但尽管如此,文本史料信息多维性的特点,仍然为史家提供了施展身手的空间。“虚构”的求赦书中同时存在着大量其他可供了解那个时代有用的历史信息。戴维斯本人在该书里,也正是由此探究并生动揭示了那些赦罪故事得以产生的文化“结构”和社会“脉络”,并展现出国王规则主导下“官方文化”与“百姓文化”真实互动的历史场景。尽管她的有些文学化解读方法至今仍存争议,但可以说,作为一个文化史家的戴维斯还是有所斩获,并没有荒废“历史学家的技艺”。 [9]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2010-1-1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何成洲]“表演性”越界: 语言、性别与文化
下一条: ·孙中山关于乡村社会建设的构想
   相关链接
·[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
·[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
·[张振犁]从中原龙神话看“中华第一龙”的文化史价值·[陈鹏程]明清小说中重阳节描写的民俗文化史价值及其文学功能
·[董晓萍]钟敬文留日研究:东方文化史与民俗学·民族服饰:穿在身上的神话古歌
·[萧放]论新文化史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神话有何用?从神话中探索人类文明起源
·[姜鹏]《中国文化史丛书》出版的台前幕后·一位德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技术文化史
·[帕拉蕾丝-伯克]杰克·古迪访谈录·[薛虹]满族萨满文化史料在满族先史史料学上的价值
·[李长莉]洋布衣在晚清的流行及社会文化意义·[李长莉]社会文化史的兴起
·[刘志琴]从本土资源建树社会文化史理论·在中华文化史的整体语境下推动昆仑文化研究
·[黄兴涛]探究近代中国的时间之史·在文本生成的历史语境中书写“文学文化史”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