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安介生]寒食节缘起与介休乡土地理新论
  作者:安介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3-26 | 点击数:7294
 

  又如乾隆《大清一统志》“蒲州府万泉县”下的记述,不过是汇集了以往学者们的著述,但其著者同样明确赞同郦道元等人的观点。

  介山,在万泉县东十五里。《汉书·地理志》“汾阴县”:“介山在南。”又《武帝纪》:太初二年夏四月,诏曰:朕用事介山,祭后土,皆有光应。又《扬雄传》:成帝横大河,凑汾阴,既祭,行游介山。师古曰:介山在汾阴县东北。《水经注》:介山即汾山也。其山特立周七十里,高十余里,山上有神庙,庙侧有灵泉,世亦谓之子推祠。《晋太康地记》及《地道记》与《永初记》并言介子推隐于是山,实非也。余按:介推所隐,绵山也,文公环而封之,为介推田,号其山为介山。杜预曰:在西河介休县者是也。《寰宇记》:介山,在万泉县南一里。19

  面对无法回避的两个“介山”的问题,雍正《山西通志》的著者就其合理性进行了一番更详细的解释,以进一步证明位于介休与灵石之间的“介山”更具合理性:

  《祝志》:介山,又名介美山,在介休县东南三十五里,以介子推隐此,故名。有庙在焉。《汉郡国志》:万泉县南十五里亦有介山,俗传以推隐得名。旧《通志》两存其说。按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田,而旌其善。介休县旧名绵山,绵上即介休东南山也。南跨灵石,西跨沁源,盘踞深厚,是以求而弗获。若万泉者虽近于绛,周围仅十里,未必不获。盖其屹然孤立,故名为介,后遂傅会以为推隐之处。《蒲州志》已破其误。又曰:绵山在灵石县,有介子推墓,与沁水、介休相连,即介山也。20

  雍正《山西通志》的作者们真正道出了一些河东“介山”逐渐被冷落与淡忘的客观原因。河东介山,今天通常称为“孤峰山”,据现代研究者实地考察,这是一座与其他山脉不相连接的孤立山峰,最高海拔高度为1410米左右。又据现代研究者考察,孤山“周长60里,山高300米”,即相对高度只有数百米而已[17]。清代学者更指其“周围仅十里”,顶峰距离万泉古城(今万荣县万泉镇)只有约5公里的距离。而灵石、介休与沁源之间的绵山本身是太岳山系(霍山)的组成部分,其最高峰达2405米,两山没有多少可比性。人们很难想象介子推会选择像孤山这样一个孤立的山头上开始归隐生活,而晋文公手下的人员又无法在这样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发现介子推母子的行踪。

  笔者在翻检顾氏著述之时,也发现一些有趣之处。如在顾氏所编《肇域志》中,同样引述了不少文献,而这些文献有关“介山”与介子推的观点恰恰与顾氏本人的观点相对立:

  “介休县”下:天峻山,在县东南十五里。[介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接灵石界。介子推所隐](原文误移于后,特前移——笔者注)以介子推隐此,故名。有庙在焉。《汉郡国志》:万泉县十五里亦有介山,俗传以介子推得名……介休县旧名绵山,绵上,即介休东南山也。南跨灵石,西跨沁源……盖其特然孤立,故名为介,后遂附会,以为推隐之处耳。[18]870

  又“平定州”下:绵山,在州东九十里娘子关,一名紫金山,泽发水出焉。介子推避文公处。中有介子庙、妬女祠。愚按《通志》:介山,在介休县东南二十五里,以介子推隐此,有庙焉。《汉郡国志》:万泉县一十五里,亦有介山,俗传以推隐得名。旧《通志》两存其说。考绵山,即介休东南山也。南跨灵石,西跨沁源,盘据深厚,延亘极远,是以求而弗得。若万泉虽近于绛,周围仅十里,未必不获,疑出附会。[18]922

  同样出于顾氏之手,观点却有很大不同。《肇域志》大概是抄撮旧方志资料而成,有幸保存了旧方志著者的考证观点,并不代表顾氏同意这些观点。顾氏后在《日知录》中才对介子推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与反驳。

  “绵上之地”在今山西沁源县北之绵(棉)上村(又称为介山村)。根据笔者的实地考察,绵上之地实为绵山南坡的一块相当开阔的黄山塬,距今沁源县治35公里21。历史时期绵上村曾多次成为绵上县治所之地,迄今留有城隍庙遗址,传介子推墓也在同一塬上的伏贵村所属郑沟村里。笔者以为,据史籍“以绵上为之田”以及“环绵上山中而封之”等记载,加之地理方位及形势判断,“绵上之地”应为当年介子推行踪的南缘。

  小结

  回顾介子推事迹与寒食节研究的学术史,重新检视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绵山及介休地区乡土地理状况,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新的认识:

  首先,寒食节风俗传播史与认知史有着明显的时代差异性,很难一概而论。对介子推故事与介山(绵山)、介休之间关系的认知进展,与寒食节风俗的流传进程有着直接的关联。或者可以说,人们不可避免地由寒食节风俗发生及推广的具体地域范围来认定介山的方位,以及介子推与介休之间的关系。既然介子推是寒食节的标识,那么,介子推的行迹自然会更多地被指定在寒食节风俗区之内。河东地区的介山(后称孤山、孤峰山),正是因为与寒食节风俗没有多少瓜葛与联系,因而逐渐为后人所淡忘与忽视。

  其次,将介子推事迹与今天介休、灵石、沁源交界之地的绵山联系起来的直接线索,应是“绵上之地”,而不是“介山”。最早确认介休境内有“绵上聚”的典籍文献,是晋人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与袁山松的《郡国志》。西汉时期认定的“介山”,是在河东地区,而并州之绵山还未改称“界山”或“介山”,顾炎武等学者指出汉代“介山”已有两说的观点并不准确。

  最后,从先秦民族地理状况以及长期跟随重耳在“狄国”避难的经历而言,绵山与霍山均属于太岳山系,介子推最终选择霍山以北地区归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从地理形态上看,“绵上之地”正位于太岳山区之中,与晋国国都之地相距并不遥远,交通也无太大阻隔。而跟从重耳在狄国长达十余年的避难经历,肯定对于介子推后来归隐选择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张勃]明代国家山川祭祀的礼仪形态和多重意义
下一条: ·[邢莉]民俗文化的属性再认知与文化基因的传承
   相关链接
·[马荣良]“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马荣良]虚构与真实
·[马荣良]寒食节的异域渊源·古人如何过清明
·[张小稳]从地区性的哀思到全民性的欢愉·[陈泳超]寒食节起因新探
·[张勃]介子推传说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张勃]唐代以前寒食节的传播与变迁
·[张勃]论官方与民间合力对寒食习俗的影响·[赵建民]千年飘香之寒食“醴酪”
·清明寒食文化节在介子推携母归隐之地绵山开幕·陈连山 施爱东:解读清明文化内涵
·[吴双]清明节前说“寒食”·[刘宗迪]从介子推作《龙蛇歌》谈寒食节的来历
·刘魁立:传统节日不需申遗·[侯思孟]中古世纪早期的寒食节
·2009山西·介休中国清明(寒食)文化系列活动隆重启动·[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寒食与清明
·[张勃]《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寒食节·[刘晓峰]寒食不入日本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